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提笔安天下

第二章:风云暗起

发表时间: 2025-01-11
苏逸在成为童生后,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起院试。

他每日除了研读西书五经,还会关注时事政务,力求在院试中能展现出更全面的才学。

林羽那边也没闲着,回家后便将苏逸的情况告知父亲。

林父虽只是个小商户,但为人仗义,深知科举对苏逸的重要性,二话不说便拿出了一笔银子,作为苏逸前往府城参加院试的盘缠。

苏逸接过银子时,眼眶微微泛红,他深知这每一两银子都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了要在院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决心。

出发那天,林羽亲自送苏逸到县城外,两人挥手作别,苏逸带着好友的期望与自己的梦想,踏上了前往府城的道路。

一路颠簸,苏逸终于来到了江州府城。

府城繁华热闹,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

但苏逸无心欣赏这繁华的街景,他找了一家最便宜的客栈住下,便一头扎进了备考中。

此时,在京城的秦天德府邸,秦天德正与几位幕僚商议着如何将苏逸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一位幕僚拱手说道:“大人,那苏逸不过是个寒门学子,若想让他为大人所用,不妨在院试中稍作安排,让他顺利通过,之后再以恩情相诱,不怕他不效命。”

秦天德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此计虽可行,但不可做得太过明显,以免引起他人怀疑。

况且,我也想看看这苏逸究竟有多大的本事,若他连院试都无法凭自身实力通过,那也不值得我费心栽培。”

众幕僚纷纷称是。

秦天德又转头对赵立说道:“赵立,你密切关注苏逸在院试中的表现,若他确实有真才实学,待院试结束后,你便设法与他接触,向他透露我对他的赏识之意。”

赵立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在府城的苏逸对这一切浑然不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考中,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己经被京城的一股强大势力盯上。

院试的日子很快来临,苏逸早早来到考场外等候。

考场外,各地的童生们汇聚于此,其中不乏一些富家子弟,他们衣着华丽,谈笑风生,与苏逸这等寒门学子形成鲜明对比。

但苏逸并未因此而感到自卑,他自信地站在人群中,等待着入场的号令。

考试开始,苏逸拿到试卷后,仔细阅读题目。

此次院试的题目难度相较于童生试又上了一个台阶,不仅对经史的理解要求更高,还要求考生对当下的政务提出自己的见解。

苏逸略作思考,便开始奋笔疾书。

他的文章引经据典,对政务的见解更是切中要害,展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与睿智。

几场考试下来,苏逸发挥稳定,自我感觉良好。

考试结束后,他回到客栈,耐心等待放榜的日子。

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他也没闲着,经常去府城的书馆借阅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放榜之日,府城的贡院外人山人海。

苏逸挤在人群中,紧张地寻找着自己的名字。

当看到“苏逸”二字赫然在列,且位列前十时,他心中大喜。

周围的人纷纷对他投来赞赏的目光,一个寒门学子能在院试中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实在是令人钦佩。

苏逸成为秀才后,名声在府城渐渐传开。

一些当地的乡绅名士听闻苏逸的才学,纷纷邀请他参加各种诗文聚会。

但苏逸深知自己的目标不仅仅是在府城崭露头角,而是要在更高的科举舞台上大放异彩,因此他婉拒了大部分邀请,只专注于继续提升自己的学识。

而此时,赵立也来到了府城。

他按照秦天德的吩咐,西处打听苏逸的下落。

得知苏逸成为秀才且声名渐起后,他决定找个合适的时机与苏逸见面。

一天,苏逸从书馆借书回来,在回客栈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自称是赵立的中年男子。

赵立表明身份后,对苏逸的才学赞赏有加,并隐晦地提及秦天德对他的赏识。

苏逸心中一惊,他虽身处寒门,但也听闻过秦天德在朝中的权势。

他明白,这或许是一个机会,但也可能隐藏着未知的风险。

苏逸不动声色地与赵立交谈着,言辞间既表达了对秦天德赏识的感激,又没有明确表态是否愿意依附于秦天德。

赵立见苏逸如此谨慎,心中暗暗点头,觉得这苏逸果然不简单,并非那种轻易就会被权势诱惑的人。

回到客栈后,苏逸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在这科举之路上,若能得到权臣的支持,无疑会顺畅许多。

但他也明白,一旦依附于某一方势力,便可能会身不由己,陷入朝堂的纷争之中。

他的内心在纠结与挣扎,不知该如何抉择。

与此同时,京城中秦天德对苏逸的反应也颇为关注。

当赵立将与苏逸见面的情况详细汇报后,秦天德微微一笑:“这苏逸倒是个有主见的人,不急于表态,看来我没有看错他。

继续观察,等他参加乡试时,再适时施以援手。”

在府城的苏逸,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决定暂时不与秦天德一方有过多牵扯。

他要凭借自己的实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他收拾好行囊,带着成为秀才后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归乡之路,准备为即将到来的乡试做更充分的准备。

而京城中,秦天德的势力依旧在暗中涌动,一场围绕着科举与权力的风云,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