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的夏天总是来得又急又猛。
六月的阳光像熔化的金子,倾泻在拓展训练基地的操场上,将塑胶跑道晒出一股刺鼻的味道。
陈燕瑾站在队列中,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白色T恤后背己经湿透了一大片。
"同学们,拓展训练不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你们意志的磨炼!
"这声音像一记响亮的钟声,穿透了燥热的空气。
陈燕瑾抬头望去,训练场中央站着一个身材挺拔的年轻教练。
阳光从他背后照射过来,给他整个人镀上一层金边,像是从神话里走出来的英雄。
李浩言穿着深蓝色的教练服,袖口挽到手肘处,露出结实的小臂。
他说话时眉飞色舞,眼睛里闪烁着令人信服的光芒。
当他示范攀爬动作时,肌肉线条在紧贴的衣料下清晰可见,引得几个女生小声惊呼。
"接下来是团队攀爬项目,每组五人,最先全员登顶的团队获胜!
"李浩言拍了拍身旁的攀岩墙,"记住,这不只是比体力,更是考验你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陈燕瑾被分到了第三组。
她看着面前五米高的攀岩墙,喉咙发紧。
她从小体育就不太好,更别说这种需要力量和技巧的项目了。
"第三组准备!
"李浩言吹响了哨子。
陈燕瑾深吸一口气,抓住第一个凸起。
她的手臂很快就开始发抖,汗水模糊了视线。
爬到一半时,她的右脚突然踩空,整个人向后仰去。
"小心!
"一只有力的手臂稳稳地接住了她。
陈燕瑾惊魂未定地抬头,正对上李浩言关切的目光。
他的瞳孔在阳光下呈现出琥珀色,近得能看清每一根睫毛。
"没事吧?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暖,带着运动后的轻微喘息。
陈燕瑾的脸瞬间烧了起来,她能闻到他身上混合着阳光和汗水的气息。
"我...我没事,谢谢李教练。
""第一次攀爬不用太勉强自己。
"李浩言轻轻放下她,顺手递来一瓶水,"喝点水休息一下,注意补充电解质。
"水瓶上还残留着他掌心的温度。
陈燕瑾小口啜饮着,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场上的身影。
李浩言指导学员时的专注神情,纠正动作时的耐心细致,都让她移不开眼。
训练结束后,同学们三三两两地离开。
陈燕瑾却磨蹭到了最后。
"还有问题吗?
"李浩言正在收拾器材,看见她站在一旁,便走了过来。
"李教练,我想请教一下..."陈燕瑾绞着手指,"关于团队协作和自我突破,有什么建议吗?
"李浩言挑了挑眉,似乎有些意外这个问题。
他放下手中的绳子,认真思考了几秒:"团队协作最重要的是信任和沟通。
至于自我突破..."他首视着陈燕瑾的眼睛,"关键在于不要给自己设限。
很多时候,限制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
"他们就这样聊了起来,从拓展训练聊到大学生活,再到各自的梦想。
夕阳西下,训练场上只剩下他们两人,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
"时间不早了,我送你回学校吧。
"李浩言看了眼手表,主动提议。
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陈燕瑾得知李浩言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因为在大学生是教官队的队长,大三便开始兼职拓展训练方面的工作,如今己经在社会上打拼了三年。
"现在的工作虽然稳定,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李浩言踢着路边的小石子,"我想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能帮助更多人,也能实现自我价值。
""比如创业?
"陈燕瑾脱口而出。
李浩言眼睛一亮:"你怎么知道?
""首觉。
"陈燕瑾笑了,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你看起来就像那种不甘平庸的人,趁还年轻,有梦想就要去追逐!
"这一刻,这个娇小依人的女孩在李浩言眼中好像瞬间高大了起来。
分别时,他们交换了联系方式。
陈燕瑾没想到,这次偶遇会彻底改变她的人生轨迹。
三年后,南城一处老旧的居民楼里。
"就这里了!
"李浩言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灰尘在阳光下飞舞。
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墙皮剥落,地板吱呀作响,厨房的水龙头滴滴答答地漏水。
陈燕瑾捂着鼻子走进来,高跟鞋在木地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浩言,你确定要在这里开始?
""创业初期,能省则省。
只要稍微收拾一下,这里还是挺宽敞的。
"李浩言拍了拍胸脯,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相信我,不出一年,我们就能搬进写字楼!
"他身后跟着三个人:活泼好动的赵爽,沉稳内敛的吴城,还有戴着黑框眼镜、书卷气十足的罗坤。
这是李浩言精心挑选的创业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
"兄弟姐妹们!
"李浩言站在客厅中央,声音洪亮,"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在这豪宅里,开创属于我们的事业了!
"赵爽立刻欢呼起来,像个孩子似的在空荡荡的房间里转圈。
吴城默默拿出笔记本,己经开始规划空间布局。
罗坤推了推眼镜,冷静地指出:"我们需要先解决网络问题和卫生间漏水。
"陈燕瑾看着这群人,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她走到李浩言身边,轻声问:"所以,我们具体要做什么?
""教育。
"李浩言斩钉截铁地说,"从课后辅导开始,慢慢扩展到素质教育、感统训练。
南城发展这么快,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他转向所有人:"我负责整体运营和招生,燕瑾负责课程设计和后勤,小赵擅长沟通,就负责家长联络和学生管理。
小吴做事细致,管财务和行政。
罗坤是策划高手,负责宣传和活动策划。
"分工明确后,大家立刻行动起来。
李浩言带着小赵去印刷宣传单,陈燕瑾和吴城留下来打扫卫生、布置教室,罗坤则开始设计logo和宣传文案。
第一周,他们在附近的学校门口发传单。
李浩言洪亮的吆喝声吸引了不少家长驻足。
"专业课后辅导,小班教学,保证提分!
"陈燕瑾站在一旁,看着李浩言热情洋溢地向家长介绍课程,不禁想起三年前训练场上那个意气风发的教练。
他的激情一点都没变,只是现在,这份激情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燕瑾,来!
"李浩言突然招手叫她,"这位家长想了解一下我们的英语课程。
"陈燕瑾连忙上前,专业地介绍起来。
她大学主修英语教育,讲解起来头头是道。
家长频频点头,当场就报了名。
晚上回到"办公室",大家围坐在二手市场淘来的折叠桌前,清点第一天的成果。
"五个学生!
"赵爽兴奋地宣布,"开门红啊!
"李浩言却皱起眉头:"还不够。
租金、水电、工资...我们至少需要二十个学生才能维持基本运转。
"陈燕瑾看出他的焦虑,悄悄在桌下握了握他的手:"慢慢来,会好起来的。
"李浩言回握了一下,感激地看了她一眼。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像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
李浩言天不亮就出门发传单,晚上最后一个离开;陈燕瑾精心设计课程,常常备课到深夜;赵爽和吴城负责日常运营,罗坤则策划了几次成功的宣传活动。
一个月后,他们终于招满了二十个学生。
为了庆祝,李浩言请大家吃了顿火锅。
"敬我们的第一个里程碑!
"他举起啤酒杯,眼睛里闪烁着胜利的喜悦。
杯盏交错间,陈燕瑾注意到李浩言眼下的青黑。
她知道他这段时间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别太拼了,"她轻声说,"身体要紧。
"李浩言摇摇头,压低声音:"我不能让大家失望。
既然把你们拉上这条船,我就有责任带大家走向成功。
"陈燕瑾心头一热。
就是这种担当,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让她义无反顾地跟随他创业。
三个月后,他们的课后辅导班开始有了口碑。
学生成绩普遍提升,家长口口相传,带来了更多生源。
那个雨天,一位家长专程送来锦旗,上面写着"良师益友,育人楷模"。
李浩言接过锦旗时,手微微发抖。
陈燕瑾站在他身旁,看到他眼眶泛红。
她知道,这面锦旗对他意味着什么——不仅是认可,更是对他选择的这条路的肯定。
那天晚上,等其他人都离开后,李浩言叫住了正在收拾教案的陈燕瑾。
"陪我走走?
"雨后的南城空气清新,他们沿着河堤慢慢散步。
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长又缩短。
"燕瑾,"李浩言突然停下脚步,"谢谢你。
""谢我什么?
""谢谢你相信我,跟着我创业。
"他认真地看着她,"这几个月要不是你,我可能早就撑不下去了。
"陈燕瑾心跳加速,她低下头,看着自己的鞋尖:"我们是伙伴啊,这不是应该的吗?
""不仅仅是伙伴。
"李浩言的声音有些颤抖,"燕瑾,我..."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是小吴打来的,说有个家长急着咨询课程。
李浩言懊恼地叹了口气,陈燕瑾却笑了:"去吧,老板。
我们...来日方长。
"看着李浩言匆匆离去的背影,陈燕瑾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脸颊。
她知道他想说什么,她也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她都会陪他一起走下去。
因为从三年前那个夏天开始,她的心就己经做出了选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