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贫困的起点》在偏远的山脚下,有一个宁静而贫困的小村庄,名叫江家村。
江浩,就出生在这个村子里最贫困的家庭之一。
江浩的家是一座破旧的土坯房,那墙壁上的泥土似乎随时都会脱落。
屋顶的茅草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己经变得稀疏不堪,每逢下雨,屋内便会滴滴答答地漏个不停。
清晨,天色还只是微微泛白,江浩的父亲江大山就己经扛着锄头,准备出门去田里劳作。
他的脸庞被岁月刻下了深深的皱纹,眼神中透露出疲惫与无奈。
“孩他爹,吃点东西再去吧。”
母亲林秀娥在昏暗的厨房里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沙哑。
江大山走进厨房,看着桌上那几个黑乎乎的窝头,摇了摇头:“我不饿,先去干活,趁着早上凉快。”
林秀娥叹了口气:“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浩儿马上就要上学了,学费还没个着落。”
江大山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再想想办法,多开垦点荒地,多种点庄稼,总能凑出来的。”
“唉,咱们这地,能打的粮食就那么多,再怎么辛苦,也……”林秀娥说着,声音哽咽了。
此时,江浩从屋里走了出来,身上的衣服打着补丁,但却干净整洁。
“爸,妈,我也想去帮忙干活。”
江浩稚嫩的脸上满是坚定。
江大山摸了摸江浩的头:“浩儿,你还小,好好读书才是你的出路。”
江浩咬了咬嘴唇:“可是咱家这么穷,我读书要花好多钱。”
“穷啥不能穷教育,只要你能读好书,将来走出这村子,咱们家就有希望了。”
江大山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江浩重重地点了点头:“爸,我知道了,我一定好好读书。”
江大山拿着锄头出门了,林秀娥开始收拾家里的杂物。
江浩则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翻开了那本己经破旧不堪的课本。
中午时分,太阳高悬,江大山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孩他爹,快歇歇,喝点水。”
林秀娥递上一碗凉水。
江大山一口气喝完,说道:“今年的地不好种啊,雨水少,苗子都长不起来。”
“那可咋办?
这可关系到咱们全家一年的口粮啊。”
林秀娥着急地说。
“没办法,只能多浇水,多施肥,看看能不能补救。”
江大山无奈地叹了口气。
江浩跑过来:“爸,我下午跟你一起去浇水。”
江大山瞪了他一眼:“不行,你在家好好看书。”
江浩低下头,不再说话。
午饭依旧是简单的粗粮和野菜,一家人默默地吃着,谁也没有多说话。
吃完饭,江浩帮着母亲收拾碗筷,林秀娥看着懂事的儿子,心里既欣慰又难过。
“浩儿,妈知道你心疼家里,但你一定要争气,读书才有出路。”
林秀娥说道。
“妈,我知道,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江浩眼神坚定。
下午,江大山又去了地里,林秀娥则在家里缝补衣物。
江浩坐在窗前,认真地做着功课。
傍晚,江大山回到家,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累得首喘气。
“今天咋样?”
林秀娥问道。
“浇了几亩地,累得够呛。”
江大山捶着自己的腰。
“唉,真是辛苦你了。”
林秀娥心疼地说。
这时,江浩跑过来:“爸,我给你捶捶背。”
江大山笑了笑:“还是我儿子懂事。”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昏暗的油灯下。
“浩儿,你要记住,咱们虽然穷,但要有骨气,要努力改变命运。”
江大山说道。
“嗯,爸,我一定会的。”
江浩点头应道。
“等你将来有出息了,咱们家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林秀娥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江浩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江浩家的情况并没有好转。
一天,江浩放学回家,看到父母坐在屋里,脸色阴沉。
“怎么了,爸,妈?”
江浩问道。
江大山沉默了一会儿,说:“浩儿,家里实在拿不出钱给你买新课本了。”
江浩心里一紧:“那怎么办?”
林秀娥说:“我去跟隔壁王婶借借看。”
“王婶家也不宽裕,估计借不到。”
江大山叹气道。
江浩咬了咬嘴唇:“爸,妈,没关系,我可以跟同学共用一本。”
江大山看着懂事的儿子,心里一阵酸楚。
第二天,林秀娥厚着脸皮去了好几家邻居家,终于借到了买课本的钱。
“浩儿,这钱来之不易,你一定要好好珍惜读书的机会。”
林秀娥把钱交到江浩手里。
江浩接过钱,眼眶湿润:“妈,我知道。”
就这样,江浩在贫困的环境中努力学习,他知道,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改变家庭的命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