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穿越秦朝成为嬴政讲述主角嬴政吕不韦的甜蜜故作者“禾下书光”倾心编著主要讲述的是:第一章:奇货新沽我特么是昨天穿来具体怎么穿没啥技术含估计是哪个路过的神仙或者阎王爷手底下的临时工办错了把我这二十一世纪的五好青年自封的一脚踹回了两千多年前的战落地姿势不太优脸先着的啃了一嘴的咸阳城外的黄醒过来的时正被一个穿着粗布衣服、脑门上顶着个揪揪的老头用木瓢往脸上浇边浇边念叨:“醒了醒这后生命真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都没死……”高?我抬头看了看...
主角:嬴政,吕不韦 更新:2025-09-27 13:18:56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奇货新沽我特么是昨天穿来的。具体怎么穿的,没啥技术含量,
估计是哪个路过的神仙或者阎王爷手底下的临时工办错了差,
把我这二十一世纪的五好青年自封的一脚踹回了两千多年前的战国。落地姿势不太优雅,
脸先着的地,啃了一嘴的咸阳城外的黄土。醒过来的时候,
正被一个穿着粗布衣服、脑门上顶着个揪揪的老头用木瓢往脸上浇水,
边浇边念叨:“醒了醒了,这后生命真大,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都没死……”高?
我抬头看了看天,蓝得跟刚用洗涤灵刷过似的,没有飞机,没有电线,只有几只鸟在扑棱。
再看看周围,土坯墙,茅草顶,几个看热闹的男女老少,穿得都跟电视剧里跑龙套的似的。
我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这剧组看着挺穷啊,连个摄像机能看见不?老头把我扶起来,
递过来半个黑乎乎、硬得能当砖头使的玩意儿:“饿了吧?吃点东西。”我接过来,
犹豫着咬了一口,差点没把门牙崩飞。这啥?窝窝头?还是隔年的?“老……老人家,
这是哪儿年哪月啊?”我含着那口能当武器的干粮,含糊不清地问。
老头用看傻子的眼神看我:“秦王政八年啊,后生,你摔坏脑子了?”秦王政八年?嬴政?
那个将来要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顺便烧书坑儒的超级大佬?我现在就在他的地头上?
我腿一软,差点又坐回地上。老头看我脸色煞白,以为我吓的,好心安慰我:“别怕,
我看你虽然衣衫怪异,但像个读书人。正好,文信侯府上最近在招门客,管吃管住,
要不我带你去试试?混口饭吃总比饿死强。”文信侯?吕不韦?!我脑子里“嗡”的一声。
历史再差我也知道,吕不韦,秦始皇他“仲父”,权倾朝野的大秦丞相,
同时也是杂家巨著《吕氏春秋》的主编!给他当门客?这开局……是不是有点太刺激了?
目标是啥?这还用问吗!在这个视人命如草芥的乱世,我手无缚鸡之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多了两千多年的历史知识虽然大部分还给了老师。要想活下去,
活得像个人样,而不是哪天被拉去修长城或者当成炮灰填了壕沟,抱大腿是必须的!
而眼下最粗的大腿,显然就是吕不韦!给他当门客,接近权力中心,就算不能飞黄腾达,
至少能混个温饱,说不定还能亲眼见证一下历史。万一,我是说万一,
我这点超前的知识能派上点用场,那岂不是……前途不可限量?对,就这么干!
先混进吕不韦的门客队伍,站稳脚跟,然后见机行事。
最好能有机会接触到那本传说中的《吕氏春秋》,看看这千古奇书到底长啥样。“去!我去!
多谢老人家引路!”我抓着老头的手,激动得直哆嗦。老头被我晃得有点晕:“成,成,
那你收拾收拾,跟我走吧。”收拾?我有啥可收拾的?
就身上这套已经被树枝刮得破破烂烂的T恤牛仔裤?我苦笑着摇摇头:“没啥收拾的,
这就走。”目标明确:进入文信侯府,成为吕不韦的门客,在这个时代先活下来!
文信侯府的气派,差点闪瞎我的钛合金狗眼。跟我之前待的那个小破村子比,
这里简直就是天堂。高门大户,朱漆铜钉,门口两尊石狮子龇牙咧嘴,看着就唬人。
进出的门客、仆役络绎不绝,个个衣着体面,行色匆匆,透着一股子“我很忙,
干大事”的范儿。引路的老头跟门房似乎有点交情,塞了几个铜钱我猜是,
又低声嘀咕了几句,指了指我。门房上下打量了我几眼,那眼神,
跟我以前去人才市场面试时HR看我的眼神一模一样,带着点挑剔和怀疑。“叫什么名字?
哪里人氏?有何所长?”门房的声音没啥温度。我赶紧搜肠刮肚,
把我能想到的战国时期的地名、典故胡诌了一通,反正这年头没身份证,也没联网查询。
至于所长?我总不能说我会用智能手机、能编程、懂微积分吧?憋了半天,
我挤出一句:“小子……小子粗通文墨,愿为侯爷效犬马之劳!”门房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大概我这种“粗通文墨”的想来混饭吃的他见多了。他挥挥手,对老头说:“行了,人留下,
你去账房领五个钱的赏钱。你,跟我来,能不能留下,还得看管事的先生考较。
”老头千恩万谢地走了,临走还给我使了个“好自为之”的眼色。
我惴惴不安地跟着门房穿过几进院落,眼睛都快不够用了。亭台楼阁,小桥流水,
虽然比不上后世的园林精致,但自有一种古朴厚重的气势。
偶尔能看到一些穿着儒衫或者武士服的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或者练习剑术,
这就是战国时期的“智库”和“保镖团队”吧?管事的先生是个瘦高个,留着山羊胡,
手里拿着一卷竹简,正在训斥一个低头哈腰的年轻门客:“……如此粗疏,
也敢呈送侯爷阅览?重抄!错一字,今晚不许吃饭!”我脖子一缩,好家伙,
这KPI考核比我们公司还严格。轮到我了,山羊胡先生同样问了一遍姓名籍贯特长。
我硬着头皮又把刚才的说辞重复了一遍。他眯着眼看了我半晌,突然问:“可知《诗》?
”我脑子里飞快转着,《诗经》我还是知道点的,高考必背篇目还能诌几句。“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书》呢?”《尚书》?这玩意太古老了,
我就记得个“克明俊德”什么的,还是看电视剧学的。我含糊地说了几句。
山羊胡先生不置可否,又问了几个春秋时期的典故,我半猜半蒙,好歹没完全卡壳。
估计他看我也问不出什么深奥的东西,便摆了摆手:“罢了,看你像个读书种子,暂且留下,
在藏书阁做些整理简牍的杂役。记住,府有府规,勤勉做事,不得懈怠喧哗,否则,
逐出府去都是轻的!”“是是是,多谢先生!小子一定勤勉!”我赶紧躬身行礼,
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好歹是留下了!藏书阁?整理简牍?这岂不是……正合我意?机会!
这就是天大的机会!吕不韦门客三千,能人辈出,我这种半吊子能混进来纯属运气。
而安排我到藏书阁,更是运气中的运气!《吕氏春秋》不就是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的吗?
那原稿、副本什么的,很可能就在藏书阁里!我的目标,似乎一下子清晰和接近了很多。
活下去之外,或许还能有点别的念想?比如,看看那本千古奇书,甚至……参与一下下?
我被一个仆役领着往藏书阁走,心里美滋滋的,连脚下冰冷的青石板都感觉柔软了几分。
第二章:字里藏奸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以为的藏书阁工作:窗明几净,书香弥漫,
我徜徉在竹简的海洋中,与先贤对话,偶尔被吕不韦看中,参与高端学术讨论。
实际的藏书阁工作:无休止的搬运、除尘、分类、编目。这时代的书,是真·重量级。
一卷卷竹简,重的能当哑铃用。藏书阁占地不小,里面堆满了成捆的竹简和木牍,
空气里弥漫着灰尘和竹木霉变混合的味道。跟我一起干活的是个话很少的老头,
大家都叫他默叟,估计是常年跟这些不会说话的简牍打交道,人也变得沉默寡言了。
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听从默叟的指派,
把新送来的简牍按大概的门类比如诗、书、礼、乐、兵、法之类的搬到相应的架子上,
或者把散乱的简牍重新用绳子编联好。枯燥,乏味,而且极度消耗体力。一天下来,
腰酸背痛,手上全是毛刺和绳子勒出的红痕。这还不是最难受的。最让我抓狂的是,
我想找《吕氏春秋》的相关竹简,却如同大海捞针。
这里的简牍堆放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系统,很多只是粗略分类。而且,
《吕氏春秋》此时应该还在编纂过程中,那些原稿、草稿、各家学派的投稿,
可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甚至可能根本不在这个对外存放普通书籍的藏书阁,
而在吕不韦的核心工作区。我试着向默叟打听:“老先生,
您可知晓侯爷主持编纂的那部大作,就是集百家之长的……那些简牍放在何处?
”默叟抬起浑浊的老眼看了我一下,慢吞吞地说:“后生,做好分内事。侯爷的典籍,
非我等可轻易窥探。”一句话就把我堵了回来。我又试着在整理过程中留意,
看看有没有简牍上刻着“吕氏”或者类似字样的标题。但大多数竹简要么没有标题,
要么标题写在首简或末简,被其他竹简压着,或者绳子绑着,根本看不到。
而且很多字是篆书,我认起来相当吃力,看一会儿就头晕眼花。好几天过去了,我一无所获。
每天重复着机械劳动,晚上睡在几十人通铺的门客宿舍里,听着各种呼噜、磨牙、梦话,
闻着臭脚丫子味,我开始怀疑人生。穿越者的优势呢?金手指呢?
难道我就要在这暗无天日的藏书阁里,当一辈子图书管理员,直到被历史的尘埃淹没?
身体疲惫,心理落差更大。一起干活的仆役偶尔会议论,
哪个门客因为献了什么计策被赏了金银,哪个门客因为剑术高超被选为侍卫,
就连一些看起来夸夸其谈的儒生,似乎也比我更接近权力中心。我呢?
每天跟灰尘和虫子打交道。这阻碍,比我想象中大得多。别说接触核心机密了,
我连吕不韦的面都没见过一次。他老人家日理万机,怎么可能跑到藏书阁这种地方来?
我当初“接近权力中心”的想法,现在看来是多么可笑。难道我的穿越人生,
还没开始就要结束了?不行,我不能就这么认输。得想办法,必须想办法找到《吕氏春秋》!
躺平是不可能躺平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尤其是在这种一不小心就可能真的“平了”被平掉的时代。我决定改变策略。
既然明着问不到,偷偷找又效率太低,那就得用点“巧劲”。首先,我得搞好人际关系。
目标首选是默叟。这老头虽然闷,但显然是藏书阁的“地头蛇”,对这里的一切门儿清。
我开始有意无意地讨好他。比如,
把自己那份偶尔能见到点油腥的菜分他一半天知道我自己都馋得要命,
帮他扛最重的那些竹简,在他咳嗽的时候赶紧递上水虽然只是凉水。休息的时候,
我也不像其他人那样凑堆吹牛,而是坐在他旁边,看他慢条斯理地修补破损的简牍,
偶尔问一些关于简牍制作、文字辨认的“小白”问题。起初,默叟还是爱搭不理。
但架不住我脸皮厚,态度诚恳自认为,
而且我是真的对这些东西好奇——毕竟来自一个全是电子书的时代,
这种古老的文献载体本身就很有魅力。慢慢地,他话多了一点,会指点我哪种绳子更耐用,
怎么辨认不同的篆体,哪些竹简需要特别防虫。混熟了之后,
我再次试探着问起《吕氏春秋》。默叟这次没直接拒绝,他沉默了一会儿,
压低声音说:“那是一部大书,侯爷极为看重。所有相关的简牍,
都由侯爷身边的几位亲信门客掌管,编纂之地也在内院的兰芷室,等闲人不得靠近。
送过去的简牍,都需经过严格检查。”我的心凉了半截。内院兰芷室?
那确实不是我这种低级杂役能去的地方。“不过……”默叟话锋一转,看了看四周无人,
声音更低了,“偶尔有些废弃不用的草稿,或者各家送来的原始策论,
侯爷和几位先生觉得不合用,会命人送到这边来,归入‘杂类’库房。那库房……咳咳,
年久失修,少有人去,堆得杂乱,老夫也懒得整理。”杂类库房!废弃草稿!
我眼睛瞬间亮了!这就是机会啊!虽然是被“淘汰”的,
但里面很可能有《吕氏春秋》编纂过程中的原始材料,甚至早期草稿!
这比看成品书刺激多了,相当于看到了作家的手稿和废案!“多谢老先生指点!
”我强压住激动,低声道谢。从那天起,我干活更卖力了,把分内的活干得又快又好,
争取早点收工。然后,我就借口说要熟悉库房分类,或者帮默叟整理“杂类”,
溜进那个灰尘比外面厚几倍的杂类库房。那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光线昏暗,蛛网密布,
竹简堆放得毫无章法,很多都散开了,乱七八糟混在一起。我一头扎进去,像个小仓鼠,
一点一点地翻找、辨认。灰尘呛得我直咳嗽,虫子在我手上爬来爬去。但我心里憋着一股劲,
这是我目前唯一的希望。我利用晚上休息时间,
拼命回忆高中历史和政治课本上关于秦朝、关于《吕氏春秋》的点滴知识。
《吕氏春秋》好像强调“无为而治”、“顺应自然”、“集百家之长”?它反对专任法术,
也看不上纯粹的儒家仁义?它好像还记载了很多神话传说和古代史料?
我就凭着这些模糊的印象,在浩如烟海的废弃简牍中寻找关键词。这个过程极其枯燥和漫长。
好几次我差点放弃,觉得自己在干一件蠢事。但一想到可能一辈子困在这里,
或者哪天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死掉,我就又有了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
大概在我进入藏书阁一个多月后,一个傍晚,我几乎快要被灰尘埋起来的时候,
我的手碰到了一卷看起来比较齐整,但显然被翻阅过很多次的竹简。我拂去上面的灰尘,
借着从破窗户透进来的最后一点天光,费力地辨认着上面的字。
这些字似乎比别的简牍上的要新一些,刻痕也深。
开头几个字是:“维秦八年……”我的心跳开始加速。秦八年?不就是现在吗?
我继续往下看,内容有些晦涩,讲的是天地运行、四季更替的道理,似乎蕴含着某种政论。
我强忍着激动,一简一简地看下去。这卷竹简并不完整,中间有缺失,但阐述的思想,
那种兼容并包的味道,很像我印象中的《吕氏春秋》!就在我读到最后一简,
准备把它重新卷起来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卷轴的轴心似乎有点不对劲。
别的竹简轴心都是实心的木头,这卷的轴心末端,好像有个小小的缝隙。我用手抠了抠,
居然抠出来一个用蜡封着的小小绢布卷!我心脏狂跳,手都有些发抖。小心翼翼地剥开蜡封,
展开那块比巴掌还小的绢布。上面用极其纤细的笔触写着一行字,不是篆书,
而是……我居然能看懂的,类似后世楷书的字!“通读此卷未删减版者,可承吾之记忆。
”落款是一个字:“吕”。我脑子“轰”的一声,像被雷劈中了。通读此卷?未删减版?
承吾记忆?吕不韦的记忆?!这……这是什么鬼?科幻片还是奇幻片?
《吕氏春秋》里还夹带着这种彩蛋?吕不韦想干嘛?挑选继承人吗?巨大的震惊和恐惧之后,
是难以抑制的狂喜。金手指!这他妈才是穿越者的金手指啊!获得吕不韦的记忆?
那意味着什么?
年的权谋经验、对天下大势的判断、朝堂上下的人脉关系、还有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把柄!
这比我那点可怜的历史知识靠谱一万倍!但是,“未删减版”在哪里?我手里这卷,
显然是废弃的草稿,可能是不合要求被刷下来的。真正的、完整的、未被删改的版本,
肯定在兰芷室!目标再次升级: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吕氏春秋》的未删减版,通读它,
继承吕不韦的记忆!机会来得比我想象的要快,而且方式极其……离奇。那天下午,
我正在杂类库房里跟一堆发霉的竹简搏斗,心里还惦记着那卷带“彩蛋”的简牍,
盘算着怎么才能混进内院兰芷室。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和急促的脚步声。
我探头出去一看,只见几个穿着体面的门客神色慌张地跑过,嘴里还嚷嚷着:“快!
快去禀报侯爷!长信侯……长信侯嫪毐带着人往这边来了!气势汹汹,怕是不妙!”嫪毐?
这名字我熟啊!秦始皇老妈赵姬的姘头,号称“假父”,后来发动叛乱被干掉的那个家伙。
他现在正是得势的时候,和吕不韦是政敌。他跑吕不韦府上来干嘛?砸场子?我心里一惊,
赶紧缩回库房。大佬打架,小鬼遭殃,我可别被殃及池鱼。外面的喧闹声越来越大,
还夹杂着兵甲碰撞和呵斥的声音。看来嫪毐带来的人不少。我躲在库房最里面的角落,
大气不敢出。就在这时,藏书阁的大门被人“砰”一脚踹开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涌了进来。
我听到一个尖细又嚣张的声音在喊:“给咱家搜!吕不韦那老匹夫,
竟敢私藏诽谤太后的逆书!找到证据,看他如何狡辩!”是嫪毐的声音!
他来找茬的借口是吕不韦私藏诽谤太后的书?这罪名可大了去了!我心里叫苦不迭。
这下完了,整个藏书阁肯定要被翻个底朝天。我躲在这里,万一被当成吕不韦的同党抓起来,
岂不是死路一条?脚步声越来越近,显然是朝着杂类库房这边来了。我急得团团转,
眼看无处可躲。情急之下,我看到墙角有一个空着的大竹筐,是用来装废弃简牍的。
我也顾不上那么多,掀开盖子就钻了进去,再把几卷散乱的竹简盖在自己头上。刚藏好,
库房的门就被推开了。“给咱家仔细搜!任何有字的绢布、竹简,都不要放过!
”嫪毐的声音就在不远处。我透过竹筐的缝隙,
能看到几个穿着宫廷侍卫服饰的人开始乱翻乱扔。竹简被粗暴地扯开,扔得到处都是。
我的心揪紧了,这些可是珍贵的典籍啊!虽然大多是废弃的,但也经不起这么糟蹋。突然,
一个侍卫走到了我藏身的竹筐旁边,用脚踢了踢筐子。“这里面是什么?”我吓得魂飞魄散,
心脏都快从嗓子眼跳出来了。就在这时,另一个侍卫说:“头儿,像是装废简的,
都是些没用的东西。”那个被称作“头儿”的侍卫似乎没在意,说了句“去那边看看”,
脚步声就远去了。我刚松了一口气,突然,库房外又传来一阵更大的骚动,
一个洪亮而威严的声音响起:“嫪毐!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带兵擅闯本侯府邸,搜查典籍,
意欲何为!”是吕不韦!他来了!紧接着就是双方对峙、争吵的声音。我躲在竹筐里,
一动不敢动,耳朵却竖得老高。听着外面吕不韦义正词严地斥责嫪毐,嫪毐则胡搅蛮缠,
双方剑拔弩张。混乱中,不知道是谁撞倒了一个书架,哗啦啦,竹简散落一地。
我藏身的竹筐也被波及,晃了几下,盖子歪了,露出半个缝隙。就在这极度混乱的时刻,
我看到一卷用明黄色绢布包裹着的、看起来就非同寻常的竹简,从那个倒塌的书架上滚落,
不偏不倚,正好滚到了我的竹筐旁边!那卷竹简的包裹绢布上,用朱砂写着几个大字,
我一眼就认出来了,是篆书的“吕氏春秋”,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兰芷室初稿,慎之”。
我的呼吸瞬间停止了。兰芷室初稿!未删减版?!它怎么会在这里?难道是因为嫪毐的搜查,
被人匆忙从兰芷室转移出来,藏到这里,结果在混乱中掉了出来?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外面吕不韦和嫪毐的争吵还在继续,甚至听到了拔剑的声音,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对方身上。
没人注意到这个角落,也没人注意到这卷滚落的珍贵竹简。机会只有一瞬间!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