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穿越重生 > 市井美食烟火

市井美食烟火

大巨城的足贤 著

穿越重生连载

小说叫做《市井美食烟火》是大巨城的足贤的小内容精选:林砚是被一阵尖锐的喧闹声吵醒不是闹钟的刺也不是都市早高峰的拥堵轰而是带着穿透性的吆喝、孩童的嬉闹、铁器碰撞的脆混杂着泥土的腥气与某种食物的焦一股脑钻进鼻硬生生将他从混沌中拽了出他猛地睁开视线所及不是熟悉的出租屋天花而是低矮的、糊着黄泥的屋几根发黑的椽子横亘其结着薄薄的蛛身下是硬邦邦的木板铺着一层粗糙的麻磨得皮肤有些发“嘶……”林砚想撑起身...

主角:林砚,刘三   更新:2025-10-30 20:28:1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林砚是被一阵尖锐的喧闹声吵醒的。

不是闹钟的刺耳,也不是都市早高峰的拥堵轰鸣,而是带着穿透性的吆喝、孩童的嬉闹、铁器碰撞的脆响,混杂着泥土的腥气与某种食物的焦香,一股脑钻进鼻腔,硬生生将他从混沌中拽了出来。

他猛地睁开眼,视线所及不是熟悉的出租屋天花板,而是低矮的、糊着黄泥的屋顶,几根发黑的椽子横亘其上,结着薄薄的蛛网。

身下是硬邦邦的木板床,铺着一层粗糙的麻布,磨得皮肤有些发疼。

“嘶……”林砚想撑起身,脑袋却像被重锤砸过般昏沉,无数陌生的记忆碎片如同潮水般涌入脑海——大明朝,宣德三年,临安府,西市外的贫民窟。

原主也叫林砚,是个父母双亡的孤苦少年,靠着在集市上打零工勉强糊口,昨日淋雨高烧,竟一命呜呼,让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他占了这具身体。

林砚,前世是个小有名气的小吃店主,主打炸鸡、薯条、奶茶,凭着一手改良的配方和灵活的经营头脑,在竞争激烈的美食街站稳了脚跟。

可一场突如其来的煤气泄漏,让他的人生戛然而止,没想到再次睁眼,竟穿越到了六百年前的大明。

“既来之,则安之吧。”

林砚缓了缓神,接受了这个荒诞却无法改变的事实。

他摸了摸肚子,传来一阵空空的肠鸣,原主己经一天没吃东西了。

他挣扎着下床,环顾这间不足十平米的破屋:一张木板床,一个缺了腿用石头垫着的矮桌,墙角堆着几件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裳,除此之外,别无长物。

唯一值钱的,大概是门后挂着的一把锈迹斑斑的菜刀和一个小小的陶盆。

林砚叹了口气,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

门外的景象让他瞬间愣住。

狭窄的石板路两旁,挤满了各式各样的摊位:卖青菜的老农吆喝着“新鲜的菠菜、油麦菜哟”,竹筐里的蔬菜带着清晨的露珠;铁匠铺里,红通通的铁块被敲得叮当作响,火星西溅;包子铺的蒸笼冒着腾腾热气,白面馒头的香气勾引着人的味蕾;还有卖花布、卖农具、算卦测字的,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孩童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鲜活热闹的市井画卷。

这就是大明的集市?

比他在纪录片里看到的还要生动,充满了粗犷而真实的烟火气。

林砚的肚子叫得更响了。

他摸了摸身上,原主的口袋里只有三枚皱巴巴的铜钱,这是他全部的家当。

“三枚铜钱,能买什么?”

林砚苦笑。

他前世经营小吃店,最擅长的就是把普通食材变成美味,可现在,别说食材,连本钱都少得可怜。

他沿着石板路慢慢走着,目光在各个摊位上扫过,心里盘算着出路。

打工?

原主的身体瘦弱,重活干不了,轻活赚的钱只够勉强果腹,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

做小生意?

没本钱没门路,难如登天。

就在这时,一个炸油饼的摊位吸引了他的注意。

摊主是个中年妇人,正将揉好的面团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面团很快膨胀,变成金黄酥脆的油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不少食客围在摊位前,递钱买饼,生意颇为红火。

“油饼……”林砚眼睛一亮。

油炸食品在任何时代都受欢迎,他前世的炸鸡、薯条不也是靠着油炸出圈?

而且,油炸食品制作相对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正好适合他现在的情况。

可做什么呢?

油饼、油条这些己经有了,他要是跟风做,根本没有竞争力。

必须做些不一样的,新奇的,才能吸引食客。

林砚的脑海里瞬间闪过无数小吃的配方:炸鸡、薯条、臭豆腐、烤冷面……这些在现代耳熟能详的小吃,在大明绝对是闻所未闻的新鲜玩意儿。

“就从薯条和臭豆腐开始!”

林砚打定主意。

土豆(大明叫洋芋)在明朝己经传入,虽然不如后世普及,但在集市上偶尔能见到;黄豆更是常见,做臭豆腐的原料容易获取。

这两种小吃制作工艺不算复杂,且风味独特,绝对能勾起大明百姓的好奇心。

说干就干。

林砚用两枚铜钱买了两个洋芋,又用剩下的一枚铜钱买了一小碗黄豆,揣着这些“宝贝”,急匆匆回到了破屋。

他先处理黄豆。

将黄豆洗净,用清水浸泡,计划着明天就能制作臭豆腐的毛坯。

然后是洋芋,去皮后切成粗细均匀的条状,用清水反复冲洗,去除表面的淀粉,这样炸出来的薯条才会更酥脆。

可问题来了,他没有合适的锅具,也没有足够的油。

原主的陶盆太浅,不适合油炸;家里的油,只有一小罐见底的菜籽油,连炸一次薯条都不够。

林砚皱起眉头,目光落在了墙角的破陶罐上。

他把陶罐清洗干净,勉强能当锅用;至于油,只能明天再想办法了。

当晚,林砚就着白开水,啃了半个生洋芋垫肚子,剩下的洋芋和泡着的黄豆被他小心地收在墙角,生怕被老鼠偷吃。

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他没有丝毫睡意,脑海里全是制作小吃的细节和摆摊的计划。

他想象着自己的摊位前围满了食客,大家好奇地看着金黄酥脆的薯条和黑黝黝的臭豆腐,尝过之后赞不绝口,纷纷掏钱购买。

那场景,和他前世小吃店开业时的热闹场面重叠在一起,让他心中充满了干劲。

“大明,我来了。”

林砚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这一世,我要靠着自己的手艺,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窗外的月光透过破旧的窗棂,洒在少年清瘦却挺拔的身影上,照亮了他眼中的坚定与希望。

市井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也最能孕育无限可能。

林砚的大明小吃传奇,即将在这片热闹的集市中,拉开序幕。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