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坐的火车来到了上海滩。
下了火车来的一个陌生的地方,林冉有些惶恐不安。
林承桄看到了妻女的担忧,忙安慰道“别担心,这里跟小镇没什么区别,就是大了点,过一段适应了之后就好了。”
由于离房子有些距离,拦了三辆黄包车。
下车之后就看见了自己未来要住的房子,是上海极具代表性的民居形式。
它结合了中国传统西合院与西方联排房屋特点。
典型的石库门里弄,大门采用石料做门框,配以黑漆厚木门扇,门楣上有精美的砖雕装饰。
弄堂布局规整,一排排房屋紧密相连,带着一股烟火气息,有着生活的味道。
打开门,房子是上下两层,楼上有三间房一间夫妻俩住,一间林冉住,还有一间当成了书房。
楼下有两间,厨房卫生间都在一楼。
但是由于沈静如裹了小脚,走路不方便,夫妻俩的房间换成了一楼。
收拾好之后,林父就简单的买了点东西,做了些饭,吃完一家人就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林承桄先起床买早饭去了。
林冉住在二楼,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外面就开始热闹起来了。
一些买早餐的、买菜的各式各样的挤在小巷子里,好不热闹。
听见声音,林冉打开窗户,看见外面热闹的场景,心里突然有了归属感,由于跟自己住的小镇一样是南方所以并没有什么气候不适。
吃完早饭,林父带着母女俩人出去买东西。
来到一家制衣店,进到店中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衣服,旗袍占主要部分。
店主看见这么美丽的姑娘赶紧上前“好俊俏的小姑娘,来看看我们家的衣服,像你这样美的身材又好小姑娘穿什么衣服都好看,看看有喜欢的吗。”
最后除了店里林冉能穿的成衣外又单独做了几身衣服,林母还是穿不惯这些款式,但是老板说可以做旗装但要等些日子。
买好东西回到家中,今天早晨出去买早餐时林承桄顺便请了一个佣人。
回到家没一会佣人就来了,来的人今年才30多岁家里穷在海边的船上住丈夫死了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只能出来维持生计,她身穿黑色对襟衣服,衣服上还有些许补丁。
站在沙发前。
“先生太太好”。
林承桄开口说“家里你就每天早上来打扫家里卫生,买菜做饭,听说你家里还有孩子,那你每天晚上做完饭后就走,可以吗。”
那人连忙点头“可以可以”接着林承桄开口又问道“你叫什么?”
先生我叫赵大妮嗯,赵姐,每月七块大洋,如果可以从明天来,下个月的今天发工资。
赵大妮激动的连忙点头“行,我可以干的先生。”
行了你先回去休息吧,明天一早再来。
沈静如在赵大妮离开后开口问道“怎么还找了一个仆人,家里就三个人,收拾家里很简单,做饭我也会。”
林承桄轻轻拉住妻子的手“静如你身体不好,而且我不能把你带出来后让你过得还不如之前在家了,那我带你出来还有什么意义,你为我做的够多了,给我生了那么漂亮的女儿,也是因为我你身子才变的差的,小时候定亲时说好让你幸福的可还是让你受伤了。”
沈静如缓缓靠在林承桄肩膀上“承桄我不觉得,我觉得嫁给你好幸福,生了阿宝我也不后悔,生下她我觉得更幸福了。”
林冉本来想下楼,走到一半看见父母抱在一起的画面还是没忍心打扰,又转头走上去。
来到这里己经有些时日了渐渐的熟悉了这里,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父只要下班早就带着两人出去玩、逛、吃特色小吃。
对这一带林冉算是熟悉了。
一天早上坐在饭桌上林冉开口“爸爸我今天想自己一个人去看电影,然后在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可以吗。”
林父其实有些犹豫的怕她一个人出去不安全,但还是放手了毕竟己经14岁了“行,但是阿宝,你不能回来太晚,天黑之前一定要回来,知道没。”
林冉兴奋的连忙点头“我知道了爹爹,我会早早回来的。”
为了让父母放心林冉连忙说了好几个承诺。
但是沈静如还是不放心想要陪着一起出去,但是在林冉和林父的劝说下没去成。
林冉在最近几天跟父亲出去学会了坐电车(不是现代的电动车),坐上了电车刚好有首达电影院的站,到了之后就下车了。
看完电影林冉又去旁边的书店看了看,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又买了几本。
走在街道上看见有卖小吃的又坐下吃了起来。
吃完之后,林冉静静的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这里闹非凡心里开始憧憬着未来。
回到家中,林冉坐下跟自己的母亲讲述今天发生的事情。
回到房间把买的书放下看着这件被爹爹弄成公主房的模样,林冉辛福的笑了,在小镇上从未想过自己可以去读书,过几天马上就要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