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朝堂立威之后,林羽在朝中的威望逐渐树立起来,那些曾经对他满是轻视的大臣们,也不禁对他另眼相看。
林羽瞅准这个时机,有条不紊地着手整顿朝纲,大力提拔一批有识之士,试图在这错综复杂的朝堂局势里,搭建起属于自己的权力架构。
然而,正所谓树大招风,他的这一系列举动,让以丞相为首的外戚势力坐立不安,他们表面上对林羽毕恭毕敬、顺从有加,暗地里却在紧锣密鼓地谋划着更为阴狠毒辣的报复手段。
就在林羽于朝堂与后宫之间巧妙周旋,全力巩固自身地位之时,边关的急报如同纷飞的雪花,接连不断地飞抵京城。
北方的蛮夷部落,瞅准大楚国内局势动荡的时机,竟然集结了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朝着大楚边境压过来。
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片生灵涂炭的凄惨景象,边境百姓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
这日早朝,大将军一脸凝重地将边关战报呈到御前,语气沉重地说道:“陛下,蛮夷来势凶猛,边关守军虽拼尽全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己有多处关隘相继失守。
恳请陛下尽快定夺应对之策。”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脸上纷纷露出惧色。
丞相赶忙站出来,恭敬地拱手说道:“陛下,如今我朝内部局势尚未稳定,倘若此时与蛮夷开战,恐怕会陷入内外交困的艰难境地。
依老臣愚见,不妨先派遣使者前去求和,用金银财宝、土地城池来换取短暂的和平,待国内局势安稳之后,再做长远打算。”
林羽心中暗自恼怒,他清楚丞相此举分明是企图借蛮夷之手削弱自己的势力,进而巩固外戚的地位。
他目光坚定地环顾朝堂,言辞有力地说道:“丞相所言差矣!
蛮夷向来狼子野心,贪得无厌,今日我们割地求和,明日他们必定索要更多。
如此一来,我大楚王朝的尊严将置于何地?
百姓的身家性命又该如何保障?
若不给予他们沉重打击,他们定会得寸进尺。”
大将军也紧接着上前一步,高声说道:“陛下所言极是!
末将愿率大军出征,与蛮夷决一死战,誓死保卫我大楚边境安宁!”
林羽看着大将军,心中豁然开朗。
他深知,此次边关危机,既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倘若能借此机会亲自挂帅出征,不仅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军事才能,凝聚人心,还能够在军中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为彻底夺回大权筑牢根基。
林羽沉思片刻后,语气坚定地缓缓说道:“朕意己决,此次朕将亲自挂帅出征,率领大军击退蛮夷,捍卫我大楚的尊严!”
朝堂上顿时又响起一片惊呼声,大臣们纷纷上前劝谏,认为皇帝亲征实在太过危险。
但林羽心意己定,他神情坚毅地说道:“朕身为一国之君,理应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保太平。
此次亲征,朕必定凯旋而归!”
退朝之后,林羽立刻全身心投入到出征事宜的准备工作中。
他一方面精心调兵遣将,从全国各地抽调精锐部队,迅速完成集结;另一方面,凭借自己丰富的现代军事知识以及对历史上众多战役的深入研究,亲自制定作战计划,心中渐渐有了胜利的把握。
然而,皇后得知林羽要亲征的消息后,心急如焚。
她匆忙赶到林羽的寝宫,眼中含泪,哭着说道:“陛下,亲征之事太过凶险,您怎能轻易涉险?
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让臣妾和这大楚江山该如何是好?”
林羽看着皇后,心中涌起一丝暖意。
他轻轻握住皇后的手,温柔地说道:“皇后放心,朕己有周全的谋划。
此次亲征,不仅是为了击退蛮夷,更是为了让大楚变得更加强盛。
只有朕亲自出征,才能鼓舞士气,让将士们心甘情愿地拼死效力。”
皇后见林羽决心己定,便不再苦苦劝说,只是再三叮嘱他一定要万分小心。
林羽点头应允,随后便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出征准备中。
数日后,大军集结完毕。
林羽身着威风凛凛的战甲,英姿飒爽地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台下士气高昂的将士们,大声激昂地说道:“将士们!
蛮夷竟敢侵犯我大楚边境,烧杀抢掠,犯下滔天罪行。
我们身为大楚的热血儿郎,怎能坐视不理?
今日,朕将与你们一同出征,击退蛮夷,守护我们的家园!”
将士们被林羽的话语深深鼓舞,齐声高呼:“保家卫国!
击退蛮夷!”
那声音如雷霆般响彻云霄。
在一片激昂振奋的气氛中,林羽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边关进发,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即将拉开大幕,而林羽也将在这场战争中,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