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悄悄溜进屋里时,祎一己经醒了。
她躺在柔软的小床上,盯着天花板上印着的小太阳图案,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里是阿伟的家,也是她的新家。
窗外传来阿伟妈妈在厨房做早餐的声音,铁锅碰撞的脆响、水流的哗哗声,混着淡淡的米粥香飘进来,听得祎一肚子咕咕叫。
她赶紧爬起来,叠好被子,又把枕头摆得整整齐齐,这才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
“祎一你醒啦?
昨晚睡得好吗?”
阿伟妈妈正站在灶台前搅着粥,回头看见她,立刻露出笑容,“再等会儿,粥马上就好,阿伟去买油条了,马上也该回来。”
说着,从橱柜里拿出一个新的搪瓷碗递给祎一,碗边印着朵小小的蓝花,“这个碗给你用,以后就当你的专用碗啦。”
祎一接过碗,指尖碰到温热的瓷面,看着碗边印着的小花,心里暖暖的。
看着阿伟妈妈忙碌的背影,小声问:“阿姨,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
阿伟妈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摆摆手:“不用不用,你还小,先玩着,等会吃早餐。”
可祎一没走,就站在旁边,眼睛盯着阿伟妈妈手里的勺子,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阿伟妈无奈又好笑,只好说:“那你帮阿姨把桌子擦了吧,抹布在盆里泡着呢。”
祎一赶紧点了点头,拿起盆里的抹布,拧干水后,小心翼翼地擦着餐桌。
她擦得很认真,连桌角的缝隙都没放过,首到桌面亮得能映出人影,才停下手里的活。
阿伟妈看在眼里,悄悄跟刚进门的阿伟爸爸对视一眼,眼里满是心疼——这孩子,肯定是以前在她亲戚家受了太多委屈,才这么懂事。
没一会儿,阿伟拎着油条跑了回来,手里还攥着个糖糕:“祎一,给你!
我特意让老板多放了糖。”
他把糖糕递到祎一面前,脸上沾着点油星,却笑得格外的灿烂。
祎一接过糖糕,咬了一小口,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她忍不住弯起了嘴角。
吃过早饭,阿伟要去学校,他背着洗得发白的书包,走到门口又回头:“祎一,等我放学回来,教你写字好不好?”
祎一点点头,看着阿伟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才转身帮阿伟妈妈收拾碗筷。
接下来的几天,祎一慢慢摸清了家里的节奏。
每天早上,她会跟着阿伟妈一起起床,帮着擦桌子、摆碗筷;上午的时候,阿伟妈妈会教她认简单的字,用树枝在院子里的泥地上写,祎一学得很认真,每个字都反复写好几遍,首到记牢为止;下午,她会坐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看着阿伟妈洗衣服、缝补衣服,偶尔还会帮着递个针线。
一天下午,天突然变了阴,乌云滚滚,眼看就要下雨。
阿伟妈妈正在院子里晒被子,祎一看到了,赶紧跑过去帮忙。
两人手忙脚乱地把被子往屋里抱,刚把最后一床被子抱进屋,大雨就倾盆而下。
阿伟妈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看着祎一湿透的袖口,赶紧找了条干毛巾给她擦:“你这孩子,怎么不知道顾着自己?”
语气里带着责备,可眼神里却满是对祎一关心。
祎一低着头,小声说:“我想帮阿姨干活。”
阿伟妈妈叹了口气,摸了摸她的头:“好孩子,以后不用这样,这里是你家,不用这么拘谨。”
晚上阿伟放学回来,听说了下午的事,从书包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纸船:“祎一,给你!
明天雨停了,咱们去巷口的小水沟放纸船好不好?”
祎一接过纸船,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画着的小太阳,看向阿伟,点了点头。
日子一天天过去,祎一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说话的声音也不再怯生生的。
她会在阿伟妈妈做饭时,主动帮忙剥蒜、择菜;会在阿伟写作业时,安静地坐在旁边看书;会在阿伟爸爸下班回来时,递上一杯温水。
有一次,阿伟爸爸从工地带回来几个苹果,红彤彤的,看着就好吃。
他把苹果放在桌上,让阿伟和祎一自己拿。
阿伟拿起一个最大的,递给祎一:“祎一,这个大的给你吃。”
祎一接过苹果,递给阿伟爸爸:“叔叔,你干活辛苦,你吃吧。”
又拿起一个递给阿伟妈妈:“阿姨,这个给你。”
最后才拿起一个小的,咬了一口。
阿伟爸爸和阿伟妈妈看着她,眼里满是欣慰。
阿伟爸摸了摸祎一的头,笑着说:“咱们祎一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祎一咬着苹果,甜甜的味道从嘴里传到心里,她知道,自己终于在这个家里,找到了真正的归属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