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我之人生躺平感悟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3-02
是不是每一个出生的人,此前都是幸运的。

我小时候总渴望着出人头地,因为我觉得,与别人眼中而言,只有这样,才能让家人有脸面,从而让我抬起胸膛。

我家并不是一个富有的家庭,根据村里面的描述,以及家里面的种种不幸。

让我自己判断这是个糟糕的家庭。

然而,我并没有像网上那些贫困家庭,因为没有饭吃,因为没有地方住,这个问题而苦恼。

当我对这种问题产生疑问时,思想就束缚了我,让我被迫终止这种想法。

对于以前的我,反观现在。

并没有特别太多的变化。

在学校里面,我自认为没有学习天赋。

我并不厌学,但我也不想学习。

这就造成了一个互相矛盾的局面。

这便让我在学校的成绩并没有非常突出。

每次都是高不高低不低的局面。

根据我的回忆,家里面从来没有强迫过我学习。

这使得我唯一的奖状还是在幼儿园那一次。

我讨厌语文,因为语文要背书。

而我不喜欢说话,所以语文书我是一篇一篇的翻,一篇一篇的看,却始终没有去口读。

所以我的语文成绩在班级里面很差,但是也养成了我喜欢看书的习惯。

这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吧!我不相信缘分,我也不迷信,但有时候,我也会相信有缘再见这句话。

因为小学只有语文和数学这两个学科,对于小学数学,我是非常没有印象的。

因为在我头脑里面,注定没有那种思考数学逻辑能力的能力。

小学的数学老师非常严厉,让我产生了极度的阴影,让我产生了必须学数学的理念,同时又让我失去了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

我小时候的第1个梦想就是当科学家!但我并不知道必须要理科好,回头一看我的成绩惨不忍睹。

致使我放弃了这个梦想。

我在小时候听的最多的就是,只要肯努力,梦想一定会实现。

有一点深层的老师也许。

会把“一定”改成“大概率”。

因为一定也太绝对了。

但是他们有统一的话语,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在我小时候懵懂的发现,这句话是非常对的,以至于我后来,把我失败的缘由都归咎于不努力。

之前谈到我不喜欢说话,并不是天生的,不是因为外貌,也不是因为身材,是因为内心有一种无法言喻的“谜团”。

这种谜团一直伴随于我至今,以至于现在,也是有一点不爱说话的。

小时候的梦想天真无邪,却也是心底最初的那个想法,不想实现那是假的,无法实现那是另外一回事,因为我们渴望的东西总是遥不可及,而想把遥不可及的东西得到,那就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

上帝已经把东西分好了,你一个普通人妄想得到上帝的蛋糕,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等价交换这个模式就来了,当你获得你原本不属于的东西,那就得拿出你拥有的与这个东西等价的一件东西交换,这是无法避免的。

在懵懂无知的小学时期,我时常认为读书是必要的,因为所有人给我灌输的思想也是这样的,不读书那不就是异类吗?那会被人看不起的,当一个人与其他人不一样,所有的人就会认为那一个人必定是错的。

所以“错”还是“对”?是那个“所有人”评判的。

还是上帝制定的规则。

以前小时候看动画片的时候,每一部动画片,都会有一个主角。

我那时还清晰的认为,颜色是红色的,就是主角。

因为在我的观念里面,99%以上红色都是主角。

其他人物都是围绕主角一起展开。

主角是最厉害的,主角是不会死的,主角做什么都是对的。

这就是主角,独一无二的角色,无可替代。

既能说主角都是对的。

那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认为自己是主角呢?其实这个思想是存在的。

也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我们是主角,我们认为所有的事物,都以自己为准则的话。

那这个世界上会不会乱套?具有客观价值的事物,是对的,他也就是对的。

如果你要把一个对的事物颠倒黑白。

那到底什么是对?到底什么是错?那么错对论应该存在吗?我们不得而知。

在我小时候,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

但是脑袋里面的容量上帝是一点一点的给你的。

不会多给你,可能会少一点。

所以那个容量不足以支撑这个问题的饽论。

当你想打破这个规则,那你就是异类。

异类在古代被称为不祥之物。

那是要被诛杀的。

而当我们一直停留在这一个维度时,就会发现正中了上帝的诡计。

所有人都说,上帝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那是被眷顾者的说辞,并不是所有人的想法。

所以当你产生这种想法,你就是异类。

我们大部分家庭,都会认为,成绩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有些人可能不会明说,但是他们打心底里面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要读书?因为我认为是不得不读书!身为少年的你,不读书能干嘛?你既不能翻天,也不能入地。

因为在那个时期,除了读书,你的确不能干点什么事。

这是大部分人的处境。

那会不会与之前的话语相互矛盾呢?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矛盾的,不存在相互矛盾。

别人问你最喜欢吃什么蔬菜?今天你说胡萝卜,明天你说白萝卜。

那是不是最喜欢产生了矛盾?喜欢吃什么?回答是你的自由。

所以并不存在相互矛盾。

人是性情不变的,他的思想是不受束缚的。

束缚思想的永远都是自己。

并不是自己本身,而是自己不够强大,不能打破束缚思想的牢笼。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认为读书也好,不读书也罢。

这是两条路,两条不同的路,也许一条路充满艰辛,也许一条路充满希望。

但你并不知道是哪一条路。

我们要听自己的,适合自己的一条路才是最有希望的。

在选这条路的同时,我们大部分都必须经过九年义务教育。

虽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但这是打破思想束缚的一个必要条件,因为要打破束缚,所以要汲取知识。

因为人的精力有限,而知识却能够滋润大脑,让其更具有活力。

之前提到,我们可以认为自己是主角。

但你们看电视的主角都是具有一定的主角意识。

极少颠倒黑白。

所以当你拥有,具有主角意识的躯体。

那自能不会颠倒黑白。

也不会引导错与对的相互矛盾,因为这种矛盾本就是不存在的。

在我小学一二年级,记得有一次,因为胆小,想上厕所而不敢叫老师。

以至于尿在身上了,当时的我认为自己犯了一个无法弥补的错误。

因为我认为只有幼儿园的小孩子才会尿身上。

一年级都这么大了。

这种事情是不应该发生的。

在当时,我一直蜷缩在座椅上,不敢挪动半步。

放学的我也是一个人快步的回到了家,我并没有跟家里人说。

甚至第2天,我都有点不想去学校。

可是来到了学校,我却发现,昨天的事已然烟消云散。

并没有人鄙夷我,也没有人看我笑话。

直到我缓过神来,才发现这件事是多么微不足道,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

所以我产生了两个想法,第一这件事的确很小,第二我是个小透明。

显然这两个想法都是事实存在的,我也没有过多去深究。

因为一下子就过去了。

对于小学的我,四年级和六年级记得最深刻。

并不是成绩有多么的好,也并不是遇到了什么开心的事。

之所以最深刻,是因为有埋藏在心里面的事不能说出来。

因为那是我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而产生的想法。

我不喜欢与人过多袒露心扉,所以也就产生了这两个极端。

四年级的事就不说了,反观六年级,因为我们在农村,六年级就开始住校,那时候的我很瘦很小,看起来就像小学生。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读二年级。

记得上次打饭的时候,我排在后面。

有个老师细心的问我,你是不是读二年级呀?我并没有回答。

随即他帮我打了饭,我接过饭,谢谢都没有说就走了。

不知道我是感谢还是嫌他多管闲事。

但是感谢肯定多一点,因为初心是好的。

我没有理由去埋怨,只能怪自己“技不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