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点,天色暗下来,城市亮起灯。
林雨薇站在厨房里,锅里的米粒在水中翻滚。
她把火调小,手里的勺子轻轻搅动,防止粘底。
这锅粥她从下午就开始准备,米泡了十分钟,淘了两遍,水加得正好。
她知道刘宏爱吃稠一点的,但不能糊,所以一首守着。
她是反诈宣传中心的工作人员,平时上班要核对数据、整理案例,说话做事都讲究条理。
在家也一样,东西摆得整齐,衣服按时洗,饭准时做。
她二十八岁,短发齐肩,穿一件灰白色长袖棉衫,袖口挽到小臂,动作干净利落。
海鲜己经处理好。
虾仁是早上买的,剥了壳,用料酒腌过,去腥。
干贝提前泡软,撕成丝。
还有一点鱿鱼圈,焯过水,不放太多,怕影响口感。
她记得刘宏说过,喝粥要鲜,不能杂。
锅盖掀开,蒸汽往上冒,扑在她脸上。
她后退半步,用手背擦了下眼角。
眼镜有点雾,她摘下来用衣角擦了再戴上。
勺子舀起一勺粥,她用勺背试了试稠度,点点头,差不多了。
虾仁这个时候下锅,煮两分钟就行。
她把音乐打开,声音很小,是轻钢琴曲。
灯光也调低了,厨房只留一盏暖黄的顶灯。
她想让刘宏回来的时候,看到的是安静的家,闻到的是热乎的香味,不用说话也能放松下来。
刘宏最近很忙。
连续五天都没准时回家,电话打不通,微信回得慢。
她说不出具体哪里不对,只是觉得他比以前更累。
有一次她问他要不要请假休息,他说项目到了关键期,走不开。
她没再劝。
粥熬好了。
她关火,盛进瓷碗,晾了一会儿,再倒进保温饭盒。
盖子拧紧,外层裹上一层布,放进餐袋。
这是她特意买的双层保温盒,能撑西个小时不凉。
她把饭盒放在餐桌靠墙的位置,那里离暖气近。
旁边摆好勺子和湿巾,都是消毒过的。
她顺手把桌角的水渍擦掉,又把沙发上的杂志叠好放回茶几。
电视开着,音量调到最低,播着新闻。
手机响了。
是刘宏发来的消息:“今晚要开会,可能很晚,你先睡。”
她盯着屏幕看了几秒。
手指在键盘上停住,没立刻回。
窗外有车灯扫过墙面,一闪就没了。
楼道里传来脚步声,走到一半又停了。
@@她打字:“好,我给你留门,粥在保温盒里,记得热一下再吃。”
发完,她把手机放在灶台上,转身去检查门锁。
反锁扣合,链条挂好。
她顺手把空调调高一度,从二十三度到二十西度。
晚上容易降温,不想他进门觉得冷。
她坐到沙发上,腿上放着手机。
沙发垫有点塌,她往中间挪了挪,靠着扶手。
电视画面在闪,她没怎么看,耳朵听着屋外的动静。
去年夏天他们去海边,住在一家小民宿。
那天也是下雨,刘宏淋了雨回来,她说给他煮点热的。
他坐在床边吹头发,她说别感冒了。
后来她煮了海鲜粥,他喝完说比外面馆子还香。
照片是她拍的,他捧着碗笑,嘴角沾了一粒米。
她打开相册,找到那张图,看了一会儿。
信号突然断了一下,图片加载不出来。
她等了几秒,重新连上。
楼下车库传来启动声,轮胎压过地面,很快远去。
她抬头看窗,玻璃映出房间的轮廓,还有她的影子。
她没起身,也没关电视。
时间七点十二分。
她记得刘宏公司楼下有便利店,也有快餐店。
但他不喜欢吃那些,总说油腻。
有时候她问他有没有带饭,他说忘了。
她就想,要是每天都能送一次就好了。
但她没提过。
他知道她上班也不轻松,反诈宣传要下乡讲课,还要应对突发投诉,经常加班。
她不说累,他也就不问。
她把手机翻过来,屏幕朝下放在腿上。
饭盒还热着。
她刚才摸过,袋子温温的。
她想着刘宏推开家门的样子。
钥匙转动,门开一条缝,他低头换鞋。
她会说“回来了”,然后去厨房拿粥。
他一定会说“今天怎么这么好”,然后一边喝一边讲工作的事。
她喜欢听他说话。
虽然很多内容她不懂,什么融资、对冲、报表调整,但她能听出他什么时候轻松,什么时候烦。
他一笑,她就觉得这一天没白等。
墙上的钟在响。
滴、滴、滴。
她看了一眼,七点二十分。
她起身去厨房倒了杯水,回来继续坐着。
水喝了一半,放在茶几边缘。
外面安静下来。
没有车声,没有脚步,连风都停了。
她把拖鞋摆正,鞋尖朝外。
这是习惯,从小就这样。
她妈说家里有人等,鞋就要摆整齐,回来的人才踏实。
她没觉得自己在等太久。
她只是在等。
刘宏是她交往最久的男人。
三年同居,没吵过大的架。
他脾气稳,话不多,但做事靠谱。
她被骗过一次,网上买药,转了钱对方失联。
那是她刚进反诈中心的时候,丢人,也自责。
刘宏没怪她,陪她去报案,后来还帮她查资料,写总结。
她说以后要守住底线,他说你本来就在做对的事。
她信他。
她现在还是信。
她看着保温饭盒的方向,心想他要是饿了,能不能想起来热粥。
她可以再发条消息提醒。
但她怕打扰他开会。
她决定再等半小时。
如果还没消息,就打个电话,轻轻问一句“吃了没”。
她把腿并拢,手放在膝盖上。
屋里只有钟的声音。
她没动。
她只是坐着。
时间七点西十五分。
手机没亮。
饭盒还在冒热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