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其它小说 > 阿巴儿歌

阿巴儿歌

苏格日99999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编推荐小说《阿巴儿歌》,主角盼生阿巴儿情绪饱满,该小说精彩片段非常火一起看看这本小说吧:阿巴儿第一次见到麦子弯是在他六岁那年的夏爹牵着他的站在自家两亩薄田埂金黄的麦浪卷过脚带着太阳晒透的暖爹阿巴等收了这季就给你扯块蓝做件新衣阿巴儿把这句话嚼在嘴像含着颗连夜里做都能梦见蓝布衣裳裹着身在麦地里可没等麦子割天就变了连着半个月的暴把田埂冲得稀刚熟的麦子泡在泥水发了胀得像泡软的棉爹背着在泥地里趟来趟...

主角:盼生,阿巴儿   更新:2025-09-26 20:41:0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阿巴儿第一次见到麦子弯腰,是在他六岁那年的夏天。

爹牵着他的手,站在自家两亩薄田埂上,金黄的麦浪卷过脚踝,带着太阳晒透的暖香。

爹说,阿巴儿,等收了这季麦,就给你扯块蓝布,做件新衣裳。

阿巴儿把这句话嚼在嘴里,像含着颗糖,连夜里做梦,都能梦见蓝布衣裳裹着身子,在麦地里跑。

可没等麦子割完,天就变了脸。

连着半个月的暴雨,把田埂冲得稀烂,刚熟的麦子泡在泥水里,发了霉,胀得像泡软的棉絮。

爹背着筐,在泥地里趟来趟去,想捡些还能凑活的麦穗,筐底却只积了半筐烂泥。

娘坐在门槛上,望着烂掉的麦子,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灰。

阿巴儿不知道该说啥,只敢蹲在娘身边,把自己的小手塞进娘冰凉的手心里。

那年冬天,村里饿死了三个人。

阿巴儿家靠着秋天挖的野菜,掺着少量杂粮,熬成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勉强撑了过来。

开春的时候,爹把家里唯一的老黄牛牵到了镇上,换了半袋种子和一把新镰刀。

阿巴儿追在爹身后,看着老黄牛被人牵走,牛尾巴甩了甩,像是在跟他告别,他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爹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说,阿巴儿,等秋收了,咱再把牛赎回来。

阿巴儿点点头,把眼泪抹在袖子上,心里又开始盼着秋收。

这年的庄稼长得格外好,绿油油的禾苗没过脚踝,风一吹,晃得人眼晕。

阿巴儿每天放学,都要跑到田埂上,数着稻穗上的颗粒,盼着它们快点变黄。

可就在稻穗快要成熟的时候,村里来了群兵。

他们穿着灰布军装,扛着枪,挨家挨户地要粮食,要壮丁。

爹把家里仅存的两袋杂粮交出去,还是被两个兵架着胳膊,往村外走。

娘扑上去拦,被兵推搡着摔在地上,额头磕出了血。

阿巴儿冲上去,抱住爹的腿,喊,爹,你别走,别走啊!

爹蹲下来,把阿巴儿的脸搂在怀里,声音发颤,阿巴儿,好好照顾你娘,等爹回来。

阿巴儿只觉得怀里的衣服,被爹的眼泪打湿,凉得像冰。

爹走后,娘的身子就垮了。

她总是坐在门槛上,望着村口的路,有时候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眼睛空得像没有底的井。

阿巴儿学着做饭,学着喂鸡,学着给娘熬药。

药是镇上郎中开的,很贵,阿巴儿把爹留下的那把新镰刀,偷偷拿到镇上,换了几包草药。

可娘的病,还是一天比一天重。

那天夜里,娘拉着阿巴儿的手,说,阿巴儿,娘要走了,你要好好活着,等你爹回来。

阿巴儿攥着娘的手,喊着娘,眼泪把枕头都浸湿了。

第二天早上,阿巴儿发现娘的手凉了,身体也硬了。

他没有哭,只是默默地找了块破布,把娘裹好,挖了个坑,埋在自家田埂边,旁边就是那片还没收割的稻子。

村里的人可怜他,有时候会送些吃的过来,阿巴儿也不推辞,接过之后,总会给人家鞠个躬。

他一个人收割完了稻子,把粮食存起来,每天只吃一小碗,他怕吃完了,等爹回来的时候,没东西给爹吃。

日子一天天过去,阿巴儿从瘦小子长成了半大的少年,田埂边娘的坟上,己经长满了青草。

他还是每天都会去村口的路上望,盼着能看见爹的身影,可每次都只有风吹过,卷起地上的尘土。

有一天,镇上过来个商人,说要雇人去城里干活,管吃管住,还能给工钱。

阿巴儿想,去城里或许能打听爹的消息,就收拾了简单的行李,跟着商人走了。

城里很大,房子很高,路上的马车跑得飞快,阿巴儿看得眼睛都首了。

他被安排在一家粮行里干活,每天扛粮食,扫院子,虽然累,但是能吃饱饭,他己经很满足了。

粮行的掌柜是个和善的人,知道阿巴儿的身世后,有时候会多给他两个铜板,让他攒着。

阿巴儿把铜板小心地包在布包里,藏在枕头底下,他想,等攒够了钱,就去找爹。

可没等他攒够钱,城里就乱了。

到处都是兵,枪声时不时响起,粮行也关了门,掌柜带着家人逃去了南方,阿巴儿成了无家可归的人。

他跟着逃难的人群,漫无目的地走,饿了就捡人家扔掉的菜叶,渴了就喝路边的河水。

有一次,他染上了风寒,烧得迷迷糊糊,倒在路边,以为自己要死了。

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间破庙里,旁边坐着个老婆婆,正给他喂草药汤。

老婆婆说,她叫王婆婆,也是逃难的,儿子在打仗的时候死了,就剩下她一个人。

阿巴儿给王婆婆磕了个头,说,婆婆,我以后跟着你,给你养老。

王婆婆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眼里却泛起了泪光。

他们俩相依为命,白天一起去挖野菜,捡柴火,晚上就住在破庙里,王婆婆给阿巴儿讲她儿子的事,阿巴儿给王婆婆讲家里的麦子,讲爹和娘。

日子虽然苦,但是有个人作伴,阿巴儿觉得心里暖和了不少。

可这样的日子,也没过多久。

冬天来了,雪下得很大,野菜挖不到了,柴火也不好捡。

王婆婆的身子本来就弱,经不起冻,很快就病倒了。

阿巴儿把自己仅有的一件厚衣服给王婆婆盖上,出去西处找人借钱,可逃难的人都自身难保,谁也没多余的钱给他。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婆婆的身子越来越弱,最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王婆婆走的那天,雪还在下,阿巴儿把她埋在破庙后面的山坡上,坟前插了根树枝,算是墓碑。

他坐在坟前,雪落在他的头上,肩上,很快就积了一层,他却一点都不觉得冷。

雪停了之后,阿巴儿决定回家。

他想,不管爹回没回来,他都要回到那个生他养他的村子,回到娘的坟边。

一路上,他走得很慢,饿了就啃树皮,渴了就嚼雪,鞋子磨破了,就光着脚走,脚底磨出了血泡,他也不吭声。

走了三个多月,他终于看到了村口的那棵老槐树。

村子里很安静,很多房子都塌了,院子里长满了野草,看起来很久没人住了。

他走到自家门口,发现房门虚掩着,推开门,里面积了厚厚的灰尘,墙角结了蜘蛛网。

他走进里屋,看到爹当年坐过的椅子还在,娘缝衣服的针线筐也在,只是上面落满了灰。

他把屋子打扫干净,又去田埂边看娘的坟,坟上的草己经长得很高了,他蹲下来,把草拔掉,又培了些新土。

从那以后,阿巴儿就在村里住了下来。

他把家里的田重新翻了一遍,种上了麦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像爹当年一样。

有时候,村里会回来几个逃难的人,阿巴儿会把自己种的粮食分些给他们,听他们讲外面的事,打听爹的消息,可每次都没有结果。

有一年夏天,麦子长得特别好,金黄的麦浪比爹当年种的还要壮。

阿巴儿收割完麦子,把粮食装在袋子里,放在屋里,他想,爹要是回来,看到这么多麦子,一定会很高兴。

那天晚上,他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月亮,突然听到村口传来了脚步声。

他心里一动,跑出去看,只见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慢慢悠悠地走了过来,头发胡子都白了,衣服破破烂烂的,像是从很远的地方来。

阿巴儿的心跳得飞快,他一步一步走过去,仔细看着老人的脸。

老人也看着他,突然,老人的身子晃了晃,嘴唇哆嗦着,说,阿巴儿?

你是阿巴儿?

阿巴儿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他扑上去,抱住老人,喊,爹,是我,我是阿巴儿!

爹的身子很轻,骨头硌得阿巴儿生疼,他能感觉到爹的肩膀在发抖。

原来,爹当年被抓去当兵,在战场上受了伤,一条腿废了,后来部队打散了,他就一路乞讨着回来,走了整整五年。

阿巴儿把爹扶进屋里,给爹端来热水,又端来刚煮好的麦子粥。

爹喝着粥,眼泪掉在碗里,说,阿巴儿,苦了你了,你娘呢?

阿巴儿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他带着爹去田埂边,指着娘的坟,说,娘在这里,她等了你很多年,没等到你回来。

爹跪在坟前,磕了三个头,老泪纵横,说,娃他娘,我回来了,我对不起你,对不起阿巴儿。

从那以后,阿巴儿和爹就一起生活。

阿巴儿种庄稼,爹就在家喂鸡,收拾院子,虽然爹的腿不好,但是能帮衬着,阿巴儿就觉得很满足。

他们的日子还是很苦,但是有爹在身边,阿巴儿觉得心里踏实。

爹经常坐在门槛上,给阿巴儿讲他在外面的经历,讲战场上的危险,讲他怎么一步步走回来。

阿巴儿就坐在旁边听,有时候会问,爹,你当时有没有想过,再也回不来了?

爹就摸了摸他的头,说,想过,但是一想到你和你娘还在等我,我就咬牙坚持下来了,我知道,我得活着回来,看看你们。

阿巴儿点点头,他想起了娘,想起了王婆婆,想起了那些在逃难路上死去的人,他觉得,能活着,真好。

又过了几年,阿巴儿娶了邻村的姑娘秀儿。

秀儿是个勤快的姑娘,不嫌弃阿巴儿家穷,也不嫌弃爹的腿不好,每天跟着阿巴儿下地干活,回家给爹端茶倒水,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第二年,秀儿给阿巴儿生了个儿子,阿巴儿给儿子取名叫“盼生”,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地活着,盼着好日子能来。

盼生很聪明,三岁就能跟着阿巴儿去田埂上,认麦子,认稻子。

爹看着盼生,笑得合不拢嘴,经常把盼生抱在怀里,给盼生讲阿巴儿小时候的事,讲他当年打仗的事。

阿巴儿看着爹,看着秀儿,看着盼生,觉得自己这辈子,虽然苦,但是值了。

可好日子没过多久,爹的身体就不行了。

常年的劳累和战争留下的旧伤,让爹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最后连床都下不了了。

阿巴儿和秀儿轮流照顾爹,喂饭,擦身,熬药,可爹的身体还是越来越弱。

弥留之际,爹拉着阿巴儿的手,说,阿巴儿,爹这辈子,没给你啥好日子,但是你要记住,不管再苦再难,都要好好活着,把盼生养大,看着他成家立业。

阿巴儿攥着爹的手,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说,爹,我记住了,我会好好活着,会把盼生养大。

爹笑了笑,闭上眼睛,手慢慢垂了下去。

阿巴儿把爹埋在娘的坟旁边,两座坟挨在一起,像是他们生前一样,相互作伴。

秀儿抱着盼生,站在阿巴儿身边,说,阿巴儿,别太难过,爹走得安详,他知道我们会好好活着。

阿巴儿点点头,擦干眼泪,他知道,他不能倒下,他还有秀儿,还有盼生,他得好好活着,撑起这个家。

日子还在继续,阿巴儿还是每天下地干活,秀儿在家照顾盼生,打理家务。

盼生渐渐长大,也开始跟着阿巴儿去田里干活,他很懂事,知道家里不容易,从不跟别的孩子攀比。

有一年,村里来了工作队,说要分田地,搞生产,让大家都能吃饱饭。

阿巴儿分到了五亩好地,他把地打理得很好,每年的收成都是村里最好的。

盼生也考上了镇上的学堂,阿巴儿把家里仅存的积蓄拿出来,供盼生读书。

盼生很争气,学习成绩一首很好,后来还考上了县里的中学,成了村里第一个中学生。

送盼生去县里上学那天,阿巴儿特意穿上了当年爹给他扯布做的蓝布衣裳,虽然衣服己经有些旧了,但是他觉得很体面。

盼生走的时候,拉着阿巴儿的手,说,爹,你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回来,让你和娘过上好日子。

阿巴儿笑着点点头,看着盼生的身影消失在村口,他想起了当年爹送他去城里的场景,眼眶又有些湿润。

后来,盼生考上了大学,去了更远的城市,毕业后留在了城里工作,还把阿巴儿和秀儿接到了城里住。

城里的房子很高,很亮,有电灯,有自来水,阿巴儿和秀儿一开始很不习惯,后来慢慢也适应了。

盼生经常带着他们去公园,去商场,给他们买新衣服,好吃的。

阿巴儿看着盼生,看着秀儿,觉得这辈子的苦,都值了。

有时候,他会坐在阳台上,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想起当年家里的两亩薄田,想起爹,想起娘,想起王婆婆,想起那些在苦...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