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北京,空气中还残存着冬末的凛冽,但那股子寒意,正被日益明媚的阳光一点点驱散。
柳树抽出了嫩黄的芽,玉兰花也鼓起了毛茸茸的花苞,一切都预示着生机与活力。
然而,在青年街小学的西年级西班,一种与春天截然不同的诡异氛围,却在悄然蔓延。
下课***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
教室里原本因课堂纪律而压抑的喧嚣,如同解禁的洪水般喷涌而出。
男生们如同事先约定好一般,迅速在教室后方,靠近窗户的角落围成一个小小的、密不透风的圈子。
他们的脑袋凑在一起,压低了声音,语调中充满了神秘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喂,你们听说了吗?
玫瑰黑客!”
张果君率先开口,他那双不大的眼睛滴溜溜地转了一圈,像是雷达般扫描着教室门口,确认没有老师的踪迹后,才故作神秘地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一种“我知道一个天大秘密”的得意表情。
“玫瑰黑客?
不就是那个都市传说吗?”
王秀才推了推鼻梁上快要滑落的眼镜,他是班里的“消息通”,对这类奇闻异事总能第一时间掌握,“据说,看到黑色玫瑰图案的人,会倒霉三天,考试不及格,走路摔跤,喝水呛到什么的。”
“哼,才不止三天那么简单!”
杨三金,一个体格略壮、声音洪亮的男孩,迫不及待地插话进来,他的嗓门即便刻意压低,也比其他人要响亮几分。
“我二舅的邻居家的表哥,他亲口说的!
他家的电脑,大半夜的,自己就开机了!”
张超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满意地看到周围同伴们都屏住了呼吸,才继续道:“然后啊,电脑屏幕上就出现了一朵黑色的玫瑰花,特别特别黑,像是用墨汁画出来的一样。
那花瓣还在屏幕上慢慢地、慢慢地旋转,像是……像是有眼睛在盯着你!”
他模仿着花朵旋转的样子,手指在空中画着圈,眼神也变得迷离起来,仿佛亲眼见过一般。
“哇——”周围响起一片小小的惊呼。
“太吓人了!”
一个瘦小的男生忍不住哆嗦了一下,“我姐说,她班上一个同学的朋友,真的碰到了!
就因为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帖子,里面有黑玫瑰的图片,结果当天晚上就发高烧,烧得满脸通红,说胡话,说看到玫瑰花从墙上长出来,一整晚都没退烧!”
这些传言,就像春日里的蒲公英种子,从上个星期开始,借着孩子们之间的口耳相传,迅速在整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播散开来。
几乎每一天,这个关于“玫瑰黑客”的传说都会衍生出新的版本,细节愈发丰富,情节愈发离奇。
男生们对此乐此不疲,仿佛这是一场***的冒险故事接龙,每个人都想为这个故事添上最惊悚、最不可思议的一笔。
他们描述着黑玫瑰出现的各种场景:手机屏幕、平板电脑、甚至电视机;诅咒的后果也五花八门:从最初的倒霉三天,到后来的生病、遇到小意外,再到更夸张的“被鬼压床”、“听到奇怪的脚步声”。
然而,与男生们的热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生们的日渐恐慌。
起初,她们也只是当成玩笑来听,但随着传言越来越逼真,细节越来越丰富,再加上男生们添油加醋的描述和刻意的惊吓,她们的神经也绷得越来越紧。
己经有几个胆子小的女生,在午休的时候偷偷哭过好几次,眼睛红肿得像桃子,一提到“黑玫瑰”三个字就脸色发白。
班主任赵老师为此还特意在班会上强调过,不要传播未经证实的不良信息,要相信科学,但收效甚微。
孩子们私底下的交流,是老师难以完全掌控的。
王斌没有参与到男生们的讨论中。
他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背挺得笔首,双手放在膝盖上,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打着。
他的座位靠窗,窗外是一株高大的白杨,嫩绿的叶片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他的目光,却警觉地投向讲台方向,准确地说,是讲台上那块擦得干干净净的黑板。
他不是不相信这些传言,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完全的“不信”是困难的,那些绘声绘色的描述,总会在心里留下些许阴影。
他也并非全然害怕,至少不像那些女生一样表现出明显的恐惧。
他只是觉得,这件事情,似乎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他天生比同龄人多一份沉静和观察力。
当其他男生津津乐道于各种恐怖细节时,王斌却在默默地分析这些传言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他发现,所有故事的核心都离不开“黑玫瑰”这个视觉符号,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幸”。
但他总觉得,这背后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让这个传说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如此集中地爆发出来。
“叮铃铃——”预备铃响了,打断了教室里的喧嚣。
男生们意犹未尽地散开,各自回到座位上。
就在班主任赵老师走进教室前的最后一分钟,张果君贼头贼脑地又把头凑了过来,用手肘轻轻碰了碰王斌的胳膊,压低声音,带着一丝炫耀和神秘说道:“王斌,听说了吗?
咱们教学楼三楼西侧的楼道灯,昨天闪了一整夜!
就像恐怖片里那样,忽明忽暗的!
我早上来得早,亲眼看到的,几个高年级的也在说这事儿!”
王斌闻言,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楼道灯闪烁?
这似乎又给那个“玫瑰黑客”的传说增添了一个新的、更具现实感的注脚。
是巧合吗?
还是……那天下午放学,夕阳将教学楼的影子拉得很长。
王斌背着书包,脚步比平时慢了许多。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和几个顺路的同学一起吵吵闹闹地走出校门,而是故意绕到了教学楼后方的那条僻静的小道。
这条小道平日里很少有人走,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和一排有些年头的自行车棚,地面上铺着青石板,有些己经松动,踩上去会发出轻微的“咯噔”声。
这里安静,几乎听不到校门口的喧闹,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是他思考问题的好地方。
他低着头,慢慢地走着,脚下的石板路被夕阳染上了一层暖黄色。
他的脑海里,反复回响着那句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的警告:“黑玫瑰之眼会盯上你。”
这句话充满了暗示和威胁,像一句魔咒。
他忽然停下脚步,抬头看向被梧桐枝叶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天空。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逐渐清晰:一个传说,如果仅仅是传说,它的影响力是有限的。
但如果它能影响到这么多人的情绪和行为,甚至开始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印证”,那么,它的背后会不会真的潜藏着什么东西?
是有人在恶意散播,还是……真的有什么无法解释的力量?
教学楼的影子越来越长,小道的光线也渐渐暗了下来。
当他走到靠近学校边门的地方时,那里通常是教职工进出或者运送杂物的通道,此刻却显得异常安静。
就在他即将拐出小道,汇入校门主路的人流时,一道目光,似有若无,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穿透力,落在了他的身上。
王斌猛地一顿,心中警铃微作。
他下意识地循着感觉望去。
校门口,靠近门卫室的地方,站着一个陌生的身影。
那是一个穿着崭新灰色保安制服的男人,看上去年纪不大,大约三十岁左右,身形中等,不算魁梧,但站姿却很挺拔。
他戴着一顶同样是灰色的保安帽,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他大半张脸,只露出线条分明的下巴和紧抿的嘴唇。
他正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目光似乎正投向熙熙攘攘、鱼贯而出的学生队伍,但王斌却敏锐地感觉到,那目光的焦点,似乎在自己身上停留了片刻。
男人的表情很冷静,甚至可以说是冷漠,与平日里那个总是笑呵呵、会跟孩子们打招呼的老门卫张大爷截然不同。
这是新来的门卫吗?
王斌心里嘀咕了一句。
他只是迅速地瞥了一眼,并没有停留,继续迈开脚步,混入了放学的人潮中。
他不想引起任何不必要的注意。
但他不知道,就在他转身离开的那一刻,那个穿着灰色制服的男人——李文松,同事们习惯叫他李叔——微微低下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的、不起眼的黑色笔记本和一支笔。
他掀开本子,在其中一页上,用一种简练而快速的笔法,写下了几个字。
如果王斌此刻能看到笔记本上的内容,他一定会惊骇不己。
因为在写着日期和“青年街小学”字样的旁边,赫然出现了他的名字:“王斌,西年级西班,对传闻持怀疑态度,观察力较强。”
笔记本被迅速合上,收回口袋。
李文松抬起头,目光再次投向喧闹的人群,帽檐下的眼神深邃而平静,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未曾发生。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与教学楼的影子交织在一起,在地面上投下了一片晦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