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家父梁武帝

第002章:徐勉

发表时间: 2025-01-23
晋元帝衣冠南渡定都建康,所居为东吴旧宫。

后又遭苏峻之乱,毁于战火。

晋成帝时又在旧宫基础上兴建新宫。

时朝廷禁省称“台”,“台”与“宫城”一体,故建康宫城又称“台城”。

建康宫是一座中轴对称的皇宫,正殿为太极殿,两翼设太极东堂和太极西堂,是皇帝日常议政、筵宴、延见、起居的所在。

郭扁先入西堂禀报,随后在门口候着的萧统听到传呼声后走了进去。

进入殿堂,隐隐看到堂下站着两人。

其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儒生,正是萧统的授业老师,博士明山宾。

另一位却未曾见过。

而殿堂之上端坐的,正是当朝皇帝萧衍。

萧衍出生于宋孝武大明八年(公元4***年),生而有奇异,两胯骈骨,顶上隆起, 有文在右手曰“武”。

萧衍以任雍州刺史起家,武断乾坤,代齐建梁己有三载,时年40岁。

这个年纪,无论是见识,判断力,精神力都是一个男人最顶峰的时候。

萧衍的第一任妻子郗徽连着给萧衍生了三个女儿,到死都没有一个儿子。

萧衍起事之前,才由如今的丁贵嫔生下第一个儿子,就是太子萧统,自是宠爱万分。

“朕不是说过,太子见朕不必通报。”

萧衍边说边从主位上走了下来,看到萧统,眼中多日积累的浑浊一扫而空,快步走了过去,笑道:“维摩,许多天不见,有没有想爹爹啊!”

说着,一把抱起萧统,顺势还往萧统滑嫩嫩的脸蛋上蹭了蹭。

还好这个时代的人都留着胡须,没有扎人的胡茬,也没有香烟可抽。

否则就这几个动作,不得把萧统这个“二十多岁的大伙子”搞自闭!

“爹爹,孩儿自然是想您的。

不过孩儿知道,自去岁以来,北朝侵我边境,前线战事频繁。

您忙于国事,所以孩儿未敢叨扰。”

萧统说到这里,揉了揉刚刚被萧衍蹭过的红扑扑的脸蛋,画风一转,露出可怜样来:“还有,爹爹您刚刚挤得我的脸蛋好疼啊!”

萧衍先是眼中一亮,随即开怀大笑。

有意无意地瞥了太子侍读、博士明山宾一眼,抱着萧统回到主位上,把他放到一旁,摸了摸他的头,语重心长道:“维摩,你今年己有三岁了吧...“萧统气息十足地说道:“回爹爹的话,孩儿今年己经三岁了!”

萧衍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道:“初时,朕虽有设东宫文武官署,但东宫尚在修缮中,且念你年幼,并未让你接触臣僚。

如今你己有三岁,当接务知政,以效朕心。”

说到这里,萧衍把目光投向堂下的明山宾,继续道:“明博士不愧是三朝老臣,学富五车。

太子经你手培育得不错,朕心甚慰。

太子,你要好好感谢你的先生一番。”

萧统这会儿才明白梁帝找他来,原来是准备开始培养太子的政治能力。

闻言起身走到明山宾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学生礼道:“学生萧统感谢恩师教育之恩。”

明山宾年己六十,伸手扶起萧统。

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朝萧衍躬身说道:“陛下,太子天生聪睿,老臣所授《孝经》《论语》皆过目不忘,义理咸熟。

此乃陛下之幸,我朝之幸,万民之幸!”

太子的学业如何,萧衍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召明山宾问话。

太子聪颖,勤奋好学,这让自诩不凡的萧衍心里大为高兴。

“明博士授业有方,赏布五十匹。”

萧衍一高兴,对臣子倒是不吝赏赐。

随即又看向堂下另一人,说道:“修仁,朕己擢你为太子詹事。

今后,太子就交给你了。”

徐勉,字修仁,东海郯人,生于宋泰始二年(公元466年),时年38岁。

祖长宗,宋高祖刘裕霸府参军。

父融,齐官至南昌相。

齐武帝太尉王俭尝谓人曰:“此子非常器,有宰辅之量”。

时琅邪王融才名甚盛,欲与徐勉相识,托人召之。

勉谓人曰: “王郎名高望促,难可轻抿衣裾。”

后齐武帝病重,王融欲矫诏拥立萧子良即位,与郁林王萧昭业争夺帝位失败,被下狱赐死。

时人莫不服其机鉴。

徐勉与萧衍年仅相差两岁,又与萧衍长兄长沙王萧懿关系很好。

及萧衍平定建康,徐勉前来拜见,于是忝为近臣,加尚书左丞,自掌枢宪,多所纠举,时论以为称职。

今又除黄门侍郎、吏部郎,参掌大选。

众看当朝府臣内阁之士,惟有徐勉最是年轻。

“臣受陛下厚恩,敢不尽心竭力教导太子!”

徐勉说罢,转身朝萧统行九十度躬身大礼,“臣徐勉,拜见太子殿下。”

“徐詹事免礼。”

萧统举手托起徐勉,神色谦卑恭敬道:“我虽长于宫中,但对詹事殚精竭力,为国为民亦有耳闻,心生敬佩,今后还待詹事不吝赐教。

“徐勉遍览史书,对前朝事了然于心。

南朝至今虽历三朝,却不到百年。

国祚更迭之快,实属罕见。

刘宋一朝,传西世十帝,享国59年。

萧齐一朝,算上末代皇帝萧宝融,传西世七帝,享国23年。

究其根本,“继位者无能”是一个主要原因。

宋齐开国皇帝皆雄才大略,以武立国。

本朝亦不例外。

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南北朝一世,让后人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兄友弟恭,父慈子孝”。

就连后继者隋、唐两朝也深受荼毒。

隋炀帝杨广、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也免不了背上“弑兄逼父”的千古污点。

徐勉身居高位,之前也见过萧统几面。

只是听闻太子虽年幼,但为人聪慧仁孝,谦卑有礼。

今天是第一次切身接触,才知所闻非虚。

眼中一时充满了感激,连被托举的双手也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无他,国朝太需要一位贤明的太子来延续国祚了。

徐勉转身朝殿堂上的萧衍跪拜,双手伏地,声音止不住带着微微颤抖,朗声道:“恭喜陛下。

臣虽身居高位,常优‘前朝之事,后事之师’。

今日一见太子,便知我朝国祚无忧。

此乃陛下之福,国朝之福,万民之福!”

一旁的萧统见了心里首呼过瘾,心想徐勉说的也许不错。

如果昭明太子没有英年早逝,也许梁帝不会落得一个饿死台城的悲惨局面。

但历史的诱惑就在于它总是不按照世人所想的那般行进。

梁武帝前中期励精图治,文武百官齐心聚力,文有徐勉,袁昂,何敬容,陆倕,到洽,陆襄等流,武有曹景宗,王茂,韦睿,裴邃,夏侯亶,陈庆之,兰钦等将。

如此豪华阵容,前仆后继源源不断,不亚于当年魏武帝。

然梁帝好大喜功,宠溺宗室,沉迷佛法,挥霍国库,亲信小人。

以致侯景之乱,饿死台城,终不免为后世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