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你递和离书,我盖官印你悔什么?

第2章

发表时间: 2025-05-14

  夜深人静。

  我在梦中回到了五年前的初春。

  那是我与沈景翊初遇的日子。

  他站在杏花树下,挺拔如青松,笑意盈盈地望着我。

  "姑娘可是姜家的幼兰娘子?"

  我羞涩地点头,低眉顺眼。

  他轻声笑道:"杏花映你,当真好看。"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这样闯入了我的心。

  那时的沈景翊,眼里盛满了温柔与爱慕。

  三月后,我们便成了亲。

  有多甜蜜,就有多苦涩。

  新婚之夜,他醉得不省人事,口中呢喃着一个名字。

  "惜惜...惜惜..."

  我知道那是谁。

  京城有名的琵琶女,宋惜惜。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又迅速退去。

  我从梦中惊醒,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雪信进来,手中捧着一方绣帕:"夫人,这是刚送来的,说是给您的。"

  我接过绣帕,上面绣着一对鸳鸯,针脚细腻精巧。

  帕子角落绣着一个"惜"字。

  我握紧了绣帕,指甲几乎要刺进掌心。

  这不仅是一方绣帕,更是一封无声的战书。

  宋惜惜在向我宣告她的胜利。

  我冷笑一声,将绣帕丢进火盆,看着它慢慢被火焰吞噬。

  火光映照下,我的脸色苍白如纸。

  夜更深了。

  府中已是一片寂静。

  我拿出一盏小小的油灯,轻轻放在窗台上。

  这是我与那人的暗号。

  每当我点亮这盏灯,第二天都会收到他的信笺。

  其实,我并不确定他是否能看见这微弱的光亮。

  但我还是执着地做着这件事,仿佛这样就能为漫漫长夜点亮一丝希望。

  果然,三更时分,一个黑影悄然而至。

  那是一名小厮,他敲了三下窗棂,又迅速隐入暗处。

  我打开窗,一封信笺落入我的手中。

  信中只有简短的几行字:

  "北行事宜已安排妥当。"

  "三日后,午时三刻,城北杏花村处会有一辆马车等你。"

  "切记,轻装简行。"

  我将信笺贴在灯火上,看着它化为灰烬。

  心中却是前所未有的平静。

  是的,收到和离书的那日我便决定了这件事。

  次日清晨,我收拾好贴身物件,选了几件素净的衣裳。

  雪信不解地问:"夫人为何收拾这些?"

  我淡淡一笑:"整理一下罢了。"

  雪信犹豫片刻,又问:"夫人,那和离之事……"

  我抬眸看她:"你听说了?"

  她点点头,眼中含泪:"府里上下都在议论。"

  "说......世子要迎宋惜惜进门,要与夫人和离。"

  我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傻丫头,哭什么。"

  "夫人,您一点都不难过吗?"

  我笑了笑,没有回答。

  怎会不难过。

  只是难过得太久,已经习惯了。

  午后,我独自一人去了藏书阁。

  这是沈府中最为僻静的地方,鲜少有人来此。

  我走到最里间,取出一个隐蔽的木匣。

  匣中是这两年来与"玉兔仙"的通信。

  第一封信是在一年前收到的。

  那日,我在城南的古玩市集闲逛,无意中看到一方砚台,上面刻着"玉兔"二字。

  我心生喜爱,当即买下。

  回府后不久,一封署名"玉兔仙"的信笺送到了我手中。

  信中写道:"砚台虽美,却不及持砚人之姿。"

  字迹工整有力,却不知是何人所写。

  我没有回信。

  又过了半月,第二封信来了。

  信中只有一首小诗:

  "砚台无言墨有情,闲来磨墨写相思。

  若问相思可寄否,玉兔奔月为谁迷?"

  诗虽平淡,却字字含情。

  我心中好奇,便回了一封信,只写了一句:"何人戏弄,请现真身。"

  第三日,答复来了:"真身难现,唯字传情。若不嫌弃,可暂为笔友。"

  我思量再三,应了下来。

  自此,我们两人书信往来,未曾间断。

  我误以为"玉兔仙"是某位闺中小姐,直到半年后的一次花朝节。

  那日,我随沈景翊参加陆砚文府上的宴会。

  席间,陆砚文赋诗一首,笔锋遒劲,字字如刀。

  我蓦然发现,那字迹与"玉兔仙"的信笺如出一辙。

  一时间,心中惊涛骇浪。

  宴席结束,陆砚文送客时,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片刻。

  他微微颔首,眼中似有千言万语。

  我恍然大悟。

  原来"玉兔仙"不是闺中小姐,而是堂堂礼部尚书陆砚文。

  回府后,我写了一封信:"玉兔难寻,砚台相伴。"

  只字未提真实身份。

  可陆砚文却明白了我的心意。

  从此,信中再无隐晦。

  只是我二人从未谋面,尽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