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都市小说 > 红旗一角怎么画

红旗一角怎么画

烧饼油条热豆浆 著

都市小说连载

都市小说《红旗一角怎么画讲述主角伊万娜斯佳的爱恨纠作者“烧饼油条热豆浆”倾心编著本站纯净无广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上五月的黑河阳光明微风拂黑河市第五小学的操场彩旗飘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蓝天白云下格外醒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更是学校举行新一批少先队员入队仪式的日在整齐列队的学生方阵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女孩格外引人注她叫娜斯今年九是学校里为数不多的外籍学生之她的父母在俄罗斯布尔什维申斯克市经营一家贸易公因为业务往来频便让女儿在中国读...

主角:伊万,娜斯佳   更新:2025-09-19 18:20:4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上五月的黑河阳光明媚,微风拂面。黑河市第五小学的操场上,彩旗飘扬,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蓝天白云下格外醒目。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更是学校举行新一批少先队员入队仪式的日子。在整齐列队的学生方阵中,

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女孩格外引人注目。她叫娜斯佳,今年九岁,

是学校里为数不多的外籍学生之一。她的父母在俄罗斯布尔什维申斯克市经营一家贸易公司,

因为业务往来频繁,便让女儿在中国读书,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娜斯佳紧张地站在队列中,小手不停地整理着白衬衫的衣领。

她今天特意梳了两条整齐的辫子,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期待和不安。

虽然她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两年,中文说得不错,

但作为第一个在这所学校加入少先队的俄罗斯孩子,她还是感到有些与众不同。“娜斯佳,

别紧张。”站在她旁边的中国同学李晓明小声安慰道,“我去年入队时也这样,

一会儿就好了。”娜斯佳点点头,露出一个腼腆的微笑。她抬头望向主席台,

那里挂着巨大的少先队队旗,红底上金色的火炬和五角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她想起班主任王老师说过的话:“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戴上它,

就意味着你成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正当娜斯佳出神时,

校长洪亮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来:“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少先队新队员入队仪式。首先,

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到场的特别嘉宾...”就在这时,操场入口处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一个身材高大、满头银发的俄罗斯老人正缓步走来,他穿着笔挺的深蓝色西装,

胸前别着一枚闪亮的勋章。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脖子上竟然系着一条——红领巾!

“那是...娜斯佳的爷爷?”站在前排的李晓明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娜斯佳也愣住了,

她完全不知道爷爷会来。上周通电话时,爷爷只说可能会来中国出差,

没想到他竟然专程赶来参加她的入队仪式!更让她吃惊的是,

爷爷脖子上那条褪色却依然鲜艳的红领巾。校长显然也被这意外情况弄得有些措手不及,

但他很快调整过来:“啊,看来我们今天还有一位特别的来宾。

让我们欢迎来自俄罗斯布尔什维申斯克的伊万·彼得罗维奇先生,

他是我们新队员娜斯佳的祖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伊万·彼得罗维奇向师生们点头致意,然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坐到了嘉宾席上。

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孙女,眼中满是骄傲和慈爱。仪式继续进行。

出旗、唱队歌、宣布新队员名单...当听到“娜斯佳·伊万诺娃”这个名字被念出时,

小姑娘激动得脸都红了。她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主席台,站在中国同学们中间,

准备接受这份荣誉。“下面,请老队员为新队员佩戴红领巾。”主持人的声音响起。

就在这时,伊万·彼得罗维奇突然站了起来,

用略带口音但流利的中文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亲自为我的孙女戴上红领巾。

”全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请求震惊了。校长犹豫了一下,

看了看娜斯佳期待的眼神,终于点头同意:“当然可以,这是很有意义的时刻。

”伊万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主席台,从口袋里掏出一条崭新的红领巾。

当他站在娜斯佳面前时,小姑娘发现爷爷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娜斯佳,我的小燕子,

”伊万用俄语轻声说道,“你知道为什么我今天要戴这条红领巾来吗?”娜斯佳摇摇头,

好奇地望着爷爷脖子上那条明显年代久远的红领巾。伊万一边熟练地为孙女系上红领巾,

一边用中文向在场的师生们讲述:“六十年前,我也是个少先队员,

在布尔什维申斯克第二小学。那时候,中苏还是兄弟国家,

我们经常和中国的小朋友通信、交换礼物。

”他轻轻抚摸着自己脖子上的红领巾:“这条红领巾,

是一个中国少先队员在1960年送给我的。我们通过少先队组织的交流活动认识了,

成为了笔友。他叫谢建华,来自黑河...没错,就是这座城市。”全场师生都屏住了呼吸,

被这突如其来的历史连接震撼了。伊万继续说道:“我们约定要永远做朋友,

即使后来两国关系发生了变化,我也一直珍藏着这条红领巾和他的信。今天,

我的孙女在黑河戴上红领巾,这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娜斯佳惊讶地看着爷爷,

这是她第一次听爷爷说起这个故事。伊万从西装内袋里取出一个老旧的皮夹,

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赫然别着一枚有些褪色的中国少先队队徽。“看,

这也是谢建华送给我的。半个多世纪了,我一直带着它。”伊万的声音有些哽咽,“孩子,

你现在不仅是你父母的骄傲,也是两个国家、两代人友谊的见证。

”操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许多老师和同学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校长走上前来握住伊万的手:“伊万先生,您给我们带来了如此珍贵的历史记忆。

不知道您是否还有那位谢先生的消息?”伊万摇摇头,神情有些黯然:“失去联系很多年了。

但我相信,如果他还在世,一定也会为今天感到高兴。”娜斯佳低头看着胸前崭新的红领巾,

又抬头看看爷爷那条历经沧桑却依然鲜艳的旧红领巾,

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不再是那个只是来中国学习的俄罗斯女孩了,

她成为了某种更宏大叙事的一部分——连接过去与未来,中国与俄罗斯。“爷爷,

”娜斯佳用中文大声说道,声音清脆而坚定,“我一定会做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

就像您当年一样!”伊万欣慰地笑了,他俯身亲吻孙女的额头,然后用俄语轻声说:“记住,

红领巾不仅代表着荣誉,更代表着责任。你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

”入队仪式在感人的氛围中继续进行。当全体新队员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准备着,

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娜斯佳的声音格外响亮。她看到爷爷站在一旁,

右手也举在耳边,嘴唇轻轻动着,仿佛在和她一起重温那个遥远的誓言。仪式结束后,

许多同学都围上来好奇地看着伊万爷爷的红领巾,七嘴八舌地问着各种问题。

伊万耐心地回答着,讲述着六十年前那些关于友谊、理想和信念的故事。“伊万先生,

”校长走过来热情地说,“我们学校正准备建立一个中俄友好交流的档案室,

您愿意把您和谢先生的故事分享给我们吗?也许...我们还能试着帮您寻找这位老朋友。

”伊万的眼睛亮了起来:“那真是太好了!我有他当年的地址和照片,

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娜斯佳站在一旁,看着爷爷脸上焕发出的光彩,

突然明白了红领巾的真正意义——它不仅是块红色的三角布,

更是连接人与人、国与国、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而她,娜斯佳·伊万诺娃,一个俄罗斯女孩,

今天在中国戴上了红领巾,这本身就是这个纽带的延续。“爷爷,”她拉着伊万的手说,

“我想学更多关于少先队的历史,想了解您和谢爷爷的故事。也许...也许有一天,

我能见到他?”伊万紧紧握住孙女的小手,望向远方黑河对岸的俄罗斯土地,

轻声说:“谁知道呢,孩子。世界这么大,又这么小。红领巾已经把我们连在一起了,

不是吗?”夕阳西下,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就像那条跨越了时间和国界的红领巾,

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中入队仪式后的第三天,娜斯佳正在教室里上语文课。

班主任王老师突然推门进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同学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