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书斋列诺 > > 寿宴之上,我献“破书”一本(知许本书)小说免费在线阅读_寿宴之上,我献“破书”一本(知许本书)大结局阅读
穿越重生连载
小说《寿宴之上,我献“破书”一本》,大神“女娲娘娘1”将知许本书作为书中的主人公。全文主要讲述了:由知名作家“女娲娘娘1”创作,《寿宴之上,我献“破书”一本》的主要角色为本书,知许,姜伯诚,属于宫斗宅斗,爽文小说,情节紧张刺激,本站无广告干扰,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5085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9-26 02:23:00。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寿宴之上,我献“破书”一本
主角:知许,本书 更新:2025-09-26 03:37:03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祖父姜振山七十大寿,声势浩大。姜家是京城有名的富商,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我的几个叔伯,为了祖父手里那份家产,早就争红了眼。寿宴上,他们捧出各种奇珍异宝,
翡翠玉佛,千年人参,前朝字画,一个比一个金光闪闪。轮到我时,
我只拿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木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本手抄的书,纸页泛黄,
甚至还有修补的痕迹。二叔当场就笑了出来。三叔摇着头,说我一个姑娘家,不懂事,
拿这种寒酸东西上台面,丢了姜家的脸。他们都以为我输定了。他们不知道,
这世上最贵重的东西,从来都和钱没关系。他们更不知道,这场寿宴,
从我踏进门的那一刻起,就不是他们说了算了。这出戏,我才是那个写剧本的人。
1姜家老宅,今天亮得能晃瞎人眼。大红灯笼挂满了整个回廊,风一吹,
底下金色的穗子就跟着晃。宾客们穿得一个比一个体面,手里端着酒杯,脸上挂着笑,
嘴里说着一套又一套的吉祥话。我爹死得早,我娘带着我住在府里,名义上是姜家的小姐,
实际上过的什么日子,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今天是我祖父,姜振山,七十大寿。前院正厅里,
戏班子咿咿呀呀地唱着《麻姑献寿》,满堂喝彩。我娘坐在角落里,手心紧张得全是汗,
她一遍遍地整理我的衣角。“知许,待会儿上去献礼,别紧张,好好说话。”我点点头,
让她放心。我有什么好紧张的。该紧张的,是别人。我那三位好叔叔,大伯姜伯诚,
二伯姜仲达,三叔姜叔明,正围在祖父身边,跟三只开屏的孔雀似的。
大伯今天穿了件酱紫色的锦缎袍子,腰上挂的玉佩,是我爹生前最喜欢的那一块。
他正唾沫横飞地跟户部侍郎说着什么,声音大得半个厅堂都听得见。“王大人,您瞧瞧,
我们家老爷子,精神头就是好!这都是托了圣上的福啊!”户部侍郎皮笑肉不笑地应和着。
二伯姜仲达,是个胖子,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手里永远盘着两个核桃。
他正拉着一个绸缎庄的老板,指着厅里摆着的各种贺礼,一件一件地介绍,
好像那些都是他送的。“李老板,看见没?那座珊瑚树,东海深处捞上来的,整整一米高!
还有那颗夜明珠,晚上能照亮整个屋子!”三叔姜叔明,自诩是个读书人,手里总拿把扇子,
哪怕是冬天。他没那么咋呼,就站在祖父旁边,时不时地给祖父的茶杯续上水,
眼神却像钩子一样,在满屋子的达官显贵身上瞟来瞟去。祖父坐在最上首的太师椅上,
穿着一身暗红色的寿袍,脸上没什么表情。他手里端着茶杯,偶尔喝一口,大部分时间,
只是看着眼前这群人,眼神深得很。我知道,他在等。等这场大戏,正式开锣。
我娘还在旁边小声嘱咐我。“你大伯他们送的礼都贵重,咱们的心意到了就行,别跟他们比,
知道吗?”我拍了拍她的手背。“娘,放心吧。”比?他们拿什么跟我比。
用钱能买到的东西,也配叫“贵重”?吉时快到了,管家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开宴——!
”宾客们纷纷落座。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献礼的重头戏,终于来了。管家拿出礼单,
从官位最高、关系最远的宾客开始,一个一个地念。念到的人,就上前去,把贺礼呈上,
再说几句祝福的话。气氛越来越热烈。那些礼物,确实是下了血本。有名家字画,
有古董珍玩,有绫罗绸缎,还有直接送金银的。祖父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一点,但那笑意,
没到眼睛里。他只是客气地点头,说一句“有心了”。终于,轮到自家人了。
大伯姜伯诚第一个站了起来,他儿子姜玉堂跟在后面,两人抬着一个巨大的红木盒子。
盒子一打开,满堂宾客都倒吸一口凉气。里面,是一尊用整块和田白玉雕成的寿星翁,
怀里抱着个大蟠桃,笑得慈眉善目,雕工精湛,玉质温润,一看就价值连城。
大伯得意地看了一圈,然后对着祖父深深一揖。“父亲大人,儿子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这尊玉佛,是儿子花重金从一个西域商人手里求来的,专门请大昭寺的高僧开了光,
日夜供奉,可保您身体康健,万事如意!”祖父点点头,说:“伯诚,你有心了。
”二伯姜仲达不甘示弱,也站了起来。他献上的是一棵半人高的血色人参,用红绸托着,
根须俱全,形态跟个小人儿似的。“爹!这可是长白山挖出来的千年参王!
儿子找了最好的药师鉴定过,说这一根,就能延年益寿二十载!您老可得按时服用,
儿子还想孝敬您一百年呢!”祖父的反应还是一样,淡淡地说:“仲达,有心了。
”最后是三叔姜叔明。他走上前,手里捧着一个长条锦盒。“父亲,
大哥二哥送的都是身外之物,儿子觉得,精神上的富足才最重要。
这是前朝大书法家王大家的真迹,《千寿图》,上面用一千种不同的字体,
写了一千个‘寿’字,儿子寻访了三年,才终于找到。”他打开锦盒,一幅画卷缓缓展开,
气势磅礴,笔力遒劲,确实是难得的珍品。祖父这次,眼神里多了点东西,
他多看了一眼那幅字。“叔明,你有心了。”三个儿子献完礼,都一脸得意地坐了回去,
互相之间,眼神里全是挑衅。他们觉得,这下稳了。家产的归属,
就看祖父更喜欢谁的礼物了。管家清了清嗓子,继续念礼单。“大小姐,
姜知许……”我的名字被念出来的时候,整个大厅,忽然安静了一瞬。所有人的目光,
都集中到了我身上。我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裙,手里捧着那个我早就准备好的小木盒子。
我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带着好奇、轻蔑、还有看好戏的幸灾乐祸,落在我身上,
像针一样。我娘在桌子底下,紧紧抓住了我的手。我冲她安抚地笑了笑,然后一步一步,
走到了大厅中央。2我走得很稳。脚下的红地毯很软,但我每一步都踩得很实。
大厅里很安静。刚才还喧闹的气氛,因为我的出场,变得有些诡异。
我能听见有人在窃窃私语。“这就是姜家那个孤女?长得倒还行。”“她能拿出什么好东西?
她爹死得早,她娘又是个不管事的,手里能有几个钱?”“看着吧,
肯定就是些女儿家的绣品什么的,图个心意罢了。”这些声音不大,但我听得清清楚楚。
我不在乎。我走到祖父面前,屈膝行礼。“孙女知许,祝祖父松鹤长春,福寿安康。
”我的声音不高不低,很平静。祖父看着我,眼神里有一种我说不清的情绪,或许是探究,
或许是期待。“起来吧。给祖父准备了什么?”我把手里的木盒子,
轻轻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那是一个很普通的楠木盒子,上面没有任何雕花,
只是打磨得很光滑。跟刚才那些巨大的红木盒子、华丽的锦盒比起来,我的这个,
确实寒酸得有点可怜。大厅里,已经有人忍不住笑出声了。我听见了,是我二伯姜仲达。
他那个人,向来藏不住事儿,肥胖的身体在椅子里一抖一抖的。“知许啊,
你这……也太节俭了点吧?好歹也是祖父七十大寿,就用这么个……盒子?”他话音刚落,
三叔姜叔明就接了腔。他摇着扇子,一脸痛心疾首。“二哥,话不能这么说。
知许一个姑娘家,平日里没什么进项,能有这份心就不错了。只是……知许啊,这种场合,
代表的是我们整个姜家的脸面。你这样做,会让外人觉得我们姜家,
是不是亏待了你们母女啊?”这两句话,说得可真毒。一句话,就把我从“节俭”,
打成了“不懂事”,还顺便暗示我娘不会教女儿,让姜家丢了脸。大伯姜伯诚没说话,
但他看着我的眼神,充满了轻蔑。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那姿态,
就好像在看一个跳梁小丑。宾客席里,议论的声音更大了。“这姜家大小姐,也太不上道了。
”“是啊,就算没钱,也不能这么寒酸吧?这不是打姜老爷子的脸吗?”“看来,
这姜家的家产,跟她这一房是没什么关系了。”我娘在座位上,脸都白了。她急得想起身,
又不敢,只能死死地攥着桌布。我看着她,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然后,我转过头,
看着我的三位好叔叔,脸上露出了一个微笑。一个很温柔,很无害的微笑。“二伯,三叔,
你们别急啊。”我伸出手,轻轻地,把那个木盒子的盖子打开了。“礼物的好坏,
总要看了里面的东西,才能下定论吧?”所有人的脖子,都伸长了。他们都想看看,
这个寒酸的木盒子里,到底藏着什么惊天动地的宝贝,能让我有底气说出这种话。
当盒子完全打开,里面的东西露出来时,整个大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然后,下一秒,
是压抑不住的,更大声的嘲笑。二伯姜仲达,这次是直接拍着桌子大笑了。“哈哈哈哈!书!
一本书!还是本破书!”是的,盒子里,静静地躺着一本书。一本用线装订的手抄本。
书的封面是素色的,上面什么字都没有。纸张泛黄,边缘还有些毛糙,看得出来,
年代很久了。甚至,书页之间,还能看到用颜色更深的纸张修补过的痕ifecyc。
这哪里是贺礼?这简直就像是从哪个旧书摊上,花几个铜板淘来的垃圾。
三叔姜叔明脸上的表情,更精彩了。他先是震惊,然后是鄙夷,
最后变成了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惋惜。“知许!胡闹!简直是胡闹!
你……你就算拿不出像样的东西,去街上买盒好点的点心,也比这强啊!
你把祖父的寿宴当成什么了?把我们姜家的脸面,又当成什么了?”他话说得义正辞严,
好像我犯了什么滔天大罪。大伯姜伯诚,终于放下了他的酒杯。他站起来,走到我身边,
居高临下地看着我,和那个木盒子。他的声音很沉。“姜知许,把这东西收起来。现在下去,
我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别在这里,给我们姜家丢人现眼。”他们三个人,
一唱一和,已经给我定了罪。一个“不懂事”、“胡闹”、“丢人现眼”的罪名。
宾客们看我的眼神,也从看好戏,变成了看傻子。我娘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而我,
从头到尾,只是静静地站着。我看着他们的表演,脸上的微笑,一点都没变。
我甚至觉得有点好笑。这群被金银珠宝晃瞎了眼睛的人,又怎么可能看得懂,
我这份礼物的分量。我没有理会我的叔叔们。我的目光,只看着一个人。我的祖父,姜振山。
从我打开盒子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盯着那本书。他没有说话。但他的手,
放在太师椅的扶手上,微微地,在颤抖。3祖父的手,在抖。别人或许看不出来,
但我看得清清楚楚。他的手指,紧紧地抠着椅子扶手上雕刻的龙头,指节都泛白了。
他的呼吸,也比刚才急促了一点。他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本书,眼神里翻腾着的东西,
太多了。有震惊,有疑惑,有怀念,还有一丝……不敢相信。而我的好叔叔们,
还在那里表演。“父亲,您别生气,知许她年纪小,不懂事,我回头一定好好说说她!
”大伯姜伯诚一脸沉痛地对祖说。“是啊爹,小孩子胡闹,您别往心里去。来来来,喝酒,
喝酒!”二伯姜仲达举着酒杯,想把这事儿给岔过去。三叔姜叔明更是直接伸出手,
想把我的木盒子盖上。“丢人现眼的东西,赶紧收起来!”他的手刚伸到一半,
就被我挡住了。我的动作不快,但很坚决。我抬头看着他,脸上的笑容终于收敛了一些。
“三叔,我的礼还没献完,您这么着急,是做什么?”三叔的脸僵了一下。
“你……你这还嫌不够丢人吗?”我没理他,而是转向了所有的宾客,声音不大,
却足以让每个人都听清楚。“各位叔伯长辈,我知道,在大家眼里,我这份礼物,
可能……太过寒酸。”我顿了顿,目光扫过二伯和三叔那两张幸灾乐祸的脸。
“比不上大伯的和田玉佛,价值连城。”“也比不上二伯的千年参王,能延年益寿。
”“更比不上三叔的《千寿图》,是传世墨宝。”我每说一句,他们的腰杆就挺直一分。
宾客席里,也传来一阵附和的议论声。“这丫头还算有自知之明。”“知道就好,
现在认个错下去,也还来得及。”我笑了。“但是,”我的声音,忽然提高了一点,
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这份礼物,在我心里,比它们加起来,都要贵重一万倍。
”“因为它,是用钱买不到的。”这句话一出口,全场哗然。“狂妄!
”二伯姜仲达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姜知许,你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
我们用钱买来的贺礼,就不是真心实意了?”“二哥别动怒,”三叔按住他,
对着我冷笑一声,“知许啊,我知道你们这一房日子过得紧巴,
想用‘心意’两个字来给自己找回点面子,我们都能理解。但话不能说得这么满,
说得好像我们这些做叔叔的,对父亲的寿辰,反而没有你一个晚辈上心。”看,多会说话。
轻飘飘几句话,就把我推到了所有人的对立面。好像我不是在献礼,而是在指责他们不孝。
我看着他们,摇了摇头。“叔叔们误会了。我不是说你们的礼物不好,我只是在说,
我的礼物,对祖父而言,或许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我说着,伸出手指,轻轻地,
拂过那本手抄书的封面。我的目光,再次落在了祖父身上。“祖父,您还记得这本书吗?
”祖父的嘴唇动了动,他想说什么,但喉咙里好像卡住了,只发出了一个沙哑的音节。
我替他说了出来。“这本书,没有名字。”“因为它是一本孤本,
兵法大家徐先生的亲笔手稿,《孤城兵略》。”“五十多年前,您还是个少年将军,
驻守边关。徐先生是您的老师,也是您的挚友。这本《孤城兵略》,是他毕生心血,
只写了一本,就赠予了您。”我每说一个字,祖父的眼睛,就睁大一分。他的身体,
开始不受控制地前倾,似乎想把那本书看得更清楚一点。大厅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我这番话给镇住了。他们脸上的嘲笑和轻蔑,渐渐变成了震惊和疑惑。我没有停。
“您曾经说过,那本书,是您收过的最好的礼物。您带着它,打了无数场胜仗。您说,
每次夜里读它,都好像老师还在您身边,跟您讨论着排兵布阵的法子。”“只可惜,
四十五年前,那场最惨烈的‘落雁城之战’,为了掩护主力撤退,您亲率三百亲兵断后,
被十万敌军围困。城破之时,一场大火,把所有东西都烧光了。”“也包括这本,
您视若性命的《孤城兵略》。”我说到这里,声音低了下来,带着一丝惋惜。“从那以后,
您再也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这本书。”“您不说,不代表您忘了。”“因为我知道,
那场大火,烧掉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还有您最敬爱的老师,留给您的,最后一点念想。
”我说完了。整个正厅,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所有人的目光,
都集中在了那本“破书”上。他们现在的眼神,跟刚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而我的祖父,
姜振山,那个在商场上杀伐果断,在家里说一不二,永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老人。
他的眼眶,红了。一滴浑浊的眼泪,顺着他脸上的皱纹,滚了下来。他伸出手,颤抖着,
想要去触摸那本书,又好像怕把它碰坏了似的,停在了半空中。他的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
“你……知许……你是怎么……找到它的?”4这个问题,正是我等着他问的。
这也是我准备送给三位叔叔的,第二份“大礼”。我看着祖父,语气依旧平静,
但每个字都说得很清楚。“孙女没有找到它。原本,早就被烧成灰了。”“这本,
是孙女……重新拼凑出来的。”“拼凑?”三叔姜叔明第一个反应过来,
他敏锐地抓住了这两个字,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他立刻上前一步,指着那本书,
大声说道:“父亲,您听见了?这是她拼凑出来的!是假的!她拿一本自己胡乱抄写的假书,
来哄骗您!”他以为自己抓到了我的把柄。“对!假的!”二伯也跟着嚷嚷起来,
“我就说嘛,烧成灰的东西怎么可能还在!姜知许,你胆子也太大了,
竟然敢伪造东西来欺骗老爷子!”大伯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的怀疑,已经说明了一切。
他们巴不得这本书是假的。这样,他们就能重新夺回主动权,把我彻底踩进泥里。
宾客们也开始交头接耳。“原来是自己抄的啊……”“这……这跟送假货有什么区别?
”“欺骗长辈,这可是大不敬啊。”舆论的风向,似乎又要转回去了。
我看着他们急于给我定罪的样子,心里只觉得可笑。我摇了摇头。“三叔,您别这么激动。
我说‘拼凑’,可没说‘伪造’。”我转向祖父,继续解释。“祖父,
徐先生当年写完《孤城兵略》之后,曾经把其中一些零散的篇章,誊抄下来,
寄给了他在各地的几位友人,与他们探讨交流。”“这些,是您不知道的。
”“孙女花了五年时间。”“五年?”这个数字,让很多人都愣住了。“是的,五年。
我去了江南,去了蜀地,去了漠北,一共拜访了十七位老先生的后人。他们之中,
有的人还保存着徐先生当年的信件手稿,有的人,只剩下一些残篇断简。”我伸出手,
从盒子里,拿出了那本书。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在手里,翻开了第一页。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我从那些手稿和残篇里,一个字一个字,誊抄下来的。
”“您看这里,”我指着书页上一处明显颜色不同的字迹,“这一段,
讲的是‘以少胜多’的奇袭之策。我找到的手稿,这里被虫蛀了三个字,怎么也看不清。
我查了整整三个月的史料,对比了徐先生其他的文章,才推断出,这三个字,
应该是‘出其东’。”我又翻了一页。“还有这里,关于‘火攻’的布防图。原稿被水浸过,
已经模糊不清了。我请了京城里最好的画师,我们两个关在屋子里,对着那张快要烂掉的纸,
研究了十天十夜,才勉强把它复原出来。”“整本书,一共七万三千四百二十一个字,
三十七张布防图。我核对过三遍,不敢有丝毫差错。”我的声音很轻,
像是在讲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大厅里,所有人都听傻了。他们看着我手里的那本书,
眼神已经彻底变了。那不再是一本“破书”。那是一个少女,用五年光阴,
用无数个日夜的心血,一点一点,堆砌起来的奇迹。“至于这本书的装订,”我把书合上,
抚摸着封面,“我没有用什么金丝银线。这用的线,是我娘亲手纺的。这封面用的纸,
是我爹当年进京赶考时,剩下没用完的。我想,用这些东西,把徐先生的心血装订起来,
再呈给您,或许……才是最合适的。”我说完,抬起头,静静地看着祖父。大厅里,
落针可闻。我的三位叔叔,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他们像是被人当众扒光了衣服,
脸上火辣辣的。刚才他们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他们自己脸上。
他们说我的礼物寒酸。可他们的金山银山,能买来我这五年的奔波吗?
他们说我丢了姜家的脸。可他们谁,又真正关心过,祖父心里,到底藏着什么遗憾?
他们说我“伪造”,说我“欺骗”。可我捧出来的,是这世上最真诚,最滚烫的一颗心。
祖父他,没有再流泪。他只是慢慢地站了起来。他一步一步,走到我面前。然后,
他伸出那双依旧在颤抖的手,从我手里,接过了那本书。他把书紧紧地抱在怀里,
像是抱着一件失而复得的绝世珍宝。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他睁开眼,
看着我,说了一句话。一句让我的三位叔叔,瞬间面如死灰的话。“好孩子。
”“这是祖父这辈子,收到的,最好的寿礼。”5祖父这句话,像一把重锤,
狠狠地砸在了大厅里每个人的心上。也彻底砸碎了我那三位叔叔最后的侥幸。
大伯姜伯诚的脸,瞬间从酱紫色变成了猪肝色。二伯姜仲达额头上的汗,跟下雨一样往下淌,
手里的两个核桃都快被他盘出火星子了。三叔姜叔明手里的扇子,“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他自己都没发觉。他们完了。这场精心策划的“献礼争产”大戏,他们演了半天,
结果主角不是他们,我才是。而且,我用一种他们完全无法理解,也根本无法抗衡的方式,
赢得了彻彻底底。宾客席上,那些刚才还对我指指点点的人,现在看我的眼神,
充满了敬畏和……一丝恐惧。一个能用五年时间去做一件事的少女,她的心机和毅力,
该有多可怕?祖父没有再看他的儿子们一眼。他抱着那本书,
转身对所有宾客朗声说道:“今日,让各位见笑了。”“我这几个不成器的儿子,
只知道用金银来衡量情意,却忘了,我姜家,是靠什么起家的!”他的声音,洪亮如钟,
带着一股久违的沙场之气。“我姜振山,当年也是个穷小子!是跟着徐先生,读兵书,
识大义,才有了今天!这本书,对我而言,比整个姜家的家产都重要!”他举起手里的书。
“今日,我孙女知许,为我寻回了这份念想,也为我姜家,寻回了真正的‘根’!
”“我宣布,”他目光如电,扫过他三个儿子,“从今日起,我名下所有产业,
都将交由姜知许,代为打理!”轰!这句话,像一道天雷,在大厅里炸开。所有人都懵了。
代为打理?这不就是变相地把继承权,交给了这个孙女吗?我娘在下面,
已经惊得用手捂住了嘴,眼泪止不住地流。而我的叔叔们,彻底崩溃了。“爹!您不能这样!
”二伯第一个跳了起来,“她一个黄毛丫头,她懂什么生意!您把家产交给她,
这不是胡闹吗?”“是啊父亲!”三叔也急了,“家产的事,我们可以从长计议,
但您不能这么草率啊!这不合规矩!”大伯姜伯诚,脸色铁青,他死死地盯着我,
眼神里全是怨毒。他一字一句地说道:“父亲,我怀疑,这根本就是一场骗局!”“骗局?
”祖父冷笑一声。“对!”大伯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谁也没见过那本所谓的《孤城兵略》!她说得天花乱坠,谁知道是真是假?万一,
这只是她不知道从哪里抄来的一本破书,编了个故事,来博取您的同情呢?”“没错!
”三叔立刻附和,“大哥说得对!口说无凭!我们凭什么相信她?”他们这是要耍赖了。
不承认书的价值,就要推翻祖父的决定。我看着他们,忽然觉得有点悲哀。到了这个时候,
他们还在用自己那点肮脏的心思,来揣度别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知道,有一个人,
会替我说话。果然,祖父笑了。那是一种带着无尽失望和嘲讽的笑。“你们想证据,是吗?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