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边陲惊变大胤王朝,景平七年,秋。
雁门关外,枯黄的野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远处的山峦笼罩在一片灰沉沉的雾气里。
戍边将士们裹紧破旧的棉衣,握紧手中的兵器,警惕地注视着北方的动静。
十六岁的陆明远站在瞭望塔上,目光坚定地望向塞外。
他出身将门,父亲陆承钧是雁门关守将,数月前奉旨前往京城述职,留下他协助副将周正守城。
明远虽年少,却已熟读兵书,对排兵布阵颇有心得。
"报——!
"一声急促的呼喊打破了边关的寂静。
一名传令兵策马狂奔而来,满脸尘土,"启禀将军,匈奴铁骑已过黑水河畔,正向雁门关逼近!
"周正脸色骤变,握紧腰间佩剑:"有多少人马?
""约五万之众,还携带了攻城器械!
"城墙上的将士们听闻,顿时议论纷纷,脸上露出惊恐之色。
雁门关守军不过两万,且粮草不足,如何能抵挡匈奴的五万铁骑?
明远冷静分析道:"周将军,匈奴此次来势汹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当务之急,是加固城防,派人向朝廷求援。
"周正点头,立即下令:"传令下去,全体将士进入备战状态!
将滚木礌石搬到城头,修补破损的城墙!
"与此同时,明远提笔疾书,写了一封求援信。
他找来亲信家丁铁柱,郑重道:"铁柱,此信事关重大,务必日夜兼程,送往京城!
"铁柱接过信,坚定道:"少爷放心,小人拼了性命也会送到!
"说罢,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三日后,匈奴大军兵临城下。
为首的匈奴单于阿骨打骑在高头大马上,手持弯刀,大声叫嚣:"雁门关的守军听着!
速速开城投降,否则踏平此城,鸡犬不留!
"周正站在城头,怒目而视:"匈奴蛮夷,休想染指我大胤国土!
有本事就来攻城!
"阿骨打大怒,挥刀下令:"攻城!
"霎时间,战鼓雷鸣,匈奴士兵推着攻城车,扛着云梯,如潮水般涌向城墙。
城头上,大胤将士们奋勇还击,滚木礌石如雨点般落下,箭矢破空,惨叫声此起彼伏。
明远手持弓箭,不断射杀靠近城墙的匈奴兵。
他注意到,匈奴军中有人在指挥士兵使用一种从未见过的攻城器械——巨大的投石车,能将巨石抛射到城墙上,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