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书店与他的猫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14

第一章:梅雨季的毛毯南城的梅雨季,空气湿得能拧出水来。

林晚推开“时光书店”的玻璃门,门檐下的风铃发出慵懒的叮咚声,

像是在这黏腻的午后也提不起精神。“桂花,我回来了。

”趴在柜台猫窝里的橘猫懒洋洋地抬了下眼皮,算是打过招呼,

又把自己团成一个更圆的毛球。书店里弥漫着旧纸张、油墨与潮湿木地板混合的独特气味,

这是林晚从外婆手中继承下来后,唯一没有改变的东西。一排排顶到天花板的书架,

沉默地矗立着,像守护时光的秘密卫士。光线从临街的百叶窗缝隙里挤进来,

被切割成一道一道,照亮了空气中缓慢浮沉的尘埃。这里是她的堡垒,也是她的整个世界。

每周六的下午三点,是这个小小世界里一个雷打不动的坐标。

林晚刚整理完一批新到的二手书,门口的风铃再次轻响。她下意识地抬头,

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捏了一下——他来了。顾怀安。

那个每周六都会准时出现的男人。他穿着简单的白色棉麻衬衫,卡其色长裤,身形颀长,

像一株挺拔安静的植物。他从不多话,甚至很少与林晚有眼神交流,只是微微颔首,

便径直走向书店最里侧,那个靠窗、被一盆高大绿植半掩着的角落位置。那是他的专属位置。

林晚曾偷偷观察过他。

他总会从随身携带的帆布包里拿出几本厚厚的、封面是各种建筑图案的书,

然后一坐就是整个下午。他看书时很专注,偶尔会拿起笔,在摊开的速写本上画着什么,

侧脸线条在柔和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沉静。他像一幅静默的风景画,成为了书店背景的一部分,

却又如此不容忽视。几个月来,他们之间所有的交流,

仅限于他进门时林晚一句轻轻的“你好”,和他离开时那句低沉的“再见”。除此之外,

再无更多。可有些东西,还是在悄然滋长。林晚会在他来之前,

特意把那个角落的桌面擦得更亮一些;会在他偶尔抬头望向窗外时,

猜测他看到了怎样的风景;甚至会在他离开后,假装整理书架,走到他坐过的位置,

感受那里残留的、清冽的松木气息。她不知道他的名字,直到有一次,他接电话时,

她无意中听到他自称“顾怀安”。怀安。怀抱安宁。真适合他。今天,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

没有停歇的意思。店里的客人寥寥,桂花在柜台后打着小呼噜。这种天气,

连时间都仿佛被拉长了。一阵困意袭来,林晚抵挡不住连日来的疲惫,手臂枕在柜台上,

渐渐沉入浅眠。朦胧中,她感觉到一种特别的靠近。不是桂花毛茸茸的蹭蹭,

也不是顾客在书架间走动的寻常气息。那是一种带着室外微凉水汽,

却又混合着干净皂角香和一丝若有若无松木味的靠近。她的意识半醒,

身体却因莫名的紧张而僵硬。脚步声在她身前停住。一片阴影笼罩下来,

隔绝了本就昏暗的光线。他要做什么?林晚的心脏在胸腔里擂鼓,睫毛微颤,却死死闭着眼,

不敢睁开。她感觉到,有什么柔软而干燥的东西,带着一点重量,

极其轻柔地覆盖在了她因为睡着而有些发凉、***在空气中的脚踝上。

那触感……是一条毛毯?动作轻缓得像是怕惊扰了一场易碎的梦。覆盖好后,

那停留的指尖似乎顿了顿,随即迅速收回。阴影撤离,

那熟悉的、令人安心的松木气息也稍稍远离,脚步声再次响起,回到了那个角落的位置。

世界重新只剩下雨声和心跳声。林晚趴在臂弯里,久久不敢动弹。

脚踝处传来的温暖包裹着她,那陌生的触感却奇异地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感。是他。

只能是顾怀安。一条突如其来的毛毯,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她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个沉默得像一座孤岛的男人,原来内心藏着这样细密的温柔。不知又过了多久,

直到风铃再次响起,预示着角落那个人的离开,林晚才缓缓抬起头。书店里空荡荡的,

角落的位置已经无人,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仿佛他从未来过。

只有脚踝上那条灰蓝色的、触感异常柔软的羊绒毛毯,真实地证明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她伸手轻轻抚摸毛毯细腻的纹理,上面似乎还残留着那股清冽好闻的松木香。

桂花不知何时跳上了柜台,用脑袋蹭了蹭她的手臂,“喵”了一声。林晚把毛毯抱在怀里,

将脸埋进去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抱起温暖的橘猫,望向窗外迷蒙的雨幕,

声音轻得像是在自言自语:“桂花,他好像……和看起来不一样。

”第二章:手心的温度接下来的六天,是在一种甜蜜的焦灼中度过的。

那条灰蓝色的毛毯被林晚仔细地叠好,放在柜台下的柜子里,仿佛藏起了一个怦怦跳的秘密。

她时不时会走神,想起脚踝被温暖包裹的瞬间,以及空气里那缕清冽的松木香。“桂花,

”她揉着橘猫肥嘟嘟的下巴,“你说,他还会来吗?”桂花眯着眼,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给不了她答案。周六的天气放晴了,阳光驱散了连日的阴霾,

但林晚心里的那根弦却越绷越紧。她比平时更早地打扫了那个角落,

甚至给那盆绿植擦了擦叶子。下午两点五十分,她的手心已经开始微微出汗。三点整。

风铃准时响起。顾怀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依旧是简单的衬衫长裤,

像一道准时照进书店的阳光。林晚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她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在他像往常一样微微颔首,准备走向角落时,轻声开口,

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顾先生。”这三个字让顾怀安的脚步顿住了。

他有些诧异地回头,看向林晚。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叫他,也是她第一次明确地表示,

她知道他是谁。林晚深吸一口气,从柜台后端出一杯早已准备好的手冲咖啡,

旁边放着一张对折的便签纸。咖啡是她精心挑选的豆子,带着淡淡的果香和坚果气息。

她走到他面前,将托盘轻轻推过去。“这个……给你。谢谢……上次的毛毯。

”她的脸颊不受控制地开始发烫。顾怀安明显愣住了,他的目光从咖啡移到林晚微红的脸上,

最后落在那个便签上。他拿起便签打开,上面是林晚清秀的字迹:“谢谢你的毛毯。

——林晚”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林晚几乎能听到自己如擂鼓的心跳声。然后,

她清晰地看到,一抹极淡的红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顾怀安的耳根蔓延开来。

他握着便签的手指微微收紧,喉结滚动了一下,才抬起眼,目光与她接触一瞬又飞快移开,

低声说:“不客气。”声音比平时更低沉,却像羽毛一样轻轻搔过了林晚的心尖。

这是他们第一次超越“你好”和“再见”的交流。他端着那杯咖啡回到了角落。整个下午,

林晚都感觉那道目光若有似无地落在自己身上,当她假装不经意地望过去时,

却又发现他正专注地看着书,只是放在书本旁的那只手,指节微微泛着白。从那天起,

每周六的下午变得像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林晚会提前想好这周给他准备什么,

有时是一块不那么甜腻的抹茶蛋糕,有时是一壶她自己喜欢的桂花雪梨茶。而顾怀安,

在第三次来时,默默地将一本包着牛皮纸书皮的书放在柜台上,

声音依旧很轻:“这本书……或许你会喜欢。”林晚打开,

是一本关于世界各地独立书店的摄影散文集,图文并茂,精准地击中了她所有的喜好。

他们之间的对话依然不多,可能只是递送茶点时的“试试这个”,或者还书时的“很好看,

谢谢”。但某种无形的屏障已经打破了。一个在找钱时不小心触碰到的指尖,

一个在书架转角偶然相遇时心照不宣的微笑,

在他离开时她轻声说的“路上小心”和他回应的“嗯”……都成了填充沉默的、甜蜜的注脚。

默契,在无声中滋长。又是一个周六,傍晚时分,天空毫无预兆地再次飘起雨丝,

很快就连成了线。店里的客人都走了,只剩下还在角落收拾东西的顾怀安。林晚关好店门,

内部只剩下他们两人和一只猫。雨声敲打着玻璃窗,隔绝了外面的世界。“顾先生,

你带伞了吗?”林晚看着窗外越来越大的雨,问道。顾怀安看了看自己空空的双手,

摇了摇头:“早上出门时,没下雨。”内心经过一番激烈的天人交战,

林晚鼓起此生最大的勇气,拿起自己那把足够大的长柄伞,

走到他面前:“我……我送你到地铁站吧?”他看着她,

眼神在书店温暖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深邃,没有拒绝,只是低声说:“麻烦你了。”雨幕中,

两人共撑一把伞,肩膀不可避免地轻轻碰在一起。雨水的气息混合着他身上干净的松木香,

萦绕在鼻尖。林晚紧张得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伞下的空间仿佛成了一个独立的小世界。

走到一个红灯前,她的手因为紧张而微微晃动。就在这时,一股莫名的冲动驱使着她,

她垂在身侧的手,小拇指小心翼翼地、带着试探的意味,

轻轻勾住了他自然垂落的手的小拇指。他整个人猛地一顿,像是被微弱的电流击中。下一秒,

不等林晚退缩,他的手便反客为主,迅速张开,

然后将她微凉的手整个紧紧地、包裹在了他温暖干燥的掌心里。力道坚定,不容拒绝。

林晚的脸瞬间烧了起来,头埋得更低,却清晰地感受到他掌心传来的灼人温度,

以及同样略快的脉搏。红灯转绿。他牵着她的手,自然地步入了斑马线,

目光依旧直视着前方被雨水洗刷得光亮的街道,仿佛什么都没发生。只有他微微泛红的耳廓,

和紧握着她的手,泄露了同样的紧张。直到地铁口在望,他才稍稍放缓了脚步,

握着她手的力道紧了紧,目视着前方的雨幕,用近乎耳语般的声音,轻声说:“这条路,

能不能再长一点。”第三章:无声的告白手心的温度似乎持续了一整周,

在每个独处的瞬间悄然复苏,提醒林晚雨伞下那个静谧却震耳欲聋的瞬间。他们之间的关系,

因那紧紧交握的双手和那句“路再长一点”的叹息,

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弥漫着甜蜜气息的阶段。顾怀安不再仅仅在周六出现。

他有时会在下班后,带着还透着凉意的晚风推开店门,

手里或许提着一块她上次随口提过好吃的栗子蛋糕,或是一杯热乎乎的桂花拿铁。

他会自然地留在店里帮忙,给高处书架掸尘,或是修理一把有些松动的椅子。

他的沉默不再是疏离,而是变成了陪伴的背景音,

与书页的翻动声、桂花的呼噜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林晚心底最安宁的乐章。然而,

现实的阴影总会试图侵入这片桃源。一封来自房东的信件,悄无声息地躺在柜台一角。

租金将在一个月后上调百分之二十。这个数字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投入林晚温暖的心湖。

她计算着账本上勉力维持的收支,眉头不自觉地蹙紧。虽然她极力想在顾怀安面前维持平静,

但偶尔的走神和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还是泄露了她的焦虑。“怎么了?”一次,

在她对着账本发呆时,他放下手中的书,走到柜台边低声询问。“没什么,

”林晚下意识地扬起一个笑容,试图掩饰,“一点小事。”顾怀安静静地看了她几秒,

那双总是沉静的眼眸里掠过一丝了然,他没有再追问,只是伸手,

轻轻握了握她放在柜台上的手,温暖的触感带着无声的安慰。“有事,可以告诉我。

”他的体贴让她更加心酸,也更不愿将这份沉重的压力加诸在他身上。她只是摇了摇头,

反手握住他的手指,笑了笑。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顾怀安因一个临时的工作电话匆匆离开,

似乎走得急切,连他常用的平板电脑都遗忘在了他常坐的那个角落的沙发上。林晚发现后,

本想给他收好,等他下次来拿。然而,当她拿起平板时,屏幕因她的动作而亮起,

锁屏界面是一条未读的工作消息预览,但真正让她呼吸一滞的,是消息下方,

作为背景壁纸的图片——那是一个极其眼熟的建筑线稿轮廓。是“时光书店”的轮廓!

绝不会错!她的心跳猛地加速,指尖带着一丝微颤,

下意识地划开了屏幕——她记得他曾在她需要查一个图书版本信息时,告诉过她平板的密码。

屏幕解锁的瞬间,一个复杂的3D建模软件界面占据了整个屏幕。

正是她这家书店的室内全景设计图!林晚难以置信地放大、旋转着视图。

每一个细节都精准复刻:从门口那个会发出慵懒声响的风铃位置,

到顶天立地书架的每一处隔断,甚至柜台边缘被她不小心磕碰掉的一小块漆面,

都被细致地标记和保留。但这不仅仅是复刻。他巧妙地调整了靠窗区域的书架布局,

引入了更多的自然光线;在角落开辟了一个小小的、舒适的阅读区,

配备了可调节的暖光壁灯;他甚至规划出了一个隐藏的储物空间,

来解决她总是抱怨的杂物堆放问题。所有的改造都基于对原有结构的尊重,

既保留了书店古朴温暖的灵魂,又注入了现代的功能性与流动感,

仿佛这才是“时光书店”本该有的、最完美的模样。林晚的视线模糊了,她滑动着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