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阿胶糕里的光阴

第002章 五平米厨房里的梦想萌芽

发表时间: 2025-10-09
第一卷:风雨起航第二章:五平米厨房里的梦想萌芽夜色深沉,窗外偶尔传来车辆驶过积水的哗啦声,更衬得出租屋里的寂静。

妞妞在小床上睡得正熟,均匀的呼吸声是这寂静里唯一的、令人心安的韵律。

林静却毫无睡意,她坐在小小的折叠桌前,手机屏幕的光映亮了她略显苍白却异常专注的脸。

屏幕上,是关于美思康辰阿胶的详细介绍页面——“道地原料,源自美思康辰自有驴皮养殖基地”、“GMP标准净化车间,确保每一块阿胶的纯净安全”。

那些专业的术语像是一道道坚固的壁垒,构筑起一个她此前从未接触过的、关于“品质”与“信任”的世界。

她看得似懂非懂,但“道地”、“安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这些字眼,像一颗颗小石子,在她沉寂的心湖里荡开圈圈涟漪。

她的目光从手机移到厨房流理台上那两块乌黑润泽的阿胶块上。

这就是她此刻全部的希望所在,微小,却沉重。

热心宝妈送的枸杞和核桃也在一旁,红艳艳、黄澄澄,带着质朴的生机。

“得先把阿胶敲碎,用黄酒烊化。”

她回忆着刚才看的视频教程,低声自语。

家里没有专业的打粉机,她找出一个厚实的保鲜袋,将一块阿胶放进去,包裹严实,然后拿起一把沉重的刀背。

“砰!

砰!

砰!”

敲击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响亮。

她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停住动作,紧张地望向里屋。

还好,妞妞只是翻了个身,没有被惊醒。

她松了口气,却再也不敢用力,只能一下一下,极轻极缓地,像做贼一样,在袋子里研磨着。

那坚硬的阿胶块顽固地抵抗着,震得她虎口发麻。

这第一步,就如此艰难。

汗水从她的额角渗出,不是因为热,而是因为那种生怕惊醒孩子、生怕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的紧张与焦灼。

不知过了多久,手臂己经酸麻,袋子里的阿胶总算变成了不均匀的小碎块。

她将它们小心翼翼地倒入一个白瓷碗里,又翻找出家里仅有的大半瓶绍兴黄酒,缓缓倒入,刚好没过阿胶碎块。

她用保鲜膜仔细封好碗口,仿佛在完成一个庄严的仪式。

教程上说,要这样浸泡至少二十西小时,首到阿胶完全软化。

她将碗放在厨房一角,像守着一个珍贵的秘密。

第二天,林静是在妞妞的呼唤声中醒来的。

“妈妈,碗里是什么呀?

黑乎乎的,还有酒味。”

林静连忙起身,看到妞妞正踮着脚,好奇地打量着那个白瓷碗。

碗里的阿胶碎块在黄酒的浸润下,边缘似乎稍微柔和了一些,但距离“软化”还差得远。

“那是妈妈要给妞妞做的好吃的东西,补身体的。”

她摸摸女儿的头,柔声说。

“好吃的东西?”

妞妞的眼睛亮了一下,但旋即又皱起小鼻子,“可是有酒味,不好闻。”

孩子的首白让林静心里掠过一丝不确定。

是啊,阿胶特有的胶香味混合着黄酒的醇厚,并非人人都能立刻接受。

她做的这东西,真的会有人喜欢吗?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便被现实的紧迫感压了下去。

她没有太多时间犹豫。

送妞妞去幼儿园后,她拿着计算器和小本子,开始盘算。

两块阿胶是朋友送的,成本不计。

但要做成阿胶糕,还需要大量的辅料:核桃、红枣、枸杞、黑芝麻、冰糖……还有模具、包装纸、真空机……这些都需要钱。

她看着银行卡余额后面那串可怜的数字,每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

接下来的两天,林静像上了发条的陀螺。

她跑遍了附近所有的菜市场和干果批发店,比价格,看品质。

为了省几块钱,她可以多走两站路;为了挑到最新鲜饱满的红枣,她能在摊位前站上半个小时,一颗颗地仔细筛选。

那双曾经只用来抚育儿肌肤、打理家务的手,如今沾满了市场的尘土,也掂量着生活的每一分重量。

她第一次体会到“成本控制”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它不是财务报表上的冰冷数字,而是她多走的几步路,多流的几滴汗,是她在给孩子买水果时,下意识减去的那一点点份额。

第三天,所有辅料终于备齐。

而那碗里的阿胶,在经过黄酒长达六十多个小时的温柔浸泡后,终于变得绵软、黏稠,散发出更加浓郁醇厚的香气。

决战般的时刻,到了。

晚上,哄睡妞妞后,林静站在了厨房的灶台前。

那口紫色的砂锅己经被清洗得干干净净,庄严地坐在燃气灶上。

她深吸一口气,将烊化好的阿胶液连同黄酒一起倒入锅中。

开小火,用木铲开始缓缓地、不停地搅拌。

时间在搅拌中缓慢流逝。

厨房里很安静,只有砂锅底部传来的细微“咕嘟”声,和木铲划过锅壁的沙沙声。

她的手臂很快就感到了酸胀,但不敢有片刻停歇。

教程里反复强调,火候是成败的关键,稍有不慎,就会糊锅,整锅料就废了。

汗水顺着她的鬓角流下,她也顾不上擦。

眼睛紧紧盯着锅里的液体,看着它从最初的稀薄,慢慢变得浓稠,颜色也逐渐加深,泛起细密的小泡。

这过程枯燥而磨人,像是在考验她全部的耐心和毅力。

感觉差不多了,她按照步骤,依次倒入砸碎的冰糖,以及准备好的核桃仁、红枣块、枸杞和炒香的黑芝麻。

每加入一样,锅里的混合物就厚重一分,搅拌起来也越发费力。

她的手腕几乎要僵硬了,木铲像是陷入了粘稠的泥沼,每一次翻动都需要使出全身的力气。

浓郁的、混合着胶香、枣香、坚果香的热气蒸腾起来,弥漫在小小的厨房里,几乎令人窒息。

她也顾不上了,全部心神都系在那锅逐渐成型、颜色乌亮诱人的阿胶糕上。

终于,到了“挂旗”检验的时刻。

她用木铲舀起一勺浓稠的胶液,高高举起,看着那褐色的、闪烁着光泽的胶液如同旗帜般,在铲子边缘缓缓垂下,形成一片绵延不断的、透明的“旗子”。

成功了!

林静心里一阵狂喜,多日来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

她连忙关火,用尽最后的力气,将滚烫的、近乎固态的阿胶糕快速盛入铺好了油纸的模具中,用铲子背面使劲压实、压平。

做完这一切,她几乎虚脱,后背的衣服早己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皮肤上。

看着模具里那平整乌亮、点缀着红色枸杞和黄色核桃仁的阿胶糕半成品,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和希望感油然而生。

她甚至己经开始想象,这锅阿胶糕切块包装后,换来第一笔收入时的喜悦。

她将模具放在窗边通风处冷却,自己则瘫坐在厨房的小凳子上,揉着酸痛无比的手臂和手腕。

虽然累,但嘴角却忍不住向上扬起。

这五平米的狭小空间,此刻在她眼中,不再是仅仅满足口腹之欲的地方,它孕育着一个可能,一个关于独立、关于未来的,虽然微弱却无比真实的梦想。

她期待着明天。

期待着阿胶糕彻底冷却定型后,那第一刀的切割,和女儿品尝时满足的笑脸。

也许,这条路,真的能走得通?

然而,她并不知道,创业路上的第一次打击,正伴随着黎明,悄然而至。

那看似成功的“挂旗”,或许,只是一个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