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遮天半子

第1章 帝崩

发表时间: 2025-01-20
开元十六年,十一月初九战争的阴霾渐渐在燕京城的上空渐渐散去,自乾朝以来两百六十年的战乱,使这个原本富庶的中原大国日渐衰弱,百姓苦不堪言。

对于百姓而言皇帝是谁不重要,他们只关心家人肚子能不能饱腹,兜里银钱能不能让家人偶尔吃上一顿肉。

皇帝轮流坐,可真正把百姓放在心上又有几人呢?

官老爷常说:新帝登基,万象更新,与民更始日子会越来越好。

可真的是这样吗?

下了半月的暴雪,拂晓的一缕阳光。

给这座历经几朝的燕京城带来微微的暖意。

骤起的刺骨寒风,吹裹着雪花飘散,依然令人觉得浑身发抖。

让这座百万的巨城如同鬼城一般死寂沉沉。

咚————钟声响彻天地。

“跪!!”

钟声悠长,在皇城的响起低沉声,数不清的人潮,人人披麻戴孝,神情肃然,随着太监传唱响起,人潮涌动。

众人齐刷刷地跪下,偌大的广场一片压抑的安静,唯有风声呼啸而过。

开元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新帝身披龙袍,头戴冕旒,缓缓走向那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皇位。

他面容冷峻,心中却五味杂陈,承载的不仅是皇位,更是整个国家的兴衰荣辱。

新帝站定,望着眼前伏地的臣民,示意旁边司礼监掌印太监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今日承先皇遗志于开元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继位,年号“永盛”,朕深知责任重大。

朕看这天下苍生,饱受战乱饥荒之苦,朕在此立誓,必以民生为本,重振我朝。”

话落,人群中有细微的骚动,既有期待也有怀疑。

随后,新帝开始颁布即位后的第一道诏令,减免赋税三年,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此令一出,民众纷纷抬起头,眼中露出惊喜之色。

但朝中大臣们却面面相觑,有人暗自担忧国库空虚难以支撑。

有人面露嘲讽之色。

新帝目光坚定地扫视群臣,仿佛在告诉他们,无论前路如何艰难,这变革己拉开序幕。

永盛元年,八月初一,春光渐褪,夏花锦绣燕京,御书房刚刚登基的永盛帝夏渊坐在御书房内,案桌上堆满了各地送来的奏折。

他揉了揉太阳穴,深知这其中的困难重重。

拿起一本奏折打开,上面尽是些官员诉苦说减税之后财政吃紧之事。

夏渊冷哼一声,这些官员平日里搜刮民脂民膏,如今减一点税便叫苦不迭。

“陛下,休息一会吧”皇后叶氏把一碗银耳莲子羹放在御案上,双手放在夏渊的肩头给他***放松一下。

她知道自从先帝驾崩,夏渊的压力与日俱增,毕竟军队统帅到管理一个残破的国家,这其中的艰辛,与他相伴十几年的叶氏是知道的。

在臣子中他是冷血强势的帝王,可在皇后叶氏心中夏渊在皇后叶氏心中夏渊只是她深爱的丈夫。

她轻轻叹了口气,柔声道:“陛下,虽任重道远,但不可操之过急。”

夏渊握住叶氏的手,欣慰道:“幸得有你在朕身边。”

这时,一名宦官匆匆而入,跪地禀报道:“陛下,西北旱灾,灾情严重。”

夏渊眉头紧锁,叶氏见状轻声说:“陛下莫慌,臣妾以为当召集大臣商议。”

夏渊颔首,立刻传旨命宰相沈知秋,户部尚书李裕、兵部尚书厉北辰、吏部尚书时廷之前来议事。

皇后便起身告退,自太祖建国之初曾立下祖训后宫不得干政。

叶氏深知这是大忌不可触碰。

很快几位大臣来到御书房,行礼后,夏渊将西北旱灾之事告知众人。

宰相沈知秋率先开口:“陛下,如今库银本就紧张,西北救灾怕是力不从心。”

户部尚书李裕也跟着点头称是。

夏渊脸色一沉,“难道就任百姓饿死不成?”

兵部尚书厉北辰上前一步,“陛下,臣以为可暂时调部分军粮送往西北应急。”

吏部尚书时廷之则建议道:“同时应选派得力官员前往组织救灾事宜。”

众大臣各抒己见之时,”夏渊微微点头,“就依爱卿所言,此事交予你去办,不得有误。”

待各位大臣退下,夏渊望向窗外,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积贫积弱的局面,哪怕前方荆棘满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