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卷着残雪掠过黄河渡口,岳飞伫立船头,望着对岸黑压压的金兵营帐眉头紧锁。
金兀术经伏牛山一役后,竟在黄河北岸筑起三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更有传言称金国从中亚雇来擅长攻城的回回炮工匠。
正当他思索破敌之策时,斥候快马送来密信,竟是白起以 “天子六玺” 印鉴加封他为 “天下兵马大元帅”,赐尚方宝剑,可 “便宜行事”。
“元帅,官家这是将举国兵权尽付于您!”
张宪展开金灿灿的诏书,眼中难掩激动。
岳飞却将诏书郑重收好,沉声道:“君恩深重,唯有以死相报。
传令下去,明日辰时,全军渡河!”
临安皇宫内,白起正盯着墙上巨大的世界舆图。
这张由泉州海商带回的羊皮卷上,标注着遥远的大食、大秦之地。
他蘸着朱砂,在金国版图上重重画下箭头,忽然转头对枢密使张浚道:“命沿海各州县打造千艘福船,招募通晓蕃语之人。
待收复中原,朕要开辟海上丝路。”
张浚心头巨震,他从未见过如此雄才大略的 “官家”,试探着问:“陛下,眼下粮草军械......”“不必担忧。”
白起展开一份密报,上面记录着太行义军在金国境内截断二十余处粮道的战果,“让各地州府开设‘讲武堂’,不仅要教兵法,更要让士兵识字读书。”
他轻抚案头《千字文》竹简,“文字,才是最锋利的武器。”
金国中都,金太宗在议事厅内暴跳如雷。
案上摆满各地告急文书,太行义军的骚扰让后方鸡犬不宁,更令他心惊的是,宋军每次攻城前,城头都会射出写满汉字的 “劝降书”,竟有不少金兵看懂后弃械投降。
“汉人怎会突然如此行事?”
他揪着哈迷蚩的衣领怒吼。
哈迷蚩脸色惨白,献上缴获的《大宋识字宝卷》:“王爷,宋军在推行简易汉字教学,甚至编了儿歌......”他沙哑着嗓子念道:“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话音未落,金太宗一把将书卷撕碎:“立刻派人潜入南朝,毁掉所有书册!”
黄河战场上,宋军强弩撕开金兵第一道防线。
岳飞亲率背嵬军冲锋,却见金兵阵中缓缓推出十余架回回炮。
巨大的石弹呼啸着砸向宋军,顿时血肉横飞。
“停止进攻!”
岳飞果断鸣金收兵。
当夜,他望着地图上标注的回回炮位置,突然眼前一亮 —— 这些重炮需要大量牛筋作为发射动力!
与此同时,白起在临安收到战报后,立即下诏:“全国禁止私杀耕牛,违者充军!”
又命工部连夜打造 “床子弩”,这种改良后的巨型弩机射程更远,可专门对付回回炮。
当金兵的回回炮因缺乏牛筋逐渐哑火时,宋军的床子弩却开始发威,精准摧毁了金兵的攻城利器。
金兀术见势不妙,使出杀手锏 —— 他派人伪装成宋军,在黄河南岸散播瘟疫谣言,导致沿岸百姓人心惶惶,纷纷南迁。
岳飞得知后,亲自带着郎中队伍深入村镇,不仅治好了染病百姓,还在救治过程中用汉字写下药方,教百姓辨认药材名称。
“汉字能救命,亦能强国。”
他对目瞪口呆的村民们说道。
这一举动很快传遍中原,越来越多百姓主动学习汉字,甚至有金国占领区的百姓偷偷渡河,只为学习识字。
白起得知后大喜,立即下令在收复区开设 “同文馆”,免费教授汉字、算术与宋律,还从国子监抽调博士任教。
正当战局胶着之际,金太宗突然派来使者求和。
使者呈上的国书中,竟用汉字工整地写道:“愿以燕山六州为界,永结盟好。”
白起看完冷笑,将国书掷于地:“告诉金太宗,要么举国归降,要么,朕亲自去取他的狗头!”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
秦桧一党的残余势力再次蠢蠢欲动,他们勾结江南士族,以 “劳民伤财” 为由联名上书。
白起却早有准备,他命人将各地同文馆学生的识字成果制成图册,在朝堂上一一展示:目不识丁的农夫能读懂官府告示,街边孩童能背诵《三字经》......“诸位爱卿,” 他扫视群臣,“当天下人皆通我大宋文字,何愁江山不稳?
何愁西海不归?”
此时,岳飞的捷报再次传来:宋军己突破金兵第二道防线,距离燕京只剩百里之遥。
白起望着舆图上越来越小的金国版图,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光芒。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 不仅要征服土地,更要让汉语成为这片大陆上最尊贵的语言。
而在遥远的中亚,己经有商队在传颂大宋皇帝 “以字为兵” 的传奇,一场改变世界文明格局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