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时光倒流新嫁娘

第3章 岁月温度

发表时间: 2025-05-24
清晨的风裹着煤烟味钻进窗缝,林夏在闹钟刺耳的***中猛然坐起。

手腕上的铝制饭盒钥匙硌得生疼,提醒着她又在2025年与1987年的记忆夹缝中度过一夜。

堂屋传来沈淮舟压腿的闷哼声,她摸黑穿上昨天王婶帮忙改制的粗布拖鞋,鞋面上歪歪扭扭绣着的并蒂莲,是昨夜互助会军嫂们手把手教的手艺。

推开房门,晨光正斜斜地洒在沈淮舟的军装上。

男人单腿撑在窗台上,后腰的绷带在衬衫下透出淡淡的痕迹。

听见脚步声,他迅速放下腿,动作间牵动伤口,却倔强地抿着唇不发出声响。

林夏瞥见他脚边的搪瓷盆里,泡着昨晚沾血的绷带,突然想起2025年研究院里那些用超声波清洗的文物修复工具。

“我来洗。”

她伸手去端盆子,指尖触到沈淮舟残留的体温。

男人愣了一瞬,喉结滚动着让出位置:“用温水,加半勺碱面。”

他转身去叠被子,军被在手下迅速变成棱角分明的豆腐块,动作利落得像在完成军事任务。

林夏蹲在井边搓洗绷带,皂角的清香混着血腥气,让她想起实验室里去除壁画霉斑时的场景。

早饭是红薯稀饭配烤得焦香的玉米面馍。

沈淮舟往林夏碗里夹了块腌萝卜,自己却只着咸菜就饭。

林夏盯着他下颌新冒出的胡茬,鬼使神差地开口:“部队不是发刮胡刀?”

话出口就后悔了,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刮胡刀片都是稀罕物。

沈淮舟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耳尖泛红:“还能用。”

饭后,林夏揣着昨天互助会学来的编织图,准备去供销社买毛线。

路过部队医务室时,昨天受伤的战士远远招手:“嫂子!

快帮我看看这换药手法对不对?”

她小跑过去,发现对方把纱布缠成了麻花状,忍不住笑出声。

蹲下身调整绷带的瞬间,余光瞥见沈淮舟站在营房门口,笔首的身影被阳光镀上金边。

供销社的货架上,毛线团像彩色的云朵堆叠着。

林夏盯着标签上的价格犯愁,织一件毛衣的钱够买半个月的菜。

正犹豫间,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要两斤藏青色,再拿两团白的。”

沈淮舟的军帽檐扫过她的发顶,温热的呼吸带着淡淡的牙膏味。

男人掏出皱巴巴的布票和钱,又从口袋里摸出个油纸包放在柜台上——竟是块上海牌香皂。

“给你的。”

他别开脸,喉结不自然地滚动,“看你总用碱面洗头。”

林夏愣住了,记忆闪回昨夜,她对着掉在木梳上的大把头发叹气,没想到被隔墙的沈淮舟听了去。

供销社售货员羡慕的目光中,她捏着香皂的手指微微发抖,这块在未来世界普通的日用品,此刻却重若千钧。

回到家时,巷口围了群人。

林夏挤进人群,看见王婶坐在门槛上抹眼泪,竹筐里的菜散了一地。

原来王婶的丈夫在工地受伤,包工头却拖欠医药费。

林夏想起2025年参与的文物保护公益诉讼,胸中涌起一股热流。

她转身跑回家翻出沈淮舟的军官证,又从枕头下摸出结婚时收的份子钱:“王婶,我带您去派出所!”

派出所里,林夏举着沈淮舟的军官证据理力争,把从未来学来的劳动法知识改编成大白话。

民警同志翻着记录本连连点头,旁边围观的群众不时发出“这小媳妇真厉害”的赞叹。

当包工头灰溜溜地送来医药费时,王婶拉着她的手首抹眼泪:“夏丫头,你比我亲闺女还贴心!”

傍晚,沈淮舟回来时,正撞见林夏蹲在院子里给王婶的儿子补习数学。

小男孩举着作业本兴奋地喊:“沈叔叔!

嫂子教的鸡兔同笼题,我全做对了!”

沈淮舟看着蹲在青砖地上的林夏,她的的确良衬衫下摆沾着粉笔灰,夕阳把发丝染成金色,恍惚间与他初见报纸上那个跳敦煌舞的少女重叠。

“过来吃饭。”

他的声音不自觉放软,转身时却差点撞上晾衣绳。

林夏洗好的绷带在风中轻轻摇晃,和他的军装并排挂着,像是某种无声的默契。

饭桌上,林夏把中午剩下的玉米面馍切成丁,炒了盘金黄的蛋炒饭,又用搪瓷缸焖了碗鸡蛋羹。

沈淮舟盯着碗里的嫩黄,喉结动了动:“你......没吃?”

“我在王婶家吃了。”

林夏低头织毛衣,藏青色毛线在指间翻飞。

这是她偷偷量了沈淮舟军装尺寸,准备织件高领毛衣。

记忆闪回研究院,她曾用3D打印机复原唐代服饰,此刻却要用最原始的针法,编织属于这个年代的温暖。

入夜,林夏在煤油灯下研究从医务室借来的医书。

老式座钟敲过十一点,沈淮舟的脚步声从院子里传来。

她慌忙吹灭灯,却听见房门被轻轻推开。

月光中,男人的轮廓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还没睡?”

他手里举着个油纸包,“路过国营饭店,买了块桂花糕。”

林夏接过还温热的糕点,突然想起2025年在敦煌夜市,那些用真空包装的文创点心。

此刻这块带着手工温度的桂花糕,却让她眼眶发热。

沈淮舟站在床边手足无措,最后憋出句:“明天周末,带你去看露天电影?”

黑暗中,林夏笑着点头,嘴里的桂花糕甜得化不开。

窗外传来蛐蛐的叫声,混着远处部队营房的熄灯号。

她摸着口袋里的编织图,盘算着织完毛衣后,要给沈淮舟勾条围巾。

这个曾经在她眼中“冷血”的军官,正用笨拙的方式,在八十年代的岁月里,为她筑起一座温暖的城池。

月光爬上窗台时,林夏在日记本上写道:“原来穿越时空,不是为了改变历史,而是为了遇见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温柔。”

钢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中,她听见隔壁传来沈淮舟压抑的咳嗽,起身倒了杯温水,轻轻放在他的房门前。

夜风卷起门帘,将两个房间的温度悄然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