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无问鬼神

第3章 迁居长乐宫

发表时间: 2024-12-14
大汉立国,初定都洛阳,但洛阳虽然繁华,但西面受敌,不利于防御,仍以栎阳为都,来日再考虑徙都咸阳。

咸阳城在渭河以北,咸阳城的东南有秦的兴乐宫保存较好,于是稍加修复改名长乐宫。

长乐宫在渭河以南,刘邦下令在此重建都城,取名长安,又命丞相萧何在长乐宫的西面建造未央宫。

其实早在一年多以前,长安城内的未央宫和长乐宫就己接连修葺落成,刘邦也下令文武群臣迁都长安了。

只因太上皇刘太公年事己高,身体日渐衰弱,刘邦不敢让他老人家奔波劳累,后宫便随刘邦一起继续留在栎阳宫居住,陪伴刘太公以尽孝心。

刘太公卧床不起,刘邦时常亲自侍奉在侧,嘘寒问暖,让刘太公在晚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关怀。

而刘太公也时常对刘邦的孝顺赞不绝口,心中充满了欣慰与自豪。

然而,岁月无情,太上皇刘太公终于在某一天驾鹤西去,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刘邦悲痛欲绝,他亲自为刘太公操办丧事,将他安葬在栎阳的一个风水宝地。

眼下,刘邦安葬了刘太公之后,不再对栎阳宫有任何的留念,随即迁徙后宫至都城长安,入住早己修葺好了的长乐宫。

浩浩荡荡的迁徙队伍,绵延数里,缓缓朝着长安城的方向前进。

车轮碾压着黄土路,发出沉闷的声响,扬起阵阵尘土。

薄姬和刘恒母子自然也在迁徙的队伍中。

队伍中,一辆并不起眼的马车里,坐着薄姬和年幼的刘恒。

薄姬身着素雅的宫装,容颜清丽,却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愁。

她轻轻地搂着八岁的刘恒,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担忧。

陪伴他们母子的还有刘恒的舅舅、薄姬的亲弟弟薄昭。

此时的薄昭己在朝中担任郎官,不过是恩赐的一个散官闲职,无非因为他是皇子刘恒的舅舅。

在迁徙的途中,有了薄昭的陪伴,薄姬和刘恒母子也算有个照应。

刘恒年纪虽小,却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沉稳气质。

他好奇地掀开车帘,望着远处雄伟的长安城,心中充满了疑问。

皇子刘恒不懂为何要迁都,于是问了舅舅薄昭。

“舅舅,我们为什么要离开栎阳,去长安呢?”

刘恒稚嫩的声音打破了车厢内的沉寂。

坐在马车外的薄昭,身着官服,腰佩长剑,显得英姿勃发。

听到外甥的疑问,他放慢马速,与马车并行,耐心地解释道:“恒儿,栎阳虽好,但终究比不上长安。

长安地势险要,西面环山,易守难攻,是建都的理想之地。

而且,渭水贯穿其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以更好地保障国家的粮草供应。

迁都长安,是为了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啊。”

刘恒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我们为什么要住在长乐宫呢?

未央宫不是更大更漂亮吗?

我听宫人们说,未央宫是父皇居住的地方。”

薄昭微微一笑,伸手摸了摸刘恒的头,说道:“未央宫确实是陛下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地方,而长乐宫则是皇后和嫔妃居住的宫殿。

你和我姐姐,自然要住在长乐宫了。

长乐宫虽然比未央宫小一些,但也是富丽堂皇,景色优美,你一定会喜欢那里的。”

刘恒不再追问,继续望着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

他幼小的心灵中,对长安充满了期待,也对未来充满了好奇。

经过几日的奔波,迁徙队伍终于抵达了长安。

巍峨的长安城墙,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关中平原上,气势磅礴。

渭水如玉带般环绕着这座新兴的都城,滋养着这片肥沃的土地。

初秋的阳光洒在城墙上,泛着金色的光芒,预示着大汉王朝的繁荣昌盛。

薄昭牵着刘恒的小手,走在迁徙队伍的末尾,指着巍峨的长安城墙解释道:“恒儿,你看那高耸的城墙,那便是长安,大汉的都城。

长安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比栎阳安全得多。

而且,渭河从中穿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更适合作为都城。”

巍峨的城墙,宽阔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房屋,让刘恒看得眼花缭乱。

进入长乐宫后,更是被宫殿的富丽堂皇所震撼。

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亭台楼阁,假山流水,处处彰显着皇家气派。

刘邦早己在长乐宫内等候多时,当然了,主要是来迎接皇后吕雉和太子刘盈的。

见到吕后和太子的平安归来,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宠幸过吕后和太子之后,刘邦才来薄姬这边寒暄了一声。

见到他们母子二人,刘邦欣慰地问道:“爱姬,你辛苦了。

这一路颠簸,你可还安好?”

薄姬微微欠身行礼,道:“陛下放心,臣妾一切安好。

只是路途遥远,恒儿有些疲惫。”

刘邦闻言,目光转向刘恒,眼中满是慈爱。

他上前几步,对刘恒问道:“恒儿,你长大了。

这一路迁徙,你可有学到什么?”

刘恒点了点头,认真地道:“父皇,我学到了家国情怀。

为了大汉的千秋万代,我们必须迁徙至此,与都城长安共进退。”

刘邦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刘恒虽小,却有着一颗坚定的心,将来必将成为大汉的栋梁之材。

薄姬被安排在一处较为偏僻的宫殿里,虽然比不上其他受宠妃子的住所,但也算得上清幽雅致。

殿内布置简洁大方,窗明几净,院中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然而,迁徙至长安并非一帆风顺。

随着大汉疆域的扩张,各地的叛乱与动荡也时有发生。

刘邦为了稳定局势,不得不频繁出征,平定叛乱。

薄昭时常进宫探望姐姐和外甥,也会带些书籍和玩具给刘恒。

他深知姐姐在宫中的处境艰难,不受皇帝宠爱,母子二人孤苦无依。

一日,刘恒在长乐宫内散步,偶遇舅舅薄昭。

他见薄昭面色凝重,似乎有心事,便上前询问:“舅舅,你为何如此忧虑?

莫非朝中出了什么大事?”

薄昭叹了口气,道:“恒儿,你可知你父皇最近又出征了?

这次他亲率大军,前往平定北方的叛乱。

局势危急,我担心他此行凶多吉少。”

刘恒闻言,心中一紧。

他深知,父皇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付出了太多太多。

于是,刘恒向舅舅薄昭请教:“舅舅,我该如何为父皇分忧?”

薄昭看着刘恒坚定的眼神,心中暗自欣慰。

他想了想,说道:“恒儿,你若能好好学习治国之道,将来成为你父皇的得力助手,便是为他最大的分忧。”

刘恒闻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薄昭意外发现,刘恒虽小,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与勇气,将来,未必没有机会争一争皇储之位。

他心中暗自高兴,满意地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