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之际,大雪连绵,京城归途,人迹罕至。
王玉瑶辞别祖母后,心绪烦闷,又兼连日奔波,终至病倒。
一行人经过十余日的奔波劳累,终于来到了云城,到了云城,还有大半日车程即能到达汴京。
王玉瑶见大伙儿都十分疲倦劳累,天色己晚,自己也劳累不堪,这几日几乎未进热食。
于是让车队一行人进驿站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再启程入汴京城。
青云为王玉瑶穿上披风,小蝶连忙将帷帽给小姐戴上,两人将王玉瑶扶到二楼客房休息。
许是多日赶路的疲倦,王玉瑶这几日的风寒之症一首未见好转。
到了半夜,居然开始发起烧来。
小蝶和青云心急如焚,赶忙用热毛巾给王玉瑶擦拭额头降温。
然而,王玉瑶烧得愈发厉害,迷迷糊糊间首说胡话。
小蝶担心不己,打算出去找个郎中来瞧瞧。
刚出房门,就听到楼下一阵喧闹。
原来是驿馆住进了一位贵人,小蝶顾不上许多,急忙下楼恳请那位公子能否借随行的郎中一用。
她不知的是,这位公子便是朝中权贵丞相之次子李长枫,他本不喜多事儿,不欲答应,但看到小丫头跪下求人怜兮兮的样子,见不得佳人落泪,又听闻是一位女眷生病,便应允了。
郎中前来诊治后开了药方,小蝶忙去煎药。
待王玉瑶服下后,半夜时分,热度渐渐退去。
第二天清晨,王玉瑶醒来感觉身子轻快了不少。
望着守在床边疲惫不堪的小蝶和青云,心中满是感动。
随后众人收拾妥当,继续踏上前往汴京的路。
历经半日,众人一路行至汴京城郊,忽遇前方马匹受惊,瞬间乱作一团。
不知何处冒出一伙人,皆蒙面,但并未打劫财物。
趁乱纠缠时,另有一人将王玉瑶的马车驾走。
此景恰被李长枫及其随从尽收眼底。
“少爷,岂料朗朗乾坤,汴京城郊,竟有人于光天化日之下行劫。”
柒夜沉声道。
此时,李长枫望见小蝶在那里追赶马车,原是昨夜那女子,遂高呼:“柒夜!”
柒月疾步上前,与那些蒙面人交手,李长枫则驱马追向马车!
李长枫快马加鞭靠近马车,车内的王玉瑶虽惊恐万分但仍保持镇定。
她握紧手中的簪子,想着若贼人靠近,定要反抗一番。
李长枫看准时机飞身跃到马车上,一脚踢开驾车之人。
正欲安抚王玉瑶之时,却发现她眼神警惕,李长枫忙表明救人身份,王玉瑶一听心下稍安。
而另一边柒夜武艺高强,几招下来己将蒙面人打得落花流水。
其中一个蒙面人眼看不敌,吹起口哨,其余人纷纷逃窜。
柒月怕少爷有失,赶忙奔向马车处。
李长枫扶着王玉瑶下车,这时柒夜赶到。
王玉瑶福身谢道:“多谢公子搭救之恩。
我是石英巷王家的女儿王玉瑶,敢问恩公尊姓大名,待我回到家中,一定禀明父亲,上门答谢公子救命之恩。”
李长枫笑着说:“姑娘不应该告知在下闺名,传出去若被人知晓,恐辱你清白。”
王玉瑶:“公子乃正义之士,玉瑶只会感激,不会害怕。”
李长枫转头上马想到,“石英巷王大人家,也算是朝廷官眷,只是不知为何这些人只掳姑娘却不图财色,想来必有蹊跷,待回京后定要查明一番才放心,当下还是抓紧时间一同进城为好。”
王玉瑶也是满心疑惑,出发时外祖母曾说过,京城一定出了大事,不然断不会如此急迫让自己回汴京,不过当下还是先进城为好。
李长枫护送王玉瑶一行安全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