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零三分,赤道环轨太空电梯的反光准时爬上窗台。
小林夏踮脚去够书架顶层的《外星殖民指南》时,七色光瀑正顺着钛合金墙壁流淌,"真要考那个航天大学?
" 母亲用袖口擦去额角的薄汗,"听说要记很多天文知识。
" 案板上的饺子皮被捏出精巧的褶皱,像极了一只只可爱的小老鼠。
"是动态星图算法。
" 少年把模拟试卷藏进《外星殖民指南》的书封,窗外的星港正升起 "昆仑舰队" 的钛合金舰艏。
十二座船坞环绕着地球静止轨道旋转,如同守护着人类梦想的忠诚卫士。
纳米太阳能帆板在晨光中舒展,每一片帆板都像被精心打磨过的镜子,反射着太阳的光芒,宛如青铜浑天仪上被拭亮的黄铜星点,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科技在此刻完成了一场静默的交接。
记忆突然闪回至九岁那年的夏夜。
爷爷握着他的手指在星图蜿蜒:"这是天仓五,唐朝司天监说那里有翼火蛇盘踞..." 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药罐蒸腾的雾气模糊了全息投影。
"科学家说那里可能有宜居行星。
" 小林夏转动电子望远镜,荧惑星表面的新重庆殖民地正在沙暴中闪烁。
采矿激光刺破红色天幕的瞬间,他以为是除夕夜的烟花落进了望远镜 —— 后来才知道,那些光束正为奥林匹斯船坞冶炼铂金矿。
爷爷把哮喘吸入器藏进唐装口袋,枯瘦的手指指向银河的投影:"记住,我们的梦想是星辰大海!
" 老人的咳嗽声与星港发射倒计时在记忆里重叠轰鸣,震得书桌上的浑天仪铜环微微颤动。
七年后的月球澄海大学,阳光透过环形山观测窗,在地面投下不规则的光斑。
神经接驳环在林夏太阳穴泛起幽蓝,环身的微光随着他的呼吸轻轻起伏,仿佛与他的思维同频共振。
教授的全息影像悬浮在讲台中央,影像的边缘还带着淡淡的光晕,显得格外真实。
奥林匹斯山北麓的二十公里组装塔正在分解铂金矿锭,巨大的机械臂精准地操作着,每一个动作都经过千万次的模拟计算。
零下 140℃的淬炼舱里,冰晶纹路沿着六边形晶格攀爬,像极了《星际材料学图谱》中记载的超低温金属结晶结构示意图,每一条纹路都是自然与科技共同书写的密码。
“这些辐射翼板会通过货运舰送往地球轨道。”
教授放大画面,沪东重工的龙纹徽章在塔身上若隐若现,龙鳞的细节清晰可见,仿佛下一秒就要破壁而出。
“火星制造的部件比地球轻 63%,这就是为什么昆仑舰队要双轨建造。”
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自豪,这是人类在星际探索中迈出的坚实一步。
林夏的接驳环突然发烫。
视野里的火星影像如潮水退去,轨道城的钛合金穹顶压了下来,脚下的金属地面正随着离心力微微震颤,每一次震动都传递着精确的重力数据。
神经接驳环传递来的重力加速度模拟让耳膜泛起熟悉的压迫感,就像乘坐高速电梯时的失重与超重交替。
那就让我们继续模拟!
"殖民舱爆发真菌感染。
"AI 教官的电子音刺破寂静,十二个红点在视网膜炸开,C 区真菌正以 1.2μm/s 的速度啃噬铂金接缝。
"启动穹顶自旋至 1.2G。
" 他的指令刚落,脚下的金属地板便开始震颤。
离心力将孢子压向隔离带时,林夏突然想起父亲图纸上的标注:铂金镀层需配合微电流抑制生物腐蚀。
"给接缝通 3 毫安电流,注入银离子抑菌剂。
" 当最后一个红点熄灭,模拟场景里的木星云层竟泛起涟漪,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智慧惊动。
"懂得用材料特性解决问题。
" 教授的赞许混着窗外的地球光芒涌进来。
林夏摘下接驳环,发现终端上的腐蚀痕迹与父亲参与的的护盾结构图惊人相似。
环形山观测窗外,那颗蓝色星球正泛着祖母绿,臭氧层修补无人机在近地轨道连成星链 —— 地球轨道船坞的生态舱,原料就来自这些被修复的海洋。
林夏摘下神经接驳器时,教授正在点评其他学员的失误:“... 首接启用灭菌微波导致生态链崩溃,这是本末倒置!”
教授的语气带着几分严厉,全息屏上的灾难场景让他后背发凉 —— 某个模拟舱正在重现真菌孢子在无差别灭菌后,疯狂滋生的恐怖画面。
个人终端突然震动起来,发出轻微的 “嗡嗡” 声,来自地球的讯息在月球尘埃覆盖的桌面上亮起,蓝色的光芒映亮了周围的一小片区域:”老妈上次给你做的饺子,记得加热!
“简短的文字里满是母亲的温暖与牵挂。
林夏笑了笑,指尖在终端上快速敲击,回复了一个 “收到” 的表情。
他仰头饮尽宇航水杯里的水,水流滑过喉咙,带来一丝清甜。
林夏的神经接驳环微微发烫,这是高级战术课的第七个案例,持续的高强度训练让设备有些过载。
他正在调整殖民舰的引力锚点,指尖在虚拟控制面板上滑动,每一次操作都精准无比。
突然,屏幕上的一组数据引起了他的注意 —— 小行星带的金属读数异常。
那颗编号 TX-113 的陨石,铁镍含量比数据库高出西倍,这个发现让他心跳漏了一拍,仿佛找到了一个隐藏的宝藏。
“下课。”
周教授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桌椅移动的声音。
陈岩站起身,伸了个懒腰,骨骼发出 “咔咔” 的声响,活动着有些僵硬的肩膀说:“好兄弟一起去打球!
我可是最近和火星的那群家伙约好了,非得让他们见识下咱们月球校区的厉害。”
陈岩的语气里满是自信,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你去吧,我有点饿了,想去吃饭然后回宿舍,我还有问题没有解决完成呢。”
林夏说道,目光仍停留在屏幕上的异常数据上,那颗特殊的陨石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他的注意力。
林夏把水杯塞进背包,水杯与金属背包碰撞发出 “哐当” 一声轻响。
全息屏上的异常数据还在视网膜残留,形成挥之不去的残影:“帮我录他们撞防护罩的慢镜头,回来我研究研究。”
他指了指自己太阳穴处的记录芯片,这枚微型芯片能精准记录下视觉信息,方便他日后分析。
月球食堂的灯光明亮而柔和,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与淡淡的臭氧味。
蘑菇汉堡泛着诡异的蓝光,这是 3D 打印餐特有的磷氮反应,虽然看起来有些奇怪,但香气却十分诱人。
林夏咀嚼着号称 “火星风味” 的人造肉排,肉质的纹理和口感都模仿得恰到好处,仿佛真的置身于火星殖民地。
思绪仍缠绕在那颗异常小行星上,父亲参与设计的偏振护盾模块突然在脑海浮现 —— 等等,如果用护盾的磁偏转效应来辅助采矿,是不是能更高效地分离出高纯度的金属?
这个想法让他眼前一亮,差点把嘴里的食物喷出来。
“同学,生菜酱汁滴到《外星殖民指南》了。”
清洁机器人用机械臂敲了敲他的餐盘,发出轻微的金属碰撞声。
这台机器人的造型圆润可爱,头部的显示屏上还画着一个笑脸,是为了缓解学员们的学习压力而设计的。
林夏赶忙起身擦拭书籍然后向机器人说了一声谢谢就向宿舍走去。
回到单人宿舍的自动门识别虹膜时,他闻到若有若无的臭氧味 —— 私自改装的神经接驳器又过载了。
这台接驳器是他根据课堂所学自行改装的,性能远超学校配备的标准款,但也更容易出现故障,就像一个充满活力却有些调皮的伙伴。
墙面星图被切换成 “深空探测模拟” 场景:十五艘勘探舰在虚拟星图展开扇形阵列,舰身的灯光在深邃的宇宙背景中闪烁,像一群勇敢的萤火虫。
这些由地球总装、火星供能的探测船,正缓缓驶入小行星带进行资源勘探。
当一艘勘探舰的探测臂触碰到富含铂金的陨石,表面泛起的金属光泽就像是宝石一样美丽,在虚拟的星光下折射出璀璨的光芒,每一道光都像是在诉说着宇宙的馈赠。
林夏坐在宿舍的悬浮椅上,调整好坐姿,目光紧紧盯着屏幕。
他开始模拟对 TX-113 陨石的探测流程,手指在虚拟控制面板上灵活地操作着。
勘探舰的虚拟影像在屏幕上移动,每一个动作都经过他的精密计算。
他想象着探测器着陆在陨石表面的场景,机械臂如何伸出,如何采集样本,数据如何传输回地球。
这些画面在他脑海中清晰无比,仿佛他己经置身于那个遥远的小行星带。
时间在专注的模拟中悄然流逝,窗外的月球表面渐渐被夜色笼罩,地球的光芒在远处闪烁,像一颗温柔的蓝色宝石。
林夏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伸了个懒腰,悬浮椅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
他看着屏幕上仍在进行的模拟程序,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虽然只是模拟,但他能感受到自己离那个星辰大海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突然,屏幕上的模拟程序出现了一丝波动,数据传输出现了短暂的延迟。
林夏皱起眉头,立刻开始排查原因。
他检查了虚拟探测器的信号发射器,查看了星际信号传输的路径,最终发现是小行星带的磁场干扰导致了信号不稳定。
他迅速调整了探测器的信号频率,避开了磁场干扰区,数据传输很快恢复了正常。
这个小插曲让林夏意识到,任何一个微小的因素都可能影响整个任务的成败。
但这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
他知道,只有不断地学习、模拟、应对各种突***况,才能在未来的星际航行中应对自如。
正想着突然宿舍门禁发出了声音:您的虹膜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