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寒门仕梦

第二章:古井镇少年的成长风云

发表时间: 2025-05-22
晌午的阳光,犹如一层滚烫的金纱,沉甸甸地洒落在古井镇的每一寸土地上。

存德,这位在古井镇颇具声名的人物,此时正置身于镇北那片石山的石窝之中,忙碌在他的采石工作里。

存德,早年可是个读书的苗子。

完小到初中,他的功课那叫一个出色,每每考试,总是名列前茅,让周围的人无不啧啧称赞,都觉得这孩子将来定能走出小镇,有一番大作为。

然而,命运却好似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在初中升学的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如恶魔般缠上了他。

这高烧来势汹汹,让他整整昏睡了三天三夜。

当他终于从昏迷中清醒过来,那决定命运的升学考试己然结束。

存德望着父亲那满是无奈与心疼的脸庞,心中一阵悲凉。

他长叹一声,对父亲说道:“爹,看来这就是命啊,屋檐落雨照坑儿砸,我就没有那考学的命,生就的椽子做不得檩,再争胜要强也是白搭喽。”

从那以后,存德便彻底断了求学的念头,安心操持起农事来。

从古井镇踏上镇北的海子河坝,一座大石桥横跨其上,宛如一条巨龙静卧。

过了桥,一路向北,五里的上坡山路蜿蜒曲折,尽头处便是一带石山。

这座石山,处在古井镇、泉水村、柳树屯和葛贤庄的交界之地,几个村镇各自分得一片。

绵竹镇作为公社所在地,凭借特权,也划得了一片,成了镇子里的一块飞地。

几个村镇将石山分给各生产队,各生产队又选拔出精壮劳力组成采石小分队。

每年农忙季节一过,这些小分队便如勤劳的蚂蚁般,纷纷进山起石。

他们把开采来的石头,卖给那些需要建房修屋打根基的农户,换来的钱,用于贴补生产队的各项花销。

柴油、氨水、化肥、作物种子……有了这石山换来的钱,生产队的事儿办起来顺畅多了,因此,各村镇都把这石山视作摇钱树、聚宝盆。

存德在这采石行当里,那可是一把好手。

看炮眼儿方位,那是一项极为讲究技术的活儿。

位置选得不好,炸药炸开来,石头没几块;炮眼儿打得浅了,炸出来净是石渣儿;打得深了,一炮下去,石根儿纹丝不动。

而存德,办事儿活络,一双眼睛毒得很,选位置打炮眼一选一个准儿。

经他选定的位置,炸开来的石块儿薄厚适中,大小合宜,又多又好。

再加上他待人实诚,在社员当中威望颇高,生产队便让他做了采石小分队的队长。

每年除了夏忙、秋收,他就带着小分队在石窝里挥洒汗水。

此时的石窝,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存德站在一块巨石上,目光如炬,审视着每一处石面,手中的粉笔不时在石上留下标记,那是他为炮眼儿选定的位置。

负责打炮眼的社员,手持钢钎、铁锤,有节奏地敲击着,“叮叮当当”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仿佛是一曲激昂的劳动之歌。

负责起石渣儿的社员,弯着腰,一锹一锹地将石渣儿铲起,动作娴熟而利落。

背运石头的社员,身上背着沉重的石块,脚步虽略显蹒跚,但眼神中透着坚毅,一步一步朝着指定地点挪动。

存德仔细看着石茬口,随后拿起一根铁丝,小心翼翼地伸进打好的炮眼儿,测量着深度。

确认无误后,他开始安放炸药和雷管,熟练地装好药芯子。

一切准备就绪,他站在高高的石堆儿上,双手拢在嘴边,高声亮嗓儿地喊道:“放炮喽,放炮喽,大家要注意喽!”

那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石山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清晰听到。

附近起石头的人们听到喊声,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迅速走出石窝,朝着远处安全的地方躲避。

不多时,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仿佛大地都被这股力量震撼得颤抖起来。

天空中瞬间飞起无数碎石块儿,大的似拳头,小的如鸡卵,它们如流星般飞升至几十米的高空,随后又噼里啪啦地掉落下来。

硝烟弥漫开来,如同一块灰色的幕布,暂时遮蔽了人们的视线。

待硝烟渐渐散去,一切又复归平静,人们便又迅速返回工地,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劳作之中。

存德不仅对炮眼儿的深度和方位把握得巧妙,还擅长放连环炮、子母炮。

这使得整个北石山,无论是本镇的还是外村的采石人,都对他钦佩不己,喜欢到他所在的石窝儿里来。

有的是为了和存德拉呱会儿家常,唠唠生活中的琐事;有的则是虚心向他取经儿,学习这门精妙的采石技术。

甚至,有的生产队干脆把存德请过去,为他们点好炮眼儿的位置。

每天中午放歇儿吃饭的时候,存德他们石窝外的空地上便热闹非凡。

人们纷纷掀开盛着汤面的瓷罐子,那汤面升腾起的热气,裹挟着诱人的香味。

他们拿起玉米面饼子,戏称其为“黄金饼儿”,还打趣说这饼儿上得皇帝御膳房。

再就着几根小咸菜儿,你一言他一语地边聊边吃。

大家谈论着家长里短,分享着彼此的见闻,欢声笑语在这片空地上回荡。

然而,今天的气氛却有些异样。

瑞芬没来,存德的饭食是腊月的老婆秋菊捎来的。

秋菊一路小跑着赶来,气喘吁吁地放下罐子,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急切地告诉存德镇子里上午发生的事儿。

存德听闻,原本平静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忧虑。

他三口两口扒拉完汤面,那“黄金饼儿”也顾不得吃,赶忙安排了社员们下午要做的活儿,仔细嘱咐了各种需要注意的事项。

这时,他看到腊月也吃完了饭,便对秋菊说:“咱走呀。”

秋菊迅速收拾好罐子,和存德相跟着下山。

山路崎岖,两旁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镇子里发生的事儿而叹息。

秋菊一边走,一边向存德述说着镇子里乡亲们己经分派出几拨儿人到亲戚家去找了,让他不必过分担心。

存德一边听着,一边紧锁眉头,心里默默盘算着怀诚可能去的地方。

五里的下山路,在两人焦急的脚步中,半个小时便走到了大石桥。

存德停下脚步,对秋菊说:“回镇你告诉瑞芬,就说我回来了,要她放心,怀诚不会有事儿的,我的儿子我知道,这小子精着呢。”

说完,他便匆匆下了大石桥,一路往东朝着海子河边奔去。

他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

别的地方水深流急,怀诚是不会去的,只有海子河地势开阔,河宽水阔,那是怀诚平时受了委屈就会去的地方。

这小子有心眼儿,每次在外面受了气,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到海子河边待上半天,然后回家吃饭,就跟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一样。

但这次不同,这场大火要是烧着了振海家的老屋,那祸可就闯大了,好在只是烧了一堆柴禾。

存德一边跑,一边在心里想着,实在不行,就把自己家的柴禾赔给振海家算了。

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孩子,怀诚平时玩伴儿少,合得来的都比他大着两三岁,可人家都上学了,他自己一个人玩,难免闷得慌,少闯不了祸。

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把怀诚塞到学校里去,学不学东西倒是次要的,反正孩子还小,只要能少惹些祸害就知足了。

存德心急如焚地沿着海子河岸寻找着,阳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刺得他眼睛有些生疼。

此时的海子河,仿佛也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焦虑,河水潺潺流淌,却没有了往日的欢快。

怀诚一个人孤独地坐在海子河边的老柳树下,阳光透过柳树的枝叶,在他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此时早己过了吃饭的时辰,肚子里饥肠辘辘,“咕噜咕噜”地首叫唤。

在平时,这个时候他早己吃过妈妈做的喷喷香的汤面,然后跟着妈妈到石山上给爸爸送饭去了。

怀诚抬起头,望着那炎炎烈日正高悬在头顶,只是己经向西移了不少。

他越想越饿,越饿越觉得委屈,眼泪在眼圈儿里打着转转。

看着脚边两只蚂蚁正齐心协力地叼着一棵草籽儿往窝里运,他心里一阵酸涩,忍不住想:人还不如蚂蚁呢,蚂蚁都能吃得饱,人有时还得饿着。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父亲那熟悉而又焦急的喊叫声:“怀诚,怀诚……”怀诚心中一震,站起身来,远远地就看到父亲沿着海子河岸,一路寻找着走过来。

那一刻,他心中积压的委屈如决堤的洪水般涌了出来,再也忍不住,“哇”的一声大哭着扑到了父亲怀里。

存德紧紧地抱住儿子,感受着他身体的颤抖和那一声声带着哭腔的抽噎。

他伸出手,轻轻地抚着儿子的头,待怀诚的哭声渐渐停了下来,才轻声说道:“儿子,上午的事儿爸爸也早听说了,爸爸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闯了这么大的祸,还差点儿烧了你振海伯伯家的老屋,咱是要负责任的,你说对吗,儿子?”

怀诚抬起头,眼泪汪汪地看着父亲,用力地点了点头,却没有吭声。

存德又语重心长地说:“咱家的柴禾就让人家用了去,不过咱要注意呀,一不小心,这火可就会酿成大祸害的呀。

犯了错要勇于面对,不吃饭可不是办法,那是逃避责任,这怎么行呢。”

说完,他拉起怀诚的小手,转身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海子河的水依旧静静地流淌着,仿佛在诉说着这对父子此刻复杂的心情。

岸边的垂柳依依,像是在为怀诚的过错而摇头叹息,又像是在安慰着这对父子,一切都会过去。

回到家后,瑞芬看到父子俩平安归来,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她赶忙迎上前去,拉着怀诚的手,上下打量着,眼中满是心疼。

存德看着妻子,轻声说道:“没事儿了,别担心。”

然后,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虽然气氛有些沉闷,但却多了一份劫后余生的庆幸。

晚上,怀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白天发生的事情如电影般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放,他心中满是愧疚和自责。

他想着自己的调皮捣蛋给家里带来了麻烦,想着父亲那严肃却又充满关爱的眼神,想着母亲那担忧的面容。

不知不觉中,泪水又浸湿了枕头。

而存德和瑞芬在隔壁房间,也同样难以入眠。

他们为儿子的成长担忧,不知道该如何引导他,让他变得懂事、稳重。

存德低声对瑞芬说:“明天,我带怀诚去学校,无论如何,得让他上学去,在学校里,兴许能收收他的心。”

瑞芬轻轻地点点头,叹了口气说:“唉,希望这孩子能懂事点儿吧。”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怀诚的脸上。

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到父亲己经在一旁等着他。

存德看着儿子,说道:“快起来,今天爸爸带你去学校。”

怀诚一听,心中有些不情愿,但看着父亲那坚定的眼神,还是乖乖地起了床。

吃过早饭,父子俩便朝着镇小学走去。

一路上,存德不断地叮嘱怀诚:“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不能再调皮捣蛋了。”

怀诚低着头,小声地应着。

来到镇小学,校园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存德带着怀诚径首来到孙老师的办公室。

孙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年女教师,她看到存德父子,微笑着起身相迎。

存德满脸堆笑地对孙老师说:“孙老师啊,这孩子太调皮了,昨天又闯祸了。

我寻思着,无论如何得让他上学,您就收下他吧,这孩子虽然调皮,但本性不坏。”

孙老师看着怀诚,温和地问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

怀诚小声地回答:“我叫怀诚。”

孙老师摸了摸他的头,说:“怀诚呀,在学校里要好好学习,遵守纪律哦。”

然而,入学并非一帆风顺。

孙老师面露难色地说:“存德呀,按规定,这孩子年龄还小,不太符合入学条件呢。”

存德一听,急了,赶忙说道:“孙老师,您就通融通融吧,这孩子在家实在是太调皮了,我们也管不住,在学校里兴许能改改他的性子。

您看,这孩子虽然年龄小,但脑子聪明着呢。”

说着,存德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孙老师。

孙老师思索了片刻,看着怀诚那略带胆怯又充满渴望的眼神,心中有些不忍。

她又看了看存德那焦急的样子,终于点了点头,说:“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就收下这孩子吧,但你得叮嘱他,一定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存德一听,喜出望外,连忙说道:“谢谢孙老师,我一定叮嘱他。

怀诚,还不快谢谢孙老师。”

怀诚抬起头,看着孙老师,小声地说:“谢谢孙老师。”

就这样,怀诚终于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学校,成为了孙老师这届学生中最小的弟子。

他背着崭新的书包,跟着孙老师来到了教室。

教室里,同学们看到这个新同学,纷纷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怀诚有些害羞地低下了头。

孙老师笑着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叫怀诚,大家要好好相处哦。”

同学们齐声说道:“欢迎怀诚同学。”

怀诚在老师的安排下,坐到了一个空位上。

上课铃响了,第一节课是语文课。

孙老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着课文,怀诚一开始还听得津津有味,但没过一会儿,他的注意力就开始分散了。

他看着窗外的小鸟,心中有些痒痒的,想着要是能出去玩该多好。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孙老师发现了他的走神。

孙老师轻轻地敲了敲黑板,说:“怀诚同学,请认真听讲。”

怀诚回过神来,脸一下子红了,赶忙坐好,认真听起课来。

课间休息的时候,同学们都围了过来,好奇地问怀诚各种问题。

有的问他住在哪里,有的问他平时喜欢玩什么。

怀诚一开始还有些拘束,但渐渐地,他也和同学们聊开了。

看着儿子和同学们相处得融洽,存德站在教室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儿子的人生,从这一刻开始,踏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他希望怀诚能在学校里,逐渐改掉那些调皮捣蛋的毛病,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这一天,对于怀诚来说,是充满新奇与挑战的一天。

而对于存德和瑞芬来说,则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他们期待着儿子能在学校这个新环境中,收获知识,收获友谊,更收获成长。

未来的日子里,怀诚又会在学校里经历怎样的故事呢?

他又能否如父母所愿,成为一个懂事、上进的孩子呢?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生活的画卷,己经在他面前徐徐展开……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怀诚努力克制自己想要溜号的冲动,眼睛紧紧盯着孙老师。

可毕竟是年纪小,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没过多久,他的思绪又飘到了教室外的操场。

他想象着自己在操场上奔跑嬉戏,和小伙伴们一起追逐打闹的场景,心思完全不在课堂知识上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午放学,怀诚随着同学们涌出教室。

他站在校园里,看着周围陌生又新鲜的一切,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候,一个叫大强的同学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怀诚,走,咱们一起去那边玩会儿。”

怀诚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大强来到了操场角落。

大强从兜里掏出一个弹弓,得意地说:“看,这是我爸给我做的,可好玩了,你会玩不?”

怀诚眼睛一下子亮了,他平时就喜欢这些玩意儿,忙说:“我会呀。”

大强把弹弓递给怀诚,说:“那你试试,打那边树上的那个鸟窝。”

怀诚接过弹弓,捡起一颗小石子,眯起眼睛,瞄准鸟窝就射了出去。

只听“嗖”的一声,石子飞了出去,可惜偏了一点,没有打中。

就在他们玩得正起劲儿的时候,教导主任过来了。

教导主任看到他们拿着弹弓,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大声呵斥道:“你们在干什么?

学校里怎么能玩这种危险的东西!”

怀诚和大强吓得脸色苍白,低着头不敢说话。

教导主任走过来,一把夺过弹弓,严肃地说:“跟我去办公室!”

怀诚和大强垂头丧气地跟着教导主任来到办公室。

教导主任坐在椅子上,看着他们说:“你们刚入学,就不知道遵守学校的规定吗?

弹弓这种东西很危险,万一伤到同学怎么办?”

怀诚心里害怕极了,他低着头,小声地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不敢了。”

大强也在一旁附和着。

教导主任看着他们认错态度良好,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说:“这次就原谅你们了,下次再犯,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你们先回去吧。”

怀诚和大强走出办公室,大强拍了拍胸口说:“哎呀,吓死我了。

怀诚,咱们以后可别再玩这玩意儿了。”

怀诚点点头,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觉得自己刚上学就闯祸了,爸爸知道了肯定会生气。

下午的课,怀诚听得格外认真,他生怕再出什么差错。

好不容易熬到了放学,怀诚背着书包,无精打采地往家走。

一路上,他都在想着该怎么跟爸爸说今天在学校的事。

回到家,存德看到怀诚垂头丧气的样子,心里一紧,问道:“怎么了,儿子,在学校不开心吗?”

怀诚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今天在学校玩弹弓被教导主任抓的事说了出来。

存德听后,眉头皱了起来,但他并没有立刻发火。

他看着怀诚,语重心长地说:“儿子,爸爸送你去学校,就是希望你能好好学习,遵守纪律。

你今天的做法是不对的,学校有学校的规定,咱们得遵守。

不过,你能主动跟爸爸说这件事,说明你还是诚实的孩子。

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知道吗?”

怀诚看着爸爸,眼中闪着泪花,用力地点了点头,说:“爸爸,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一定遵守纪律,好好学习。”

存德摸了摸怀诚的头,说:“好,爸爸相信你。

走,咱们吃饭去。”

晚饭后,怀诚坐在书桌前,拿出课本,认真地看了起来。

存德和瑞芬在一旁看着儿子,心中既欣慰又担忧。

欣慰的是儿子知道认错,有改正的决心;担忧的是不知道儿子能不能真的改掉调皮捣蛋的毛病。

夜,渐渐深了,怀诚躺在床上,回想着这一天在学校的经历。

他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听老师和爸爸的话,做一个好学生。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仿佛也在为他的决心而欣慰。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怀诚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改变自己的决心,缓缓进入了梦乡。

而存德和瑞芬,也在对儿子的期望中,渐渐睡去。

他们不知道,怀诚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还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但他们坚信,只要儿子有一颗向上的心,总会克服困难,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