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其它小说 > 老版万用表

老版万用表

庭前明月 著

其它小说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庭前明月的《老版万用表》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余晓华老街拆迁的消息传来李三宝正蹲在三宝电器维修铺门口啃一个冷掉的馒初秋的晨光斜照在斑驳的拆字红油漆像一道狰狞的伤从隔壁王胖子水果店的卷帘门一路蔓延到他的橱他那双沾满褐色机油的指节粗此刻却有些不易察觉的颤馒头屑簌簌地掉落在满是油污的工装裤拆了也这破地他嘟囔喉咙里像是卡了什么东远处已经能听到推土机的轰像一头饥饿的野兽在逼三十年前...

主角:万用表,李三宝   更新:2025-09-24 11:33:1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余晓华老街拆迁的消息传来时,李三宝正蹲在"三宝电器维修铺"门口啃一个冷掉的馒头。

初秋的晨光斜照在斑驳的"拆"字上,红油漆像一道狰狞的伤疤,

从隔壁王胖子水果店的卷帘门一路蔓延到他的橱窗。他那双沾满褐色机油的手,指节粗大,

此刻却有些不易察觉的颤抖,馒头屑簌簌地掉落在满是油污的工装裤上。"拆了也好,

这破地方。"他嘟囔着,喉咙里像是卡了什么东西。远处已经能听到推土机的轰鸣,

像一头饥饿的野兽在逼近。三十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早晨,

他第一次踏上这条青石板铺就的老街。那是1992年春天,

改革开放的春风总算吹透了这座北方小城的每一个角落。二十二岁的李三宝,

背着一个半旧的帆布包,里面是他全部的家当:几件换洗衣服,

一把父亲用了一辈子的螺丝刀,一把钳子,还有那块用红丝绒布包着的MF47型万用表。

万用表的黑色胶木外壳上已经有了几处磕碰的痕迹,表盘上的漆字也有些模糊,

但玻璃面下的指针依然灵醒,归零准确,像一只随时准备出发的信鸽。那时的老街,

活色生香。空气里混杂着刚出笼的肉包子热气、王胖子水果摊上苹果的清香,

以及国营红星理发店里飘出的洗发膏的廉价甜腻味儿。

自行车铃声、小贩的叫卖声、街坊邻居互相问候的乡音,织成一张热闹的网。

李三宝怯生生地推开"老陈电器维修"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时,

门楣上挂着的铜铃铛"叮当"一响,像是在欢迎他这个异乡人。店里光线昏暗,

充斥着松香、焊锡和金属特有的气味。

老陈师傅正趴在一台打开后盖的"金星"牌14寸电视机前,手里拿着电烙铁,

鼻梁上架着一副用胶布缠着腿的老花镜。听到铃声,他头也没抬,只闷声问:"修啥?

""师...师傅,您这儿招人吗?"李三宝攥紧了帆布包的背带,手心全是汗。

这是他跑的第八家店了。老陈这才抬起头,透过厚厚的镜片打量他:"学过徒?

""跟我爹学的,他在镇上修收音机、半导体,啥带电的都修点儿。"李三宝赶紧放下包,

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块万用表,像捧着一件圣物,"我...我有这个。"老陈接过万用表,

手指摩挲着胶木外壳,眼神亮了一下。"南京电表厂的MF47,老家伙了。"他翻开底盖,

看了看里面排列整齐的色环电阻和那节积了些许白霜的层叠电池,"用料实在,

不是现在那些塑料壳子能比的。指针还挺灵光,是个好伙计。"就是这块"好伙计",

为李三宝在老陈的店里赢得了一个落脚之地。老陈是个鳏夫,性格有些孤僻,但手艺极好,

尤其擅长修理那些别人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他常说:"三宝啊,这电器跟人一样,

有心跳,有脾气。你听,这收音机的电流声,像不像它在呼吸?这万用表,就是你的听诊器,

能测出它哪里不通畅,哪里生了病。"李三宝似懂非懂,但他肯学,手也巧,

一个复杂的电路图,看几遍就能摸清门道。老陈喝醉了,会拍着他的肩膀,

吐着酒气说:"小子,等我哪天蹬腿了,这铺子,就归你了。

"命运有时就是一句醉话的应验。1995年寒冬的一个清晨,邻居发现老陈伏在工作台上,

身体已经僵硬,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把螺丝刀。医生说,是突发脑溢血。整理遗物时,

人们在他的枕头下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铺子留给三宝,他踏实。就这样,

"老陈电器维修"的旧牌匾被取下,换上了李三宝请人新写的"三宝电器维修铺"。

他把乡下的老娘接来,在店铺后间用木板隔出个小屋。老太太闲不住,每天给儿子生火做饭,

浆洗衣服,空闲时就坐在店门口的小马扎上,一边纳鞋底,一边帮着照看生意。

那时的老街是小城的商业中心,每天清晨,

自行车铃声、叫卖声、街坊的招呼声交织成生活的交响曲。维修铺对面是国营红星理发店,

老师傅手艺精湛,一把剪刀能用二十年。隔壁是王胖子的水果摊,夏天摆西瓜,

冬天卖冰糖葫芦。李三宝的维修铺很快出名了。他继承了老陈的厚道,又比老陈懂得经营。

他做了块小黑板,写上"保修半年",这在当时是新鲜事。他还搞了个"会员制",

老顾客修电器打九折。1998年的夏天似乎格外炎热,

知了在老街的梧桐树上声嘶力竭地鸣叫。那天下午,李三宝正光着膀子,

满头大汗地对付一台总是跑台的"熊猫"牌电视机,忽然,门口的光线一暗,

一个清脆的声音问道:"师傅,请问您这儿修收录机吗?"李三宝抬起头,汗水流进眼睛,

涩得他眯了一下。逆光中,看见一个穿着淡蓝色连衣裙的姑娘站在门口,

怀里抱着一台看起来挺高级的银灰色收录机。姑娘大约二十出头,扎着一条马尾辫,

额前的几缕碎发被汗水沾在光洁的额头上,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像两汪清泉。"修的,

放的这儿吧。"李三宝赶紧抓起搭在椅背上的汗衫套上,有些局促地擦了擦手。

姑娘把收录机小心地放在工作台上。"是学校教学用的,日本进口的'三洋'牌,

突然就不出声了,您给看看?"李三宝插上电源,按下播放键,指示灯亮了,

但喇叭里只有一片死寂。他拿出螺丝刀,熟练地卸开后盖,

露出里面密密麻麻、排列整齐的电路板和元器件。他然后拿出了那块万用表。"哟,

你这表可真够老的。"姑娘好奇地凑过来看,

一股淡淡的、像是茉莉花香的雪花膏味道飘了过来。"老伙计了,比我还可靠。

"李三宝一边说着,一边将红黑表笔探入电路,目光紧盯着那根黑色的指针。表盘上,

绿色的夜光刻度在昏暗的店里微微发亮。"能修好吗?急用吗?"姑娘显得有些担心。

"问题应该不大,"李三宝指着一个微微鼓起的电解电容说,"可能是这个家伙累坏了,

换一个就好。不过这是进口型号,得等我去配件市场找找看。"其实,

那个特殊的电容他跑遍了全城的配件市场都没找到,

最后是托一个去广州出差的朋友捎回来的,花了将近他那个月一半的收入。但一周后,

当周晓梅他知道了她的名字来取修好的收录机,听到邓丽君的歌声再次流淌出来时,

她脸上绽放的那个惊喜又感激的笑容,让李三宝觉得这钱花得值当了。从此,

周晓梅成了维修铺的常客。有时是带学生来修随身听,有时是路过进来喝口水,聊几句。

李三宝知道她是旁边中学新来的音乐老师,喜欢听邓丽君,也喜欢听柴可夫斯基。

他默默记在心里,下次她来修东西时,总会"顺便"帮她调整一下磁头方位角,

让音质更纯净一些。半年后,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周晓梅父母是机关干部,

起初看不上修电器的李三宝。但周晓梅铁了心:"他有手艺,人实在,比那些花架子强。

"2001年国庆,两人结婚了。李三宝用全部积蓄在离老街不远的小区买了套两居室。

婚礼上,维修铺的老顾客来了大半,王胖子送了一三轮车水果,

理发店的老师傅免费给新郎新娘做了发型。"三宝有福气啊,娶了个文化人。

"街坊们羡慕地说。婚后的日子甜得像蜜。周晓梅勤快,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

下班还来店里帮忙记账。2003年,儿子出生,取名李念陈,纪念师父老陈。

那些年是李三宝最红火的时候。家家户户电器多了,彩电、冰箱、洗衣机成了标配。

他忙不过来,雇了两个小工。铺子里堆满了待修的电器,有时候都堆到了人行道上。"老板,

我这电视图像老抖,你给看看。""师傅,洗衣机脱水时声音太大,像拖拉机。

"李三宝一一应承,他的万用表检测过成千上万的电器。那指针左右摆动,就像时代的脉搏。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