三国重要战役集诗赏析其一《满江红·官渡怀古》怒卷黄沙,惊涛裂、曹袁壁垒。
金戈啸、剑鸣星陨,万骸凝髓。
七千虎贻摧十万,乌巢炬映邺城帜。
许攸策、夜渡北斗斜,天河北。
狼烟炽,魑魅避。
旌甲溃,豺狼泣。
掷玺绶折戟,血沃焦地。
残阳浸透辕门镞,青史空垂建安泪。
鸦衔起、半片未销镝,作笛吹。
上片“怒卷黄沙,惊涛裂、曹袁壁垒。”
起笔便如惊雷乍响,气势雄浑至极。
词人以“怒卷黄沙”这样极具力量感的表述,瞬间将读者拽入那片风沙漫天、遮天蔽日的古战场,风沙似千军万马奔腾,而“惊涛裂”更是神来之笔,把官渡之战曹袁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紧张对峙,具象化为惊涛拍岸、天崩地裂之景,仿佛那坚固的曹袁壁垒,在这狂风骤雨般的战势冲击下,都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土崩瓦解 。
“黄沙”一词,不仅点明了北方战场那特有的艰苦恶劣环境,漫天黄沙弥漫,让视野混沌,更巧妙地为全词营造出一种雄浑苍凉、深沉厚重的历史氛围,相较原作中“黄河”,“黄沙”无疑更贴合官渡这一北方战场的真实地域特征,使整个画面更加真实可感,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金戈啸、剑鸣星陨,万骸凝髓。”
视角从宏观战场迅速拉近,聚焦到微观的战斗场景。
“金戈啸”三字,诉诸听觉,仿佛能听见那金戈铁马相互碰撞、嘶鸣呐喊,声声震天,穿透历史的尘埃。
紧接着“剑鸣星陨”,将听觉与视觉完美融合,寒光闪烁的剑刃相互交锋,碰撞出的火花如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却又如此耀眼,将战斗的激烈与残酷渲染到了极致。
而“万骸凝髓”更是以一种极为夸张却又震撼人心的笔法,直白地展现出战争的血腥恐怖,战场上无数战士的尸骨层层堆积,仿佛凝聚成浓稠的骨髓,让人触目惊心,深刻感受到战争对生命无情的吞噬。
“七千虎贻摧十万,乌巢炬映邺城帜。”
词人巧用数字对比,“七千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曹军精锐之师,如猛虎出山般勇猛无畏,尽管兵力悬殊,面对袁绍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却毫无惧色,主动出击并给予重创,“贻摧”二字尽显曹军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