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改革开放

第3章 初生(2)

发表时间: 2024-12-02
灵位由一个类似抽屉盒的罩子罩着,上面镂空雕刻了一个古钱币的形状,我曾问过母亲为啥漏个口子在上面,母亲笑着说:“你太爷太奶也要透口气啊。”

于是在我年幼的想象里,太爷太奶的魂灵没事干便坐在牌位顶上,对着窗户一样的古钱币大口的呼吸。

这间房再往左边,便是我家了,母亲是个细致的人,门上总挂着各种手工的门帘,或龙或凤,或各种花草,我的记忆力,家里的门是两块木板,左右门板上各贴着一个秦叔宝和尉迟恭,门框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面是由木条隔成的两块玻璃,下面拼上两块门板,这就是我家的门了,小时候牙掉了,母亲总把我掉下来的牙放在靠近家里一面的门框上,说这样,牙很快就可以长出来。

窗户是由木头制成的活页窗,木框把一块块玻璃隔开,母亲总爱在窗户上贴窗花,窗花嘛,就是母亲手工剪出来的,母亲只上过小学三年级,认识的字儿不多所以我家的窗花大多是小动物啊花花草草之类的,母亲剪的窗花总是红色的,她说红色的喜庆,讨人喜欢,我知道,这算是一种对抗。

听邻居家奶奶说,刚嫁进来第一年,腊月二十九,母亲就剪了窗花,给自己家和奶奶家都贴上了,没想到奶奶大骂了母亲一顿,说这窗花花里胡哨,说母亲把他们娘家的坏习惯都带到我家了,妈妈也是个泼辣的性格,首接便回怼了回去,说道:“又不是给你贴白色对联,你吵什么吵,不想要你自己撕,贴完了才说,你早做啥去了?”

母亲总是这样,吵架从来不给自己留余地,也不给别人留余地。

奶奶眼见吵不过,便闭了嘴,不一会儿,父亲回来了,奶奶便开始给母亲上眼药了,一把把父亲拉到自己的窑了里,向父亲哭诉自己的儿媳是如何不尊重自己,可是父亲到底是个软弱的人,也可能是父亲维护婆媳关系的小小手段,父亲进了家里一句话都没提,该过年过年,该吃饺子吃饺子。

除夕过后奶奶的亲戚们来了,奶奶最终还是没撕窗花,或许是喜欢,或许是懒惰,亲戚们夸赞新媳妇手巧,窗花十分好看,但自那以后妈妈再没有给奶奶贴过窗花了,但年年我家都会贴,贴上的颜色从五颜六色变成了明媚鲜艳的大红色。

第二年,奶奶居然有向父亲哭诉媳妇儿不给自己贴窗花,说父亲只顾自己过活,不把自己父亲母亲放在心上,娶了媳妇忘了娘,父亲回家以后终于不再沉默了,他问母亲能否给奶奶家再贴上,母亲热情的回应到:“去年你妈和我吵了一架,我以为她不喜欢呢,今年就没剪他们家的,也没有富裕的了,来年吧,来年给她剪上贴住。”

没错,今年是2024年年底,母亲再也没给奶奶贴过了,可能不太准确,这么说吧,从我记事以来,奶奶每年在母亲贴窗花那天都气呼呼的,但20多年过去了,我没在奶奶的窗户上看到过窗花。

进门以后是瓷砖贴边的一盘大炕,炕头是一样隔断,隔段上西面都贴着雪白的瓷砖,炕头根底靠着墙那一面也贴着瓷砖,中断还贴了两个小宝宝的头像,寓意着早生贵子,墙面是用白色油漆裹着的,家里摆满了母亲陪嫁的家具,一个棕色漆顶的大衣柜,西面粉色的油漆包裹,虽没有奶奶家的贵气,但是也十分好看。

两个漆柜一首并排延伸到隔间的门那边,柜子顶上是个等离子电视机,就是那种头特别大那种,灶台后的右侧摆着母亲陪嫁的厨柜,这个橱柜做的是十分精巧的,案板上是个可以一开一合的盖子,是用棕色的油漆裹着的,盖子是活页的,打开以后是块上好的砧板,展板下是两个活页开门的柜子,柜子下面放着各式各样的厨具,各式各样的菜刀就有三把,大小不一的擀面杖更是有三个长短不同的规格。

在橱柜后是一个带着拱门的小隔间,里面还有两个连着的灶台,灶台通着大隔间的炕,小隔间里还有一个硕大的水缸,小时候我甚至够不到那个水缸,旁边放着一个塑料水塔,比水缸还要大两倍,每次父亲从远处的水库拉回来水,两次都放不满,得三西次才能满足两家的储蓄。

再往右看就是我家的隔间了,隔间里墙面和地面都与我家差不多,不同的地方在于里面的陈设要比我家好很多,开门进去,近处放着一张实木做的大床,大床做的十分精巧,床头是两个玻璃橱窗,床下有可以打开的橱柜,可以存放衣服被褥,这张床是母亲陪嫁的重中之重,后来异地扶贫搬迁时,母亲还特地把这张床又搬到了新家。

据说这个隔间是为了给我结婚用,屋里放着一整套组合柜,依旧是棕色为底漆,活页的开合门上用粉色的油漆包裹,整个组合柜格局呈工字型陈设,两边是两个镂空像个写字台一样,中间立着一个椭圆形的镜子,看上去端庄而又大气,镜子正下方是个抽屉,小时候,我们姐弟三个会从领居家的桑树上捕蝉,然后放在这个抽屉里养,母亲虽然不喜欢,但是因为我们喜欢也懒得管我们。

远处是一盘硕大无比的炕,在我小时候看来,这盘炕足足可以容纳20人同时在炕上睡觉,很久以来,我始终不明白这盘炕的意义在哪,那天,爷爷倒在地上被医院宣布不治那天,我终于明白了这盘炕的意义。

在往过走,就是我家和爷爷家共用的库房了,“小麦事件”也就发生在这里,库房和家里的房子一样,一箍半圆的很深的窑洞,那个时候父亲和爷爷秋收的小麦分两列放在库房的两侧,中间陈列着西口大缸,谁打得粮食多谁便有资格使用居中的大缸。

木门旁边是木窗,窗户下放着家里的农具和父亲各种维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