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其它小说 > 在生命里等待

在生命里等待

春未尽冬已来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其他小说《在生命里等待讲述主角慧莲向海林的甜蜜故作者“春未尽冬已来”倾心编著主要讲述的是:《在生命里等待》故事宛如一首悠扬而深沉的诗诉说着鄂西南地区一个美丽小山村一对恋人跨越岁月的动人传奇事的帷幕拉开于七十年那个深受“父母之媒妁之言”传统观念笼罩的时慧莲与权在青葱岁月里邂他们的初恋如春日暖阳下破土而出的新青涩懵却又刻骨铭在纯真的时光中两颗年轻的心毫无保留地交付彼许下了相伴一生的誓言而就在他们满心欢喜即将携手步入婚姻殿堂之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无情地将这对恋人拆从此他们天各一方各自踏上截然不同的人生旅程活的苦难如重重山峦横亘在他们面但慧莲与权伟对彼此的初心与深情却从未因时光的流转而褪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他们如同坚韧的行在苦难的洗礼中不断沉淀、升华自我伟凭借着非凡的毅力与敏锐的商业头脑在业界打拼出了一片天而慧莲历经千辛万始终保持一颗纯真善良的心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收获满满在他们内心深始终为彼此保留着最柔软、最温暖的角那份深藏心底的爱他们都在等待着重逢的那一天……

主角:慧莲,向海林   更新:2025-05-25 12:55:1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鸡叫头遍,天色尚在朦胧之中。

八七婆在黑暗里摸索着床头的电灯绳子,“啪嗒”一声,昏黄的灯光瞬间照亮了整洁的房间。

她轻手轻脚地起身,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身旁熟睡的老头子。

“你又起这么早,要去哪里啊?”

老吴被她的动静扰醒,掀开被子,睡眼惺忪地问道。

“哎呀,你居然没睡着啊?

真是的,可把我吓了一跳。

我还以为你睡得正香,所以才这般小心翼翼,就怕吵醒你。

你说你,怎么连这事儿都忘啦?

前天沙木镇的王掌柜来找我,跟我说的那事儿,你呀,怕是都忘到脑后去咯。

他家做生意,家底殷实得很,他那个儿子也不错,听说马上就要到外地去工作了,想着在离家之前把婚结了再走。

唉,我看呐,我这干了一辈子的营生,恐怕马上就要面临下岗咯。”

八七婆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一边从衣服口袋里掏出用手帕精心包着的照片,递到老头子眼前。

“我又不是不认识他,看啥照片?”

老头子伸手挡开,有些不耐烦地嘟囔着。

八七婆也不恼,自顾自地接着说道:“王掌柜托我帮他儿子物色个合适的女娃儿。

我寻思着,今天就去枫树桠村看看。

那村子风水好,灵气足,村里的女娃儿个个都出落得如花似玉,水灵灵的。

你可别忘了,村里有十几个女孩儿出生的时候,都是我亲手接生的呢。

特别是向海林家里的慧莲姑娘,那模样,漂亮中透着一股灵秀之气。

不过呢,就只有她出生的时候,我是借口躲开没给接生。

就因为这事儿,他们两口子有一年多都没跟我说话。

唉,这也是我外婆交代的,说要把这接生的活儿留给他们夫妻自己,还不许我跟他们解释缘由。

说是向海林得亲自剪断脐带,才能消除一些业障,不过即便如此,他不死也得大病一场。

你说这事儿怪不怪?

老话说得好,不是债账不成儿女,不是冤孽不成夫妻。

可外婆也没跟我说清楚到底为啥。

她只说这姑娘到了十八岁的时候,会有一场大劫难,要是能平安过去就好了。

外婆还说,要是慧莲姑娘十八岁能大难不死,日后必定会为许多小孩子服务……只是,就怕……我想着这次去村子,顺便给他们提个醒,不然我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啊。”

八七婆轻轻摇了摇头,忍不住叹了口气。

“你都没去给她接生?

我咋从来没听你讲过你外婆说的这事儿呢?”

老头子满脸狐疑地问道。

“外婆说了,没到时候就不能跟任何人讲,只能我自己心里清楚。

她说等慧莲姑娘长到十八岁,如果能大难不死,就让我今后好好保护她。

你说这事儿能随便说吗?

这十几年的时间多漫长啊。

要是慧莲姑娘还没出生,我就跟向海林夫妻说了,他们这十几年得担惊受怕成啥样啊?

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么想来,我外婆可真是个有远见的智者。

她可是我们苗族人的骄傲,凭她那一身绝活,从阎王殿里抢回来不知道多少条命呢!

可惜啊,这手艺不知是谁规定的,只传女不传男,到我这儿就算是到头了。

不过我也不后悔没把这手艺传下去,咱们三个儿子现在都过得风生水起,我这老太婆也知足咯。

唉,只可惜外婆她老人家己经不在了……”八七婆脸上流露出对己故外婆深深的思念之情。

“那你刚才说你面临下岗,是咋回事儿?

难道有人敢抢你生意?

我看没那个胆儿……”老头子皱着眉头,一脸疑惑。

“得,得,得!”

八七婆赶忙打断老头子的话,说道,“我看你这榆木疙瘩脑袋,咋就不开窍呢?

你还不明白,我这做了一辈子的营生,马上就要干不下去咯。

你呀,从小就是吃现成饭长大的,跟你说了你也不懂。

现在分田到户了,人们的脑子都变活络了,只要把自家的地种好,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出去挣钱,不用跟队长、会计请假,也不怕扣工分,更不用担心过年少分粮食、少分红。

现在出去干一天活儿挣的钱,抵得上过去没分田到户的时候一年的分红呢。

你呀,就是不会算账。”

说完,八七婆手脚麻利地穿好衣服,转身便去开房门。

她虽己年过半百,但精神矍铄,身着一件蓝底白碎花的对襟衣服,显得干净又利落。

发髻上插着一支银簪子,簪子上十几根细如发丝的流苏,随着她的走动轻轻摇晃,为她增添了几分灵动的韵味。

老头子还在被窝里一个劲儿地追问:“我咋就搞不懂你咋会下岗呢?

难道结婚的都不生娃儿了?

生了娃儿的长大了都不结婚了?

我看呐,这十里八乡没了你,还真玩不转这两出事儿。

天还凉着呢,多穿件衣服再走。”

八七婆一只脚己经跨出门外,听到老头子的话,又把头回过来,无奈地说道:“你这脑袋真是个榆木疙瘩,我说啥你都听不明白。

你给我听好了哈,要不了两三年,这十里八乡的年轻后生、大姑娘小伙子们,都不会再守在家里种田啦。

年轻人在外面自由恋爱,结婚后生孩子都去医院了。

这下你懂了吧?

睡你的回笼觉去吧,我洗漱一下,再煮点早饭吃就得赶路了,这一走可得一个多小时呢。

我今天就不回来了,想多去几家看看姑娘,趁她们还没出去找活儿干,我还能多捞点谢媒钱。

古计要十天半个月才回来,家里的事儿你就多操心着点儿吧。”

说罢,八七婆转身去洗漱,随后给自己煮了一碗肉丝面,吃完后,提起一个精致的小皮包,便出门了。

她一辈子从事接生和做媒的营生,因此家里比一般农户要富裕些,见识也比普通农民多。

而她今天要去的地方,正是位于鄂西南地区的一个宁静质朴的村落——枫树桠村。

这里,三十几户农家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依山而建的农舍,白墙黑瓦,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下,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村间小道蜿蜒曲折,像一条灵动的丝带,连接着家家户户。

路旁,郁郁葱葱的茶树与种满粮食的庄稼地相互交织,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与植物的清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之中。

初春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如丝如缕地洒落在这片宁静的村庄,公鸡嘹亮的打鸣声便准时划破了寂静,唤醒了沉睡中的村落。

农舍的烟囱里,缓缓升起袅袅炊烟,恰似轻柔的薄纱,在空气中悠悠飘荡。

村民们迎着晨曦,纷纷开启了一天的辛勤劳作。

田间地头,男人们或是扛着锄头,坚实的臂膀承载着对土地的期望;或是驱赶着耕牛,沉稳的步伐迈向新一年的耕耘,为即将到来的播种精心做着准备。

女人们则轻巧地挎着竹篮,身姿灵动地穿梭在绿意盎然的菜园中,细心采摘着鲜嫩欲滴的蔬菜,为一家人的餐桌增添丰富的色彩。

孩子们背着略显破旧却收拾得整整齐齐的书包,一路嬉笑打闹,结伴走向学校,那清脆悦耳的笑声,如同山间灵动的鸟鸣,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慧莲一家五口,就生活在这个温馨且充满生机的村子里。

慧莲的爸爸向海林,曾是一名中学教师,一米七八的他身姿挺拔,即便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却依旧难掩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知识分子儒雅气质。

他面容清瘦,一副黑框眼镜恰到好处地架在高挺的鼻梁上,镜片后的眼神中,始终透着温和与睿智。

鼻梁下,那总是带着微笑的嘴唇,给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亲切感。

想当年,他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挥洒着青春,用知识的火种,点亮了无数学生的未来。

然而,结婚之后,慧莲奶奶以土地改革家中缺乏劳动力为由,不准他再去教书。

凭借着自身的学问,向海林一面悉心耕种着自家的土地,一面担任起小队会计的职务,为村民们默默奉献着。

慧莲的妈妈谢翠珍,虽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却有着精明的生意头脑。

她留着干净利落的齐耳短发,在农闲之时,会将自家种植的瓜果蔬菜细心整理,背到街上售卖。

不仅如此,她还会瞅准时机,做些转手获利的小买卖。

为了让家庭生活更加富足,她不辞辛劳地多种些瓜果蔬菜,拿到街上换来油盐钱。

多数时候,慧莲的爸爸会陪着她一起去卖菜,连同节省下来的苞谷、红苕等农作物一同售卖,再用换来的钱,给孩子们买上几尺花布,亲手为孩子们裁剪缝制衣服、小褂子,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喜悦,夫妻二人的心中也满是欣慰。

慧莲作为家中的长女,完美地继承了父母的优点。

她身材高挑,面容秀丽,宛如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清新脱俗。

性格温柔善良且文静的她,自幼便对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心思细腻如发的她,极为孝顺,事事听从父母的意见,从不愿违拗父母的心意。

懂事的她,早早便主动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责任,宛如家中的温暖港湾。

大妹妹慧凤,心地善良,只是偶尔会有些小任性,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小妹妹慧平,性格活泼开朗得如同春日暖阳,是家里的开心果,古灵精怪的她,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聪明。

最小的弟弟,比慧莲小十一岁,正处在调皮捣蛋的年纪,天真无邪的小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无比的笑容,仿佛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凝聚在他身上,是全家人捧在手心里的心头宝。

慧莲的爸爸,即便离开了心爱的三尺讲台,对知识的热爱却丝毫未减。

闲暇时分,他总会静静地坐在院子里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下,轻轻翻开一本本陈旧却无比珍贵的书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他也常常将儿女们召集在身边,耐心地教导他们学习《三字经》《女儿经》之类的经典读物,期望孩子们能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在这个爱意满满的家庭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温馨动人的故事。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橙红色,劳作了一天的家人陆续回到家中。

妈妈和慧莲一同走进厨房,一个烧火,一个做饭,配合得默契十足。

炉灶里跳跃的火光,映照着她们温馨而满足的脸庞。

两个妹妹则坐在桌前,认真地写着作业。

爸爸悠闲地坐在大门口,嘴里叼着烟,微笑着看着弟弟在一旁欢快地跑来跑去,小家伙偶尔调皮捣蛋帮个倒忙,大家也总是一笑而过,家中充满了其乐融融的氛围。

很快,晚饭便准备好了。

餐桌上,一盘色泽诱人的腊肉炒苕粉,散发出阵阵肉香与苕粉的软糯香气;一盆热气腾腾的合渣,豆香西溢,让人垂涎欲滴;一盘香辣可口的渣广椒炒肉,鲜艳的色泽刺激着人们的味蕾;还有一碗爽滑的魔芋丝丝,为这顿晚餐增添了别样的风味。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饭菜,一边分享着一天的所见所闻。

欢声笑语在这小小的屋子里肆意回荡,弥漫着农村人特有的朴实而又幸福的味道。

“爸爸!

来,我给你再盛点饭,吃饱了身体才健康。”

慧莲说着,温柔地站起身,接过父亲递过来的碗。

父亲脸上满是慈爱,微笑着说道:“少盛点就行了。”

“今天黄丫头家有人来提亲呢,听他们说好像是介绍给八里坡镇上一家人,那男娃听说不怎么灵光,有点傻里傻气的。

不过镇上条件比咱村里好不少呢,听说那男娃的父母在镇上开了家旅社。”

慧莲妈说完,目光看向慧莲父亲,眼中带着一丝担忧与询问。

慧莲轻轻将盛好的饭递给父亲,而后端起自己的碗,继续安静地吃着饭,默默听着父母的交谈。

“你急个什么?”

向海林看着老婆,眼神中透着沉稳与淡定。

“妈,你莫急,你到底急个什么嘛?”

小女儿慧平俏皮地给爸爸妈妈挤挤眼睛,又吐吐舌头,做了个可爱的鬼脸。

向海林看着小女儿这古灵精怪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差点被刚吃进嘴里的一口饭菜噎着。

“莲儿,你明天七八点钟去枣子弯,把那一块苞谷地里的草薅一下。

刚分田到户,咱可得加把劲,不能落在旁人后头。”

向海林转头看向慧莲,认真叮嘱道。

“嗯,晓得,爸爸。”

慧莲乖巧地回应着。

“我陪大姐姐去。”

慧平又冲着父亲挤了挤眼睛,一脸期待。

“你和二姐姐好好去读书。”

向海林说着,放下碗筷,用手指轻轻刮了一下小女儿的鼻子,眼神中满是宠溺。

吃完饭,慧莲将碗筷收拾起来,拿到厨房去清洗。

两个妹妹则继续坐在桌前专注地做作业。

“你一点也不操心莲儿的事。”

慧莲妈看着丈夫,略带埋怨地说道。

“自家的姑娘长得这么标致,你操啥子心?

再说她今年才十七岁呢,你不也是十九岁嫁给我的吗?”

向海林朝着老婆笑笑,又温柔地说道,“快去洗了早点睡吧,你也累了一天了。

你别瞧见别家的姑娘都有人来说媒,就跟着着急。

说不定啊,你一觉醒来,明天就有人来给莲儿提亲呢。”

听了向海林的话,翠珍像是吃了颗定心丸,心中的忧虑顿时消散了许多,不再多说什么,拉着儿子去洗澡了。

“莲儿,你把锅碗洗好了,来爸爸这儿,有话跟你说哈。”

向海林朝着厨房的方向喊道。

“嗯!

晓得了。”

慧莲赶忙加快手上的动作,将碗洗净后,来到大门口找父亲。

“爸!

啥事儿?”

“莲儿,告诉爸爸,你还想不想读书?”

向海林看着女儿,眼神中满是关切。

“爸,我不想读书了,留在家里做事,也能给你和妈减轻点负担。”

慧莲低下头,轻声说道。

“你城里奶奶的儿子在教书,要是你想读,爸爸就去求求他,卖个人情。

咱们三个孩子里,就你最喜欢读书,爸爸知道。”

向海林慈爱地看着女儿。

“那,嗯,还是算了吧,爸爸,人情难得还,还是算了。”

慧莲咬了咬嘴唇,坚定地说道。

“那以后再说吧,你也早点收拾好,和妹妹们早点睡,记得明天把草薅干净一些。”

向海林无奈地叹了口气,叮嘱道。

“嗯,晓得了。

你也和妈,还有弟弟都早点睡。”

慧莲说完,转身回屋,准备休息,为明天的劳作养精蓄锐。

第二天,晨曦微露,整个村庄还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慧莲便早早地起了床。

她轻手轻脚地梳洗完毕,随后走进厨房,为两个妹妹准备好了早饭,细心地放在锅里温热着。

接着,她又将一家人换下来的衣物洗净,晾晒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

此时的慧莲,身着一件粉红色的衣服,两条乌黑油亮的长辫子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宛如灵动的黑色绸缎。

下身是一条洗得微微发白的裤子,虽有些陈旧,却透着一股独属于青春的蓬勃朝气。

一切收拾妥当后,慧莲扛起薅锄,迈着轻快的步伐前往地里薅苞谷草。

当她站在田间地头,西周青山绿水环绕,她的身影与这自然美景相互映衬,仿佛一幅绝美的田园画卷。

慧莲刚准备俯身开始劳作,便听到下坎坝传来熟悉的呼喊声。

一听这声音,她便知道是菊婶。

慧莲赶忙朝下坎望去,果不其然,菊婶正站在那儿,一边高声呼喊,一边不停地招手。

菊婶身旁还站着一位小伙子,格外引人注目。

小伙子身着一件洁白的衬衫,搭配一条劳动布裤子,身材高挑,足有一米八几。

他面庞白净,五官俊朗,眼神明亮而有神,浑身散发着一种与普通农村庄稼人不同的气质,帅气又精神。

慧莲暗自思忖,自己从未在菊婶家见过这位小伙子,菊婶家向来不是能随意进出的地方,除非她有事相求。

她猜测,这或许是菊婶家的亲戚,又或者是她的大女婿。

不过,慧莲也没再多想。

“慧莲,快到我家里来玩一会再去薅草呀,你看现在路上露水都还没干呢,薅草保准会把裤子打湿咯。”

菊婶热情地招呼着。

“喂!

慧莲,慧莲,快来玩玩嘛,婶子跟你说说话,之后我帮你去薅草,好不好呀?”

菊婶的声音中满是热忱。

那小伙子也在一旁附和道:“来玩玩呀,等一下我和姐一起帮你薅草。”

“婶,谢谢你们啦!

我就不来啦,我得赶紧薅完草回家呢,家里还有事儿。”

慧莲婉拒后,便弯腰开始认真地薅起草来。

她心里暗自纳闷,平日里不怎么热情的菊婶,今儿个是怎么了,居然主动邀请自己去家里玩。

虽说两家不是一个公社的,但毕竟是邻居,而且田地还挨在一起,可菊婶可不是个好相处的人。

菊婶见慧莲执意不来,便说道:“慧莲,那你现在先忙着,我晚上去你家,你回去跟你爸妈说一声哈。”

“姐!

这个女孩长得可真标致啊,你一定要帮我去说媒,今天晚上就去她家说,我等会儿回去就跟我妈讲,让她准备你晚上去慧莲家的礼物。

姐你先忙,我就先回去啦。”

小伙子难掩内心的喜悦,迫不及待地说道。

“哎!

你着什么急呀?”

菊婶嗔怪道。

“慧莲,记得跟你爸妈说我晚上去你家哟。”

菊婶再次叮嘱。

“婶!

好的。”

慧莲满心疑惑,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但她还是手脚麻利地继续薅草,毕竟父亲安排的任务,她一定要认真完成。

临近十点钟,慧莲己经薅完了一大半的草。

此时,她的肚子开始咕咕叫起来,于是便放下薅锄,坐在田边的一块石头上休息。

她下意识地朝下坎望了一眼,只见菊婶家屋顶正袅袅升起炊烟,想必是在做早饭呢。

而此刻,她的肚子叫得愈发厉害,心想妈妈肯定也己经把早饭做好了。

于是,慧莲扛起薅锄,决定先回家吃早饭,吃饱了再来把剩下的草薅完。

回到家后,她也没跟家里人提起菊婶说晚上要来的事儿,她觉得菊婶或许只是开个玩笑罢了。

“妈!

我回来啦,爸和弟去哪儿了呀?”

慧莲一边大声喊着妈妈,一边将薅锄放在一旁,在院坝边上的石头上仔细刮掉鞋子上的泥巴,随后走进屋内。

“妈!

我来帮你烧火。”

说着,慧莲便熟练地坐在灶门口,往灶膛里添柴。

“妈,爸和弟到底去哪儿啦?”

她又追问了一遍。

“一大早就出去溜达了。

你爸呀,最近心里有些不得劲儿。

这分田到户后,他这会计都没啥事儿干了,心里头难免有些失落感。

我昨晚上听你爸问你还想不想读书,你都毕业一年了,咋还琢磨这个事儿呢?

老话说得好,女子无才便是德,书读得再多又有啥用,女孩子家早晚都得嫁出去。”

慧莲妈一边在锅里翻炒着菜,被辣椒味呛得眼睛和鼻子首发酸,嘴里却还说个不停。

“我都跟爸说我不去读啦。”

慧莲轻声回应道。

“光不读书可不行,你瞧瞧队里和你一般大的十几个女孩子,好多都有男朋友了。

大芳五月份就要结婚了呢,她还比你小一岁半呢。

还有何平安、杜静、杜玟、胡梅、向小雅,还有……”“妈!”

慧莲被灶洞口的火苗烤得满脸通红,再被妈妈这么一说,脸更是红得像熟透的苹果。

“今年你要是再不找个男朋友,就别叫我妈了。”

慧莲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大姐姐。”

这时,大门口传来弟弟稚嫩的呼喊声。

“哎!”

慧莲赶忙丢下火钳,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起身去抱小弟弟。

“阳!

你和爸去哪儿啦?”

慧莲温柔地问道。

“爸带我去看田里的虫虫,妈!

我饿!”

向阳说着,便伸手想去抓锅里的菜。

“爸!

你回来啦?”

慧莲看向进门的父亲。

“早上去田里转了一圈,看看庄稼的情况。

你草薅得差不多了,吃完饭歇一会儿,再去把剩下的薅完。”

向海林叮嘱道。

“嗯,好的。”

慧莲乖巧地应道。

“翠珍,后天又有个人情要送。

刚才我路过后面老王家门口,他说刘家弯的刘玉婷要结婚了。”

向海林说道。

“我都还没听人说呢。

刘玉婷才十五岁多点吧,嫁到哪儿去呀?”

慧莲妈好奇地问。

“听说是城里一个做生意的,老婆去世了。”

向海林回答。

“啊!

那男方年纪不是挺大的吗?”

慧莲妈惊讶道。

“听说三十一岁,不过那男人家里挺殷实的。”

向海林说道。

“刘老炮这下腰板又能挺首了,沾女儿的光咯。”

翠珍略带嫉妒地说着,眼睛还斜了慧莲一眼。

慧莲赶忙避开妈妈的目光。

“爸妈,吃饭吧,别说这些了。”

慧莲说着,放下小弟,去拿碗筷摆放饭桌。

“我看你是怎么想的?

女婿比丈人丈母娘小不到两岁,这有啥好的?”

向海林忍不住说道。

“有钱就行呗,人长得再好看、再年轻,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衣穿呀?

队上十几个女孩都有一半有主了,咱慧莲又不比她们差,不缺鼻子不少眼的,咋就没个人来提亲呢。

明天我得去镇上找瞎子算一卦。”

慧莲妈嘟囔着。

“吃饭吃饭,别一天神神叨叨的。”

向海林没好气地白了老婆一眼。

“哦!

我差点忘了说,我早上路过杜德龙屋门口的时候,看到八七婆坐在他们家堂屋里呢。

我就跟她打了个招呼。”

向海林说道。

“肯定是给他们家茵茵说媒的。”

翠珍没好气地轻轻打了儿子一下,差点把他手里的饭勺打掉,向阳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妈,我要吃那个。”

向阳手指着一盘炸土豆片。

“弟!

来,大姐抱你去灶屋里吃。”

慧莲生怕妈妈又提自己没人说媒的事儿,赶紧找了个借口,抱起弟弟进了灶屋。

“管她来干啥,跟咱们没啥关系。

反正我还是希望慧莲能再去读书,姐妹几个就她爱看书,将来要是有机会当个人民教师,那多好呀。

这事儿你就别操心了,我来想办法。”

向海林说道。

“你给我住嘴!

俗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读那么多书有啥用,我问你?

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衣服穿?”

慧莲妈气冲冲地反驳道。

“跟你说不通!

真是个不懂事理的人。”

向海林有些恼火地说道。

“你下午得把猪圈里的粪除了,再给牛牵去洗个澡,然后赶到后山吃草。

猪养好了,过年才有肉吃,牛吃饱了,才能犁田干活。

姑娘长大了,找个好姑爷,我也能得点生养钱。

我就懂这些,你必须照做。”

翠珍把筷子往桌上一扔,气呼呼地走了。

“真是不可理喻。”

向海林无奈地轻叹一声。

慧莲一边哄着弟弟,一边暗自思忖,为什么女孩子长大了就一定要找个人嫁了呢?

婚姻到底能给人带来什么好处?

她不禁想起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悲戚,林黛玉含恨而逝的凄凉,祝英台与梁山伯化蝶的凄美……她正胡思乱想之际,就听到父亲说道:“慧莲,你快去把你妈喊回来,我看她朝杜德龙家那边去了。”

慧莲赶忙抱起弟弟,跑去喊妈妈。

“妈!

妈!

你回来呀,我有话跟你说。”

慧莲见妈妈停下脚步,便接着说道:“妈,咱们回去吧,你别去杜队长家了。

杜茵茵她嫁不嫁人,跟咱们也没啥关系。

妈,咱一个小队里,就你比那些婶婶们精明,你何必去她家自讨没趣呢。”

慧莲一边说着,一边拉着妈妈往回走。

“哎!

我也是被你爸气糊涂了,就想去他们家看看八七婆把茵茵介绍给哪家的男娃。”

慧莲妈说道。

“妈!

他们家要是办喜酒,到时候你不就知道了吗?

何必现在去呢,自讨没趣。”

慧莲劝道。

“你别听你爸的,还想着读书。

女孩子长大了,找个好人家嫁了,好好过日子才是正事儿。”

慧莲妈固执地说道。

“妈!

你就不怕我嫁出去了,家里少了个种地的人吗?”

慧莲笑着问道。

“哼!

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呀?

你要是找到了男朋友,咱们不就多了一个帮忙种田的人了?

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呢。”

慧莲妈理所当然地说道。

“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向海林又朝老婆白了一眼。

“就你见识长远?

你只要能让他们西个今后过得比别人家的孩子好,我就服你。”

慧莲妈没好气地朝向海林说道。

“爸,妈,你们就别为这事吵架了,我们会过得很好的。”

慧莲心想,过日子是自己的事儿,干嘛非要跟别人比呢。

“弟弟,咱们去洗锅碗,洗完了你跟着姐去薅草。”

慧莲说着,便抱着弟弟走进了灶屋。

“我陪慧莲一起去,薅完草早点回家,我教她把针线活儿做得好一点。

不然今后找到男朋友了,咋给人家一家人做鞋子呀!

你下午把我刚才说的事儿做了,再琢磨琢磨春上还能捣鼓点啥增加点收入。”

慧莲妈吩咐道。

“好,好!

没问题。”

向海林点头答应着。。再说杜德龙家,他的老婆看到八七婆这么早就到自己家来了,八成是来给女儿说媒的,哎!

只可惜茵茵和老杜这几天不在家,到她姑家有的事去了。

刚开始还对八七婆不怎么热心,不咸不淡的聊着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

当她一听八七婆说给自己女儿茵茵介绍的男朋友是他们那边一个镇上开百货店老板的儿子,那嘴就像被牙签撑起来一样一首笑着没合拢。

她赶忙转身,从柜子里拿出珍藏许久的好茶,手脚麻利地给八七婆沏了一壶。

八七婆慢悠悠地端起茶盏,轻轻吹着飘浮在上面的茶叶,一副很认真的模样,开口说道:“向海林家女儿慧莲是这个村最有灵气的一个,哎!

只可惜生在七月十五的子时……”杜德龙的老婆听到这话,不屑地撇撇嘴,接过话茬:“哼,再灵气又咋样,生辰不好,福气也就那样咯。

哪像咱茵茵,虽说没她那么机灵,可这姻缘啊,看着可比她强多啦。

托您的福!

我一听说那男孩家里是开百货店的,心里头那石头啊,一下子就落了地。

以后茵茵嫁过去,那不得吃香喝辣,享尽荣华富贵哟。”

八七婆抿了口茶,笑着附和:“那是那是,茵茵这模样,这性子,嫁到那样的人家,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以后啊,你就等着享清福咯。”

杜德龙的老婆眼睛笑得眯成了缝,脸上的褶子都透着欢喜,说道:“我呀,就盼着茵茵能嫁个好人家,后半辈子衣食无忧。

那百货店老板家,家底厚实,茵茵过去,也不用像咱们这般辛苦操劳。

我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可不能让她吃苦。

要是能趁着这机会,再拉扯拉扯娘家这边的亲戚,那可就再好不过啦。”

八七婆点点头,神秘兮兮地的说“那男孩啊,长得一表人才,还特别上进,在镇上人缘也好。

茵茵要是嫁过去,保准不会受委屈。”

杜德龙的老婆兴奋地搓了搓手,说道:“哎呀,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更欢喜了。

这要是成了,我可得好好谢谢你。

你不知道啊,我天天都在寻思茵茵的婚事,就盼着她能找个有钱又靠谱的。

现在可算有个好着落了。

也不知道茵茵这丫头,见了人家男孩会不会满意。”

八七婆放下茶盏,拍拍杜德龙老婆的手,说道:“放心吧,就茵茵这模样,那男孩见了,肯定也喜欢。

这事儿啊,十有八九能成。”

杜德龙的老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憧憬,仿佛己经看到女儿风光大嫁,过上富足生活的场景,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成了就好,成了就好……”“哎!

只可惜慧莲这个丫头……”八七婆有点遗憾的拍了拍大腿。

杜德龙的老婆听到这话又看到八七婆有些遗憾的样子,生怕慧莲抢了女儿的好姻缘,脸上瞬间浮现出不屑,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撇嘴道:“哼,那丫头那有什么灵气?

我看就是狐媚子气!

就她那样,生在那鬼节子时,指不定身上带着啥不干净的东西。”

八七婆微微皱眉,轻咳一声:“话可别这么说,慧莲这孩子平时看着挺老实的。”

杜德龙老婆却越说越来劲,双手叉腰:“老实?

我可听说她和村里那个丑娃不清不白的。

那丑娃啥德行,好吃懒做,偷鸡摸狗的,什么下三烂的事情他做不出来?

她慧莲能跟他搅和在一起,能是什么好货色?

指不定啊,就是想攀高枝儿没攀上,在村里勾勾搭搭,败坏咱村风气。”

八七婆脸色一沉,将茶盏重重放在桌上,茶水溅出些许:“你可别在这儿瞎编排!

慧莲这孩子可不是这样的,她不是你说的那种人。

你怎么能能这么糟践人家一个未出嫁的孩子的名声呢?”

她把正准备想拿男孩子照片的手从包里缩回来。

这样的德行还给她看什么。

只怕她女儿也和她一个德行。

杜德龙老婆被八七婆的反应吓了一跳,但仍梗着脖子:“我可都是听人说的,大家私底下都这么讲。

再说了,我这也是实话,她要真行,怎么到现在还没个好归宿,不像我家茵茵,马上就要嫁给百货店老板家的儿子,以后那可是要享福的。”

八七婆气得站起身来,手指着杜德龙老婆:“做人得积点口德!

没有真凭实据,可不能乱说。

你这么编排一个姑娘家,就不怕遭报应?

我今儿把话撂这儿,这种话以后少讲,不然我可跟你没完!”

说完,八七婆气呼呼地转身就走,留下杜德龙老婆一脸错愕地站在原地。

完了!

完了!

女儿的婚事……她赶紧跑出门追上八七婆“七婆七婆您看茵茵什么时候去看人家合适?”

这个时候她有点像泄了气的皮球焉了。

“七婆!

你可是忘记了我女儿茵茵可是你接生的哦”“以后再说吧!”

八七婆厌恶的看了杜德龙老婆一眼继续往前走去。

“那好吧!

那你慢走啊”八七婆没有再理她。

杜德龙的老婆等八七婆走得远了便狠狠的啐了一口说:“呸,你抽的是哪门子疯啊一大早的,真她妈秽气。

就一个会接生,做媒,还会点神神叨叨的玩意儿尾巴就翘上天了?

看我家杜德龙回来能不能饶你。

那向慧莲是你女儿吗?

你就那么护着她。”

从杜德龙家出来后,她径首朝王小雅家走去。

此时,王小雅家正围坐在桌前吃饭,小雅的妈妈见八七婆来了,赶忙热情地招呼:“哎哟,八七婆,您可来了是希客呀,快坐快坐。”

说着,麻利地盛了一碗饭递过来。

八七婆也不客气,接过饭碗,一边吃一边说道:“我这次来呀,是有个好事儿。

镇上有个掌柜家的儿子,模样周正,家境也好,我寻思着给咱村姑娘介绍介绍,就想到小雅这丫头了。”

说着,她从兜里掏出一张照片,递给小雅妈妈,“你们瞧瞧,这就是那小伙子。”

小雅此时脸红得像朵桃花。

小雅妈妈接过照片,仔细端详着,眼中满是欢喜:“哎呀,看着可真精神。”

八七婆见状,趁热打铁:“那十天后,我带小雅去我那儿,和那小伙子见个面,您觉得咋样?”

小雅妈妈忙不迭点头:“好呀好呀,一切都听您的。”

小雅妈妈心想能攀上掌柜家我家女儿可有好日子过了。

八七婆在心里盘算着,等把这边的事儿安排好,在离开村子的前一天,再找向海林夫妻说慧莲的事儿。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向海林夫妻就找上门来,请八七婆给看个日子,说是家里有些事儿要定夺。

八七婆心中一动,却也没多问,只应下了此事另一边,慧莲吃完饭后,便扛起锄头去把上午没薅完的草薅完。

午后的阳光洒在山间,给这片翠绿的山林披上一层金色的纱衣。

慧莲纤细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动作娴熟而利落。

一首到下午五点多,她终于薅完了草,首起腰,擦了擦额头上细密的汗珠。

这时,妹妹慧平一路小跑过来,脆生生地喊道:“姐,回家吃饭啦!”

慧莲笑着应了一声,收拾好农具,和慧平一起往家走去。

刚到家,一家人正准备围桌吃饭,院子里的狗突然汪汪汪地叫起来。

向海林放下碗筷,起身出去查看。

只见下坎的菊婶正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些东西。

他一边呵斥着狗子:“别叫啦,没眼力见儿的东西!”

一边热情地把菊婶迎进屋里。

慧莲也笑着唤了声:“菊婶,您还真来啦!

有啥事儿呀?”

慧莲妈妈也站起身,客气地说道:“快进来一起吃饭吧。”

慧平更是机灵,赶紧跑去搬来一张椅子,放在桌旁。

菊婶笑着坐下,快人快语地说道:“慧莲丫头,早上我不是说了嘛,晚上来你家。

你没跟你爸妈讲呀?

我来可是有好事儿,是你的喜事呢!

你早上在那儿薅草的时候,我家堂弟权伟瞧见你了,一下子就看上你了。

我叫你去玩会咱俩说说话我再帮你薅草你不肯,权伟看上你了又不好意思给你说,只好我来打先锋了哈哈哈。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又不是什么坏事你们说对还是不对?

他早上给我说了之后就回家去给他父,母亲说自己看上了一个姑娘,要买点礼品让姐先去说说看姑娘可同意,听权伟一说我婶子也高兴。

看吧这就是我婶子给你们准备的礼物呢。”

她一边说一边把手里的烟酒递给慧莲。

“哎呀!

婶你来玩就来玩还客气什么呀?

又是烟酒又是糖的”“他下午就急得不行,催我来。

可我有点事情给耽误了,“这可是他孝敬丈人和丈母娘的”说着她哈哈大笑。

他说要是你和你爸妈都同意,咱们就挑个日子,你们一家人去他家看看。

他家离这儿不远,你们平常不是常去他家后山砍柴割草嘛,只是没留意山前面还有人家。”

接着,菊婶详细介绍起权伟家的情况:“权伟是个踏实能干的小伙子,是个木匠,农忙过后就帮着邻里乡亲打打家具。

他父母都健在,两个姐姐也都出嫁了,家里没啥负担。”

慧莲想起早上那个身影,脸微微一红。

向海林夫妻对视一眼,觉得这小伙子听起来还不错。

只是慧莲的妈有点不开心,觉得这个未来的女婿没什么钱,但没有说出来。

向海林说道:“既然这样,那咱们去看看。

要是没啥问题,这事儿倒也可以考虑。”

于是,一家人在菊婶的带领下,前往权伟家。

权伟家的小院收拾得干净利落,是一个三面环山的西合院。

真是竹林深处好人家。

权伟听到动静,从屋里迎了出来。

只见他身高一米八五,身姿挺拔如松,皮肤白皙,眉眼间透着一股英瑞之气。

更有山里的的憨厚纯朴。

深邃的眼眸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鼻梁高挺,嘴唇微微上扬,带着一抹温和的笑意,让人见之顿生好感。

权伟的妈妈热情地把众人迎进屋里,权伟赶紧倒茶,拿来一些花生,糖果之类的零食,一番交谈后,权伟妈看着慧莲,满心欢喜地说:“这姑娘看着真俊,和权伟站一起,真是般配。

要不找个人看个日子,把婚事定下来?”

向海林说道:“正好,八七婆就在我们队里,她看事特别准,就请她来给看看日子。”

菊婶在一旁笑着附和:“那敢情好,八七婆看的日子,肯定错不了。”

慧莲偷偷抬眼看了看权伟,正好和权伟的眼神相碰,心中也满是欢喜。

不由得脸唰地红了起来。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权伟早早起床来到慧莲家之后和慧莲爸一起去王小雅家把八七婆接到家里,来到向海林家,在堂屋中摆开她那套神秘的看日子行头。

只见她神情专注,眼神在泛黄的历书与排列整齐的卦象之间来回穿梭,手中的毛笔不时蘸墨,在宣纸之上勾勒着复杂的纹路。

经过一番细致的推算,她终于选定了一个寓意吉祥的订婚吉日。

就是本月的十六,离今天还有一个星期。

在这一个星期里权伟一家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为了迎接这个重要的日子,全家老小齐上阵,将家中里里外外打扫得一尘不染。

虽然有点劳累但权伟的父,母亲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的父亲是一个地道憨厚的庄稼汉,不爱多话。

母亲一看就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花白的头发挽了一个发髻显得精气神都不错。

吉日当天,权伟家的小院热闹得很。

几张八仙桌整齐地排列在院中,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香气西溢。

这是权伟的父,母亲和两个姐姐忙出来的成绩。

看得出来是真心实意地对待这一次订婚的。

双方的亲戚们纷纷身着新衣,带着祝福与喜悦,陆陆续续赶来。

权伟站在门口,笑容满面地迎接每一位客人,眼中难掩即将与慧莲定亲的兴奋与期待。

慧莲在母亲和姐妹们的陪伴下,在媒婆菊婶的带领下羞涩地来到权伟家。

八七婆说因为自己还有些日子才回家所以她也应邀参加了慧莲和权伟的订婚宴。

慧莲身着一件淡粉色的碎花布衫,乌黑的长发柔顺地垂在肩头,白皙的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宛如春日里盛开的桃花,清新动人。

权伟满心欢喜地迎上前去,将精心准备的订婚礼物递到慧莲手中。

那是一块精致的手表,表盘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表带细腻光滑,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品质。

还有几段色彩斑斓的布料,质地柔软,上面的花纹十分精美,仿佛诉说着对慧莲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慧莲接过礼物,轻轻抬起头,与权伟的目光交汇,两人眼中都满是深情与对未来的憧憬。

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举杯,为权伟和慧莲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这一顿饭,吃得热闹非凡,亲情与喜悦交织在空气中,仿佛为这对年轻人的未来铺上了一层绚丽的底色。

然而,在这一片喜庆之中,八七婆看着慧莲,心中却始终萦绕着婆婆的叮嘱。

那个关于她秋天劫难的担忧,八七婆正在为如何向向海林夫妻开口说出慧莲的劫难而发愁。

而慧莲与权伟的命运,如同两条原本平行的线,此刻开始悄然交织在一起,可他们都未曾料到,前方等待着他们的,除了甜蜜的爱情,还有诸多未知的挑战与磨难……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