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姑姑听不懂人话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3-02
姑姑听不懂人话,我们的语言不在一个频道上?我老公有个奇葩姑姑,向来不被亲戚们待见。

她自己的儿女都嫌她自以为是,不听人劝,说她听不懂人话,没有她坏不了的事。

开始我是不信,一个羸弱的老人家,能有多大破坏力?直到她来我家,仅用短短两个月,让我们成了医院和派出所的常客。

第一章姑姑在乡下闯祸了春节前夕,乡下老家那边突然传来消息,老公的姑姑闯祸了。

老公心急火燎地打了几个视频电话,才大概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临近春节,村里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老公的姑姑也兴奋地带着她8岁的小孙子在外面玩耍。

这些年,城里不让放烟花,年味就开始下行。

按着村里习俗,家家户户在春节都要放各种鞭炮来庆祝,姑姑就带着小孙子买了好多鞭炮,还没放年就开始提前操练孙子的胆量。

老公扔下手机,忍着气给我转述:“姑那家伙,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把鞭炮都扔进下水道里了!”我笑了出来:“扔下水道里?这能有什么事儿?炸点小水花呗。”

老公翻了个白眼,摇头说:“你可别不当回事儿,那下水道里不知道积攒了多少可燃气体,那鞭炮一下去,‘轰’的一声,下水道瞬间就炸开了!”“啊?”我的笑容瞬间僵住了,“那后果严重吗?”老公的声音带着些许愧疚和无奈:“能不严重嘛!那爆炸的冲击力把周围的管道都震破了,污水横流,村里地下管道主干道也炸坏了,邻居那辆新买的豪车就压在管道上一个,直接报废了!”“我的老天爷啊,那这可怎么办?”我惊呼道。

老公叹了口气说:“邻居们都闹起来了,到处找我们家赔偿,姑现在也在被村里人指责呢。

村里的意思是,让姑姑尽快把赔偿款凑齐,赔给邻居。”

我这边心里五味杂陈,老公那边又开始频繁地打电话和村里商量赔偿事宜。

老公做为家族里最出息的后辈,自然要出头协调各方面关系。

而他姑姑把事给他一撂,说了句,强啊,姑可指着你啦,你最出息,可不能让村里这些人把你姑姑欺负了去啊。

然后,就没事人一样,该吃吃,该该喝,啥事也不往心里搁。

几天之后,专程赶回老家处理此事的老公回来了,神情疲惫,脸上满是焦虑。

他一进门,我就问道:“姑姑那边怎么安排啊?”老公叹了口气说:“村里给定了个价,赔偿款要一百多万呢,这可把我们全家给难住了。

商量怎么凑钱,可谁家有这么多钱啊。”

“那现在怎么办啊?”我也跟着急。

老公皱着眉头说:“姑姑还在那儿嘴硬呢,她说她就扔了个鞭炮,邻居也不能狮子大开口。

现在村里人的态度很强硬,说如果不及时赔偿,就让她在村里待不下去。”

老公无奈地告诉我,在村里,这种事儿就得按照规矩来,不然以后在村里更没法做人了。

就在我们为了赔偿款的事情发愁的时候,老家又打来电话,说姑姑因为这件事和邻居们闹得更凶了,甚至被几个情绪激动的邻居堵在了家里,不给钱就不让走。

姑姑坐地上打滚 撒泼,装疯卖傻。

还扬言谁在威胁她,就去砸谁家的窗户。

矛盾越来越激化了。

老公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变得更加阴沉。

他抱了抱我,嘱咐到:你在家照顾好自己和孩子,我还得回去处理一下。

辛苦你了,老婆,等我回来,一定给你请个保姆,不让你天天那么累了。

说完,他立刻收拾东西,准备再次赶回村里处理这件事。

看着老公匆忙离去的背影,我心里满是忧虑。

我实在想不明白,姑姑怎么就这么让人不省心呢?这一场由鞭炮引发的“风波”,就像一场噩梦,笼罩在老家。

还让老公这个初为人父的奶爸总是离开心爱的女儿,去操心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太太。

第二章:姑婆进城姑婆在乡下闹出那番大动静后,整个村子都仿佛炸开了锅。

村民们天天找上门理论,儿子媳妇也没闲着,天天在耳边念叨她,说她做事太任性、不懂事,年年放烟火,家家放鞭炮,谁也没放出花来,只有她,不听劝,不在指定的广场上放,由着性子,随地大小放,放出事来了吧。

姑姑嘴一撇,说,谁知道下水道还有那什么易燃易爆气体,也不怪我啊。

就在这一片混乱中,姑婆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她要进城打工赚钱。

看到家族里最有出息的侄子回来了,姑姑从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钞票,递到老公手里,一本正经地说:“大侄子,姑跟你说,村里这事儿,我得躲一躲。

我打算去城里打工,挣点钱赔给邻居,也算是把这件事儿了结了。

你给姑买票,这次姑跟你一起走。”

老公一脸担忧地看着姑婆说:“姑姑,您这年纪,在城里打工哪行啊。

谁敢用您这岁数的老人啊?”姑姑却不乐意了,把头一仰,大声说:“哼,我这身子骨还硬朗着呢!只要能挣到钱,再苦再累我都能干。

再说了,我不能在这村里天天被人唠叨不是?”老公又劝道:“姑姑,您对城里那地方也不熟悉啊,规矩多,乡下人自在惯了,到城里,适合不来啊。”

姑婆眼睛一瞪,双手叉腰说:“你这说的什么话!我以前在家什么难的事儿没干过,还能不适应城里?我一定能在这城里找到合适的活儿,挣到钱!”姑婆女儿听说她要进城,赶来劝阻。

可姑婆根本听不进去,执意要来城里。

姑婆的儿媳妇暗暗舒了口气,这尊大神,可送走了。

第二章老姑婆进了城这突发事件,让我应对不及。

我又不能表现出不高兴,只能委婉地对老公说:“老公,姑姑这年纪可真大了,找份合适的工作估计是不可能的。

可是,你看啊,儿子才六个月大,我也要回工作岗位上班了,哪有精力照顾姑姑她老人家啊。”

老公点点头说:“是啊,我也担心城里的活儿不适合姑姑。

可总不能让她天天在老家挑事吧,在咱家先住些日子,就当出来散散心。”

我思索了一会儿说:“家里又有老又有小的,要不……我们来请个保姆吧。

家里现在真是需要人帮忙呢。”

老公刚想说点什么,姑姑从旁边凑了过来,着急地说:“哎呀,大侄媳妇,别这么麻烦嘛。

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干活呢,在村里照顾孩子的时候经验多着呢!你们要是觉得合适,我就留下当保姆,啥活儿都不挑,工资多少你们看着给。

我出来就是干活挣钱的,给谁干不是干啊,你们何必去找别人。”

我有些顾虑地说:“姑姑,这带孩子可不像在从前那样简单,现在的孩子,讲究科学喂养和很多专业知识,您这老经验……恐怕带不了新孩子啊。”

姑姑一听,不乐意了,胸一拍,大声保证道:“大侄媳妇,你可别小瞧我。

虽说现在和过去有些不一样,但你放心,照顾孩子的事儿我心里有数。

只要我在这儿,宝宝肯定能吃得香、睡得好、长得壮!我保证能把这些事儿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看着姑姑那充满信心的样子,老公在一旁有些无奈地笑了笑,对我说:“老婆,姑姑既然这么坚持,而且咱们也不太清楚哪里能请到合适的保姆,用别人毕竟不如自家人放心啊。

要不……咱们就先让姑姑试试?”我心里有些犹豫,但又觉得姑姑既然这么热心,拒绝好像怪不好意思的。

只好叹了口气说:“好吧,那就先让姑姑试试吧。

就当照顾她也方便点。

不过姑姑啊,宝宝还小,一定要按照育婴教程来照顾啊,可不行按您那些老方子。

。”

姑姑听了,开心地笑了起来,说:“哎呀,大侄媳妇,你就放心吧!我把这事儿交给我,准能办得妥妥的。

你们就等宝宝健健康康长大吧!”我们商量好后,姑姑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开始在屋里忙这忙那,仿佛已经准备大干一场了。

可事情的发展,我们的意料……第三章:岗前“培训”与现实碰撞我深知姑姑没有照顾六个月大宝宝的经验,所以在她正式帮忙带宝宝的前两天,特意花时间给她进行了详细的岗前培训。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房间里。

我把姑姑叫到了婴儿床边,认真地对她说:“姑姑,宝宝现在才六个月大,肠胃还很脆弱呢。

奶粉喂养可一定要按照科学的量和方法来。

每天需要定时定量喂,早上起床先喂一次,大概60 - 80毫升奶粉,大概八点半的时候再喂一次,量也是60 - 80毫升。

以此类推,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要喂一次,每次的量逐渐增加,但不能一次喂太多,不然宝宝消化不了。

而且,在他六个月这个阶段,是不能吃辅食的,宝宝的肠胃现在还不能适应固体食物。

记住哈,每次冲奶粉的水,温度在40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我一边说,一边还仔细地把注意事项写在纸上,递给姑姑看,生怕她记不住。

姑姑看着纸,嘴里还念叨着:“哎呀,这也没啥难的嘛,我记住了,不会忘的。”

我又指着尿不湿说:“还有尿不湿,要定时换的,通常每两个小时就要检查一下,不管有没有尿满,都要换新的。

宝宝的皮肤特别娇嫩,不经常换尿不湿的话,尿布疹就容易找上门来。”

姑姑听了,只是简单地点头回应着,眼神里透露出一种自以为掌握得很好自信。

培训结束后,我就放心地去上班了,心里想着姑姑肯定会把宝宝照顾得好好的。

两天后,我下班回家,刚走到家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宝宝的啼哭声。

我急忙推开门,只见姑姑正抱着宝宝,面露焦急。

宝宝的小脸通红,眼泪汪汪,明显是难受的样子。

我赶紧跑过去,发现宝宝吐了一地,嘴里还冒着酸水。

我心疼极了,连忙联系了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在仔细检查后,严肃地对我们说:“这孩子是消化不良了,六个月大的宝宝现在还不能吃辅食,你们是怎么喂养的?”我顿时一头雾水,我明明告诉过姑姑啊,宝宝现在不能吃辅食啊!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医生建议下,我们先对宝宝进行了治疗。

回到家后,我心里依然满是疑惑,决定第二天早点回家弄清楚情况。

第二天,我提早下班回了家,惊讶地发现,姑姑正坐在沙发上,嘴里嚼着东西,手里拿着已经嚼碎的馒头糊,小心翼翼地往宝宝嘴里抹着。

我气得火冒三丈,大声说:“姑姑,你这是在干什么?我明明跟你反复交代过,宝宝现在六个月,不能吃辅食的,你怎么能给她吃馒头呢?”姑姑被我突如其来的怒气吓了一跳,愣了一会儿,理直气壮地说:“我这不看奶粉贵嘛 ,一罐好几百,几天就吃完了。

再说,宝宝六个月,吃点辅食怎么了?我的孩子都这么喂大的。

就一点点,能有什么事儿?”我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还在作呕的宝宝说:“大人嚼过的东西,不卫生,婴儿口腔功能还不健全,这样不怕传染病吗?而且你这严重影响了宝宝的肠胃!你不知道他现在不能消化这些东西吗?”姑姑却满不在乎地说:“哎,大侄媳妇,你是不是嫌俺埋汰?昨天才刷过牙啊。

你这孩子,就是太小心了。

我带大了多少孩子啊,哪一次出过问题。

这点小事情,怕啥。”

我忍住自己的怒火,继续说道:“姑姑,这不是小事情。

不光是不卫生的问题,而且宝宝的肠胃现在还很脆弱,任何一点不注意都可能给他带来严重的伤害。

你不能凭着自己那老经验就盲目行事啊。”

正当我和姑姑争执不下的时候,又发现尿不湿已经用得脏兮兮的,厚重的有好几公斤。

我问姑姑:“姑姑,你看这尿不湿,这么重了怎么还不换?这得是尿了好多次吧?不是告诉过您要每两个小时换一次的吗?”姑姑却撇撇嘴,毫不在意地说:“这不没漏啊,不换也没事儿。”

我简直要被她的无知和固执气到了,大声地说:“姑姑,你这是对宝宝不负责!宝宝的皮肤这么娇嫩,长时间不换尿不湿很容易得尿布疹的,到时候更麻烦。”

姑姑却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说:“能有多大事儿,我以前带孩子也没换得这么勤啊,也没见出啥毛病。”

又转过头,用我能听得到的音量嘟囔:不知好歹。

帮你省奶粉和尿不湿钱,还怨我。

我好大侄挣钱,就是让你这个败家媳妇可劲浪费的?第四章:邻里风波再起宝宝的事情还没完全解决,这边又和邻居闹出了新的矛盾,葫芦按下去,瓢又冒了起来,这一天天的,家里的日子变得越发热闹又让人头疼。

晚上,我正等着加班的老公回来,想与他商量一下,怎么说服姑姑,按照我的规程去照顾宝宝。

却听到有人在用力地敲门。

我打开门,是楼下的邻居,他皱着眉头,没好气地说:“你们家最近晚上是怎么回事啊?总有人大声说话,还穿着硬底鞋在地板上走来走去,那声音在安静的夜里太响亮了,吵得我们睡不着觉!震得楼道感应灯,一直亮着。

晚上是休息的时间,你们能不能尊重一下别人啊!”我听完,心里一阵愧疚和烦躁,连忙向邻居道歉等邻居走后,我找到姑姑,苦口婆心地给她解释城里的生活规则和习惯。

“姑姑,邻居们都是年轻人,大家白天工作累一天,晚上都需要安静地休息。

你说话声音得轻一点,走路也得换上拖鞋,放轻脚步呀,晚上看视频时,声音也要小一点……”可我还没说完,姑姑就不乐意了,她生气地说:“我大晚上的在家里说话咋了?这是自己家,我又没到他家去吵他。

这感应灯亮就亮呗,又没花咱家钱。”

我还想试图再解释,姑姑已经不耐烦了,翻着白眼嘟囔着:“这城里人规矩就是多,一点自由都没有。”

第二天早上又出了新状况。

姑姑凌晨五点就起来了,开始放着广场舞曲,边锻炼边大声唱歌。

那声音在楼道里回荡,把楼上的年轻人都给吵醒了。

人家投诉到物业,物业来敲门警告,姑姑却怪他们睡懒觉,还说:“这大早上的哪不能起来活动活动,他们年轻力壮的晚上不睡觉,睡到现在,还在这抱怨。”

跟在物业人员身后的年轻邻居气得满脸通红,说:“我们都工作一天辛苦了,晚上加班多晚啊,好不容易能多睡会儿,您就不能安静点啊。”

姑姑却不依不饶:“我不管,我要锻炼,我要唱歌,这是我自由!”姑姑气呼呼地在那埋怨,我好声好气地给人家赔礼道歉。

姑姑像一个潘多拉盲盒,不知何时会倒出什么“惊喜”。

要么把邻居的快递纸盒捡回来,要么把人家放门口的垃圾翻个遍;有一次还把对方的外卖给拿回家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和邻居们的关系变得越发紧张,家里也总是乌烟瘴气的。

我也实在是有些头疼又无奈,天天跟她后面善后,打扫战场。

第五章:矛盾升级,危机降临姑姑来城里已经半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