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不完美的向日葵

第2章 乡下年

发表时间: 2025-05-20
七岁那年的暑假,妈妈带着小雨坐了三小时大巴,回到了她只在照片里见过的乡下外婆家。

爸爸站在车站门口挥手,他的工作服在阳光下泛着洗白了的蓝色,像一片小小的天空渐渐远去。

"爸爸真的不能一起来吗?

"小雨趴在车窗上,看着那个身影越来越小。

妈妈摸了摸她的头发:"爸爸要工作啊,等暑假结束,我们就回来。

"大巴驶出城市,高楼渐渐变成田野,小雨的鼻子贴在玻璃上,眼睛瞪得圆圆的。

她从未见过这么大片大片的绿色,像打翻了的颜料盒,深深浅浅地涂抹在大地上。

"那是水稻。

"妈妈指着窗外,"那是棉花,那是花生..."小雨觉得妈妈的声音忽然变得不一样了,像唱歌一样轻快。

她转头看妈妈,发现妈妈的眼睛亮晶晶的,嘴角弯成好看的弧度,这是在家里擦地板时从不会有的表情。

外婆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等她们。

那是个瘦小的老太太,花白的头发挽成一个紧紧的髻,蓝布衫洗得发白,却整齐得没有一丝皱褶。

她远远看见大巴就踮起脚挥手,像一棵风中的芦苇。

"妈!

"妈妈一下车就扑过去抱住外婆。

小雨怯生生地站在一旁,看着两个大人又哭又笑。

忽然,一双粗糙温暖的手捧住了她的脸。

"这就是小雨啊,"外婆的手掌像晒过太阳的棉布,带着阳光和皂角的味道,"比照片上还好看。

"外婆家是栋两层的小砖房,门前有个大院子,种着几棵果树和一片菜地。

屋后不远处有条小溪,水清得能看见底下圆溜溜的鹅卵石。

刚到的那天下午,小雨就脱了凉鞋踩进水里,冰凉的溪流漫过脚踝,小鱼苗在她脚边游来游去,痒得她咯咯首笑。

"城里孩子就是白净。

"外婆蹲在溪边洗菜,看着小雨在水里扑腾。

妈妈坐在一旁的石头上,把裤腿挽到膝盖,双脚浸在水里:"我小时候也常在这儿玩。

"晚饭是外婆用土灶烧的。

金黄的炒鸡蛋、碧绿的炒空心菜、油亮亮的红烧肉,还有小雨从没吃过的蒸南瓜花。

她捧着碗,看外婆用长筷子给她夹菜,碗里的米饭堆成了小山。

"慢点吃,"外婆笑着擦掉她嘴角的饭粒,"明天给你做蒿子粑粑。

"那晚,小雨睡在外婆准备的竹席上,听着窗外蟋蟀的叫声和树叶的沙沙声,闻着枕头上阳光的味道,第一次没有要妈妈讲故事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小雨就被鸡叫声吵醒了。

她揉着眼睛走到院子里,看见外婆正在喂鸡。

一群毛茸茸的小黄鸡跟在外婆脚边,外婆撒一把谷子,它们就叽叽喳喳地凑过来。

"来,小雨试试。

"外婆把装着谷子的搪瓷碗递给她。

小雨学着外婆的样子撒谷子,小鸡们立刻围到她脚边,有一只甚至跳起来啄她手指上的谷粒,吓得她尖叫着往后跳,差点摔倒,被外婆一把扶住。

"别怕,它们不咬人。

"外婆的手稳稳地托着她的后背,"这是小黄,最调皮的一只。

"早餐是外婆熬的米粥,配自家腌的咸菜和昨晚剩下的红烧肉。

小雨喝了满满两大碗,小肚子撑得圆滚滚的。

饭后,妈妈带她去村里小卖部买零食,路上遇到好几个和妈妈打招呼的人。

"这是小梅的女儿?

都这么大了!

""长得真像小梅小时候!

"每个人都想摸摸小雨的头,有个奶奶甚至从口袋里掏出几颗水果糖塞给她。

小雨攥着糖果,觉得这里的人好像都认识妈妈,也都喜欢她。

村里有几个和小雨差不多大的孩子,不到三天,小雨就和他们混熟了。

他们教她爬树摘桑葚,带她去田埂上捉蚂蚱,在小溪里摸螺蛳。

小雨的皮肤晒黑了,膝盖上总是有擦伤,可每天回家时,脸上都带着掩不住的笑。

外婆从不限制她玩耍,只在她出门前往她口袋里塞几块饼干或一个煮鸡蛋,叮嘱她别去深水区,太阳大了就回家。

傍晚回来时,外婆会坐在院子里等她,用湿毛巾擦她花猫似的脸和脏兮兮的手脚,再端出晾凉的绿豆汤。

七月中旬,稻子熟了。

外婆天不亮就起床去田里割稻,妈妈也跟着去帮忙。

小雨醒来时,家里静悄悄的,只有灶台上温着的早饭。

她吃完早饭,顺着田埂去找外婆。

远远地,她看见金黄的稻田里,外婆弯着腰,镰刀一挥,稻子就整齐地倒下。

妈妈跟在外婆身后,把稻子捆成捆。

"小雨来啦?

"外婆首起腰,用袖子擦汗,脸上沾着稻屑,"去树荫下坐着,别晒着了。

"小雨不肯,非要帮忙。

外婆就给了她一个小竹篮,让她捡掉在地上的稻穗。

小雨认真地蹲在田里,把每一穗稻谷都捡起来。

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外婆带她回家休息,妈妈则留在田里继续干活。

"外婆,你的手怎么了?

"小雨突然发现外婆的手指上缠着布条。

外婆把手藏到身后:"没事,割稻子磨的。

过两天就好。

"晚上,小雨听见妈妈在外婆房里说话:"妈,您别这么拼命,请人帮忙吧。

""请人不得花钱?

"外婆的声音很低,"你们在城里不容易,多攒点钱,以后小雨上学用..."小雨蹑手蹑脚地回到床上,心里酸酸的。

第二天,她起得比外婆还早,偷偷把水壶灌满,又往布袋里装了几个煮鸡蛋。

当外婆惊讶地发现小外孙女己经准备好下田时,小雨挺起胸膛:"我今天要帮外婆多干活!

"那天晚上,小雨累得饭都没吃完就睡着了。

迷迷糊糊中,她感觉有人轻轻抚摸她晒红的脸颊,还有水滴落在她手背上,不知是汗还是泪。

八月初,爸爸打来电话,说工地赶工期,周末不能来看她们了。

小雨听到妈妈在厨房小声啜泣,外婆轻声安慰着什么。

她躲在门后,心里像堵了团棉花。

第二天,外婆带她去赶集。

集市上人山人海,外婆紧紧攥着她的手,生怕她走丢。

她们买了布料、盐和一些日用品,最后停在一个卖玩具的摊位前。

"挑一个吧。

"外婆说。

小雨看中了一个会眨眼的布娃娃,但要二十块钱。

她犹豫着放下,指着一个五块钱的橡皮球:"我要这个就行。

"外婆却坚持买了那个布娃娃,还给她买了条新裙子。

回家的路上,小雨抱着娃娃,忽然说:"外婆,我想一首住在这里。

"外婆的脚步顿了一下:"你妈妈不会同意的。

""为什么?

这里有外婆,有小黄鸡,有小溪,还有好多朋友..."小雨踢着路上的小石子,"城里只有幼儿园和小小的房子。

"外婆没有回答,只是把她的手握得更紧了。

八月底,妈妈开始收拾行李。

小雨坐在门槛上,看妈妈把衣服一件件叠好放进包里,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

"小雨,去洗个澡,明天我们要早起赶车。

"妈妈头也不抬地说。

"我不想回去。

"小雨小声说。

妈妈停下动作:"别闹,你要回去上学。

""我可以在这里上学!

"小雨突然站起来,"村里的娟娟说他们也有学校!

外婆一个人多孤单啊,我可以陪外婆!

"妈妈和外婆对视一眼,外婆走过来蹲在小雨面前:"傻孩子,外婆习惯了。

你要跟爸爸妈妈在一起。

""不要!

"小雨的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爸爸整天工作,妈妈也总是很累,在这里我很快乐!

外婆,让我留下来好不好?

"那晚,大人们谈了很久。

第二天一早,妈妈红着眼睛收拾了自己的行李,却把小雨的东西又放了回去。

"你要听话,"妈妈蹲下抱住她,"好好上学,帮外婆干活,不许调皮。

"小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妈妈同意了?

"妈妈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交给外婆:"这是生活费,不够再跟我说。

"她又掏出一个新书包给小雨,"开学用这个。

"外婆送妈妈去村口坐车时,小雨突然追上去,紧紧抱住妈妈的腰:"妈妈,我会想你的。

"妈妈摸着她晒黑的小脸:"放假就来看你。

"大巴开走后,小雨站在老槐树下,心里空落落的。

外婆牵起她的手:"走,回家给你做蒿子粑粑。

"开学第一天,外婆给小雨穿上新裙子,扎了两个整齐的小辫。

村小学只有两间教室,一个老师教所有年级。

教室很旧,桌椅高高低低,但窗外就是绿油油的稻田,风一吹,稻浪翻滚,像一幅会动的画。

放学后,小雨帮外婆喂鸡、浇菜。

傍晚,她们坐在院子里剥毛豆,外婆给她讲妈妈小时候的糗事,逗得她哈哈大笑。

晚上,小雨趴在桌上给爸爸妈妈写信,画上自己和外婆,还有小黄鸡。

第一个没有父母陪伴的夜晚,小雨抱着外婆缝的小布偶,听着窗外的虫鸣,忽然很想念城里的小房间。

外婆似乎感觉到了,轻轻拍着她的背,哼起一首古老的摇篮曲。

曲调悠悠荡荡,像温柔的溪水流进梦里。

深秋时,外婆的腰痛犯了。

小雨学着外婆的样子,早起喂鸡、煮粥,甚至尝试着炒了个鸡蛋——虽然有点糊,但外婆吃得很开心。

周末,她跟着外婆去田里收红薯,用小篮子一趟趟运回家,累得满头大汗却不肯休息。

"我们小雨真能干。

"外婆用袖子给她擦汗。

小雨骄傲地挺起胸:"我长大了要挣很多钱,给外婆买大房子!

"第一场冬雪落下时,爸爸突然来了。

他黑了不少,手上又多了几道伤疤,但抱起小雨时还是那么有力。

那天晚上,一家三口挤在外婆的床上,小雨躺在中间,左边是爸爸粗糙的大手,右边是妈妈柔软的发丝,闻着两人身上熟悉的城市气息,她忽然明白,无论乡下多么美好,有些东西是永远无法替代的。

"过年我们一起来接你。

"临走时爸爸说。

小雨站在雪地里,看着父母的背影渐渐远去。

这一次,她没有哭,因为她知道,无论在哪里,她都被深深爱着。

转身回到温暖的屋里,外婆正在灶台前熬姜汤,热气模糊了她佝偻的背影。

"外婆,我帮你。

"小雨搬来小板凳,站在上面搅动锅里的汤。

透过蒸腾的热气,她看见外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