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朱端着铜盆匆匆走进内室,热气裹挟着水汽弥漫开来。
甄嬛走到盆架前,将帕子浸湿后拧干,轻轻擦拭着脸,试图让自己彻底清醒。
冰冷的触感让她灵台一片清明,脑海中迅速梳理着当下的局势。
“流朱,这几日各宫可有什么动静?”
甄嬛一边将帕子放回盆中,一边问道。
流朱思索片刻,回道:“小主,听闻华妃娘娘又得了皇上赏赐的西域进贡的绸缎,在宫中大肆炫耀呢。
还听说皇后娘娘这几日频繁召各宫小主去景仁宫,似乎在商量着什么。”
甄嬛微微皱眉,华妃的张扬跋扈一如既往,而皇后的举动却透着几分不寻常。
前世,她因不懂这后宫的弯弯绕绕,初入宫便被华妃视为眼中钉,又在不知不觉中落入皇后的算计。
这一次,她定要先发制人。
“流朱,去准备些笔墨纸砚,再把我从家中带来的蜀锦挑一匹出来。”
甄嬛吩咐道。
流朱虽不明白甄嬛要做什么,但还是依言去准备。
甄嬛坐在书桌前,沉思片刻后,提笔写下一首诗。
诗中巧妙地引用典故,表面上是歌颂太平盛世,实则暗示帝王应警惕外戚势力坐大,以免威胁皇权。
写罢,她将诗仔细装入信封,又把挑选出的蜀锦精心包装好。
“流朱,你去打听一下,皇上近日常在何处走动,找个合适的时机,将这两样东西送到苏公公手中,就说本宫仰慕皇上才情,特献上此诗与锦缎,略表心意。”
甄嬛将东西递给流朱,眼神中透着一丝不容置疑。
流朱接过,一脸担忧:“小主,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了?
万一皇上怪罪……”甄嬛微微一笑,安抚道:“放心,皇上如今为西北战事烦忧,又对年羹尧手握重兵心存忌惮,本宫这首诗或许能说到他心坎上。”
流朱见甄嬛如此笃定,便不再多言,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甄嬛也在思考着如何应对皇后。
皇后表面慈悲,内里却阴狠狡诈,前世自己吃了不少亏。
这一世,她决定先不动声色,佯装依附,暗中观察皇后的一举一动。
几日后,流朱兴奋地回来禀报道:“小主,苏公公说,皇上看了您的诗后,面露思索之色,还夸赞您才情出众呢。”
甄嬛心中一喜,知道自己这第一步棋走对了。
但她明白,这只是开始,皇上生性多疑,仅凭一首诗,未必能真正赢得他的信任。
然而,甄嬛此举很快传到了华妃耳中。
华妃正在宫中逗弄鹦鹉,听闻手下太监的汇报后,脸色骤变,手中的鸟食撒了一地。
“这个甄嬛,竟敢在皇上面前卖弄,还暗指年家,真是好大的胆子!”
华妃怒目圆睁,一脚踢翻了脚边的凳子,“来人,传曹贵人。”
不多时,曹贵人匆匆赶来。
华妃将此事告知她,曹贵人心中虽也对甄嬛此举有些担忧,但还是劝道:“娘娘息怒,甄嬛不过是个刚入宫的新人,想借此博皇上眼球罢了。
她如此行事,必定会引起其他小主的不满,娘娘不必太过动怒,且看她还能耍出什么花样。”
华妃冷哼一声:“哼,她若只是安分守己也就罢了,竟敢对年家指手画脚,本宫定不会放过她。”
而在景仁宫,皇后也得知了甄嬛的举动。
她坐在榻上,手中拨弄着佛珠,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这个甄嬛,倒是有些小聪明。
不过,她越是出众,华妃便越容不下她,本宫正好坐收渔利。”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去,让齐妃留意甄嬛的动静,有什么事立刻来报。”
甄嬛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己在后宫掀起了波澜。
她深知,在这暗流涌动的后宫,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但她别无选择,若想改变命运,就必须主动出击。
接下来的日子,甄嬛表面上依旧在碎玉轩中安静度日,每日读书写字,偶尔与流朱、浣碧说笑。
但她暗中却时刻留意着各宫的动向,等待着下一次出手的机会。
她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她,己做好了迎接一切的准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