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方舟怀表

第3章 刑侦队长与密室钟表匠

发表时间: 2025-10-11
敲门声响起时,林深刚把铁盒放回保险柜。

敲门声很轻,三下一组,节奏很稳,不像是收旧物的老顾 —— 老顾敲门总是慌慌张张的,像怕被人看见。

他走到门边,透过猫眼往外看。

门外站着个穿警服的男人,肩宽腿长,警服的袖口卷到小臂,露出手腕上的旧佛珠 —— 珠子是紫檀木的,边缘磨得发亮,少了一颗,用红绳系着。

男人的眼底有很重的红血丝,手里夹着个牛皮档案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警牌别在左胸,上面的名字很清晰:陆寻,刑侦队副队长。

林深开门时,男人往后退了半步,目光先扫过工作室的窗户,再落到桌角的相框上,停顿了半秒才开口,声音带着点沙哑,像很久没喝水:“林先生,我找你聊聊陈默的案子。”

陈默这个名字,林深昨天在新闻里见过。

晚间新闻用了三十秒报道:雾洲市钟表协会会长陈默,死于自家工作室,门窗从内部反锁,现场所有钟表停在凌晨 3:17,法医初步鉴定为 “记忆被强制提取后谋杀”,现场遗留了一块黄铜怀表。

当时他没在意,首到现在看到陆寻,才突然想起新闻里的怀表 —— 和他昨天收的那只,样式很像。

“我是法医转行修旧物的,不是侦探。”

林深想关门,陆寻却伸手抵住门框,动作很轻,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道。

他从档案袋里抽出一张照片,递到林深面前:“这是陈默案的现场物证,林先生应该认识。”

照片是怀表的特写,黄铜表壳上的缠枝纹和林深那只几乎一样,表盖内侧的 “舟” 字虽然模糊,却能看清笔画,下方同样有个衔齿轮的乌鸦符号。

更让林深心头一紧的是,怀表的表链断了一节,断口处的磨损痕迹,和他昨天修的那枚齿轮的齿痕,弧度完全吻合。

“陈默是前‘方舟实验室’的钟表设计师。”

陆寻的目光又落回相框上,“十年前实验室爆炸后,他就辞职开了工作室,专门修古董钟表。

林先生的妹妹林溪,当年也在方舟实验室实习,对吗?”

林深的身体僵住。

林溪的实习经历他一首记得,可警方当年的调查报告里,只字没提方舟实验室,只说她是 “市立医院的实习生”。

他盯着陆寻的眼睛,试图从那双布满红血丝的眸子里找到答案:“你怎么知道?

方舟实验室的档案不是早就销毁了吗?”

“因为我妹妹陆瑶,当年也在那里。”

陆寻的喉结动了动,从口袋里摸出个小布包,打开是块磨损的钢琴键,木头纹理里还留着点白色漆痕 —— 是斯坦威钢琴的象牙白漆。

“她比林溪小一岁,学了十二年钢琴,当年是方舟实验室的‘记忆样本采集员’。

三年前,她也‘***’了,现场同样有块空白记忆胶囊。”

林深的呼吸沉了下去。

他侧身让陆寻进屋,倒了杯冷水递过去。

陆寻接过杯子,手指碰到杯壁时明显抖了一下 —— 不是冷的,是紧张。

他打开档案袋,取出一叠照片,摊在工作台上:“你看,陈默的工作室墙上挂满钟表,所有指针都停在 3:17,和方舟实验室爆炸的时间一样。

他倒在工作台前,右手握着怀表,左手的指甲缝里夹着点蓝色纤维 —— 法医鉴定是特制风衣的面料,只有织梦者的核心成员才穿。”

林深拿起照片,用修复师的放大镜仔细看。

蓝色纤维很细,横截面是六边形的,边缘有荧光涂层 —— 这是他在法医科见过的 “防痕迹面料”,沾水不溶,遇火不燃,很难留下物证。

工作台的角落有个细微的划痕,是被某种齿轮工具刮过的,划痕的弧度和他昨天修的那枚座钟齿轮完全吻合,甚至连刮痕的深度都一样 —— 像是同一个工具留下的。

“回溯仪为什么没拍到凶手?”

林深抬头问。

回溯仪是刑侦局 2024 年配的机密设备,他在法医科时听过,能捕捉空间里的记忆残留。

“凶手清理了所有痕迹。”

陆寻的手指敲了敲照片里的怀表,“我们拆了怀表的表芯,发现里面的记忆胶囊被改造过,不仅能存储记忆,还能释放记忆清除剂(注:织梦者专属研发的神经毒素,呈淡蓝色烟雾,主要成分是‘β- 羟基丁酸衍生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可在 10 分钟内破坏海马体记忆神经元,24 小时后完全挥发,常规法医检测需用‘吡啶 - 2 - 羧酸’试剂才能检出残留)。

陈默死前 48 小时的记忆,全被清干净了,只残留了一句话:‘方舟的债,该还了’。”

林深突然想起昨天激活怀表时的麻意,后背窜起一阵寒意。

他走到保险柜前,输入密码 617,柜门弹开时,陆寻的目光明显亮了一下 —— 不是好奇,是警惕。

林深拿出那只怀表,放在工作台上:“我这只怀表是昨天收的,卖表的人戴着黑色口罩和帽子,只露了双眼睛,说‘这表是祖传的,修不好了’。

昨天激活过一次,里面的记忆是林溪‘***’的画面,但那个人不是她 —— 没有眼角的痣。”

陆寻凑过来,用戴手套的手指拿起怀表,翻到背面。

表壳的底部,刻着个极小的编号:07,是用激光刻的,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方舟实验室的员工工牌编号都是两位数,核心成员是 01-12,外围是 13-30。”

他的声音有些发紧,“我妹妹陆瑶的工牌编号,是 08。”

方舟实验室背景注2017 年由 “启星资本” 资助成立的秘密科研机构,对外宣称研究 “记忆创伤修复技术”,实则开展 “记忆编辑可控性实验”(代号 “方舟之梦”)。

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7-2018)采集健康人的 “基础记忆样本”;第二阶段(2018-2019)尝试 “定向修改创伤记忆”;第三阶段(2019)计划 “批量植入虚假记忆”,用于 “社会情绪管控”。

2019 年 6 月 17 日凌晨 3:17 发生爆炸,官方通报为 “燃气泄漏”,但现场无幸存者,实验数据据称被 “启星资本” 派人销毁。

当年参与第三阶段的核心成员共 12 人,如今己有 3 人以 “记忆篡改***” 为名死亡,陈默是第 4 个,编号 06。

窗外的雾开始散了,阳光透过木窗,在地板投下长长的影子。

林深看着怀表上的 “07”,突然想起三年前林溪最后一次打电话给他,是 6 月 16 日,也就是她 “***” 的前一天。

电话里她的声音很奇怪,像是在哭,又像是在笑:“哥,我找到能帮你恢复记忆的方法了,方舟的‘记忆回溯技术’…… 等我成功了,你就能想起妈妈去世前说的话了。”

当时他以为是妹妹实习太累,胡言乱语,现在才明白,所谓的 “记忆回溯”,根本是把人当成实验品。

“我帮你查案。”

林深把怀表放回丝绒盒,“但我要知道所有事,包括你没说的 —— 比如,你为什么会找我,而不是找其他和方舟有关的人。”

陆寻的佛珠转了一圈,紫檀木的珠子在他指间摩擦,发出轻微的 “沙沙” 声。

他沉默了几秒,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旧照片,照片上是两个穿白大褂的女孩,一个是林溪,眼角有痣;另一个是陆瑶,手里拿着钢琴谱。

“这是 2019 年方舟实验室的实习生合影,我在妹妹的遗物里找到的。”

他的声音很轻,“照片背面写着‘林溪,07;陆瑶,08’—— 你妹妹,是当年的 07 号成员。”

林深的手指顿在照片上。

他从没见过这张照片,林溪也从没提过自己的编号。

陆寻看着他的表情,继续说:“明天早上八点,我来接你,去陈默的工作室。

那里或许有我们都需要的答案。”

陆寻离开时,林深送他到门口。

看着男人的背影消失在雾里,他突然注意到,陆寻的后颈处,有一块淡到几乎看不见的黑色印记 —— 像是被洗掉的刺青,形状和怀表上的乌鸦符号,有几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