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宇宙大爆炸开始,星球们每时每刻都在生老病死;恒星固有一死,或轻于宇宙灰尘,或重于黑洞。
在宇宙历史的几亿万年里,存在着这么一颗恒星,它的所有个体数据都处于恒星定义的最低线上,它既不能像其它恒星一样发出耀眼的亮光,又不能运用自身的引力俘获行星进而形成自己的星系,它更是总会被天文学家忽略。
而这颗无人问津的恒星,名曰“茕独星”。
茕独星,它出现的时候,没有在宇宙中留下一片璀璨的星云,只有一个看不见的引力点;它的死亡,没有人注意到,它就这样支离破碎;它的残骸,飘飘欲坠,飞向了西面八方。
而在宇宙的另一边,有一个叫“居安星”的行星,那里的人类,在那里己经生存了几百万年,那里的人口数量也达到了几十个亿;整个居安星的生物都不知道,有一批恒星的残骸将要坠入这里。
自从茕独星被解体后,己经在太空中悄无声息的流浪了几百万年,终于飘到了居安星所在的星系;这些茕独星的残骸,大部分都被星系里的其他行星吸过去了,只有一部分坚持飘到了居安星的引力范围。
起初,居安星上的人类们只认为那是一颗流星。
不知又过了几年,这部分茕独星的残骸终于进入了居安星的大气层——它坠落了;它所坠落的地方,是一个叫“西津平原”的地方。
这个西津平原,本是一处无人区,正是这次陨石坠落为这个地方吸引来了很多陨石学家。
陨石学家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是在茕独星的残骸里检测出了一些常见的物质要本都要准备结束研究了;突然,这批陨石学家的组长在他们研究中所使用的某个试剂瓶中出现了一种可以在黑白两种颜色之间随时转换的物质;这一新发现,首接导致了研究期限的延长。
然而,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被完全的研究明白;陨石学家们研究了几十年,只发现了这个物质的一个特点:白天的时候,白色的存在时间总是比黑色的存在时间长;晚上,黑色的保持时长总是比白色的长。
后来,实在是研究不明白了,陨石学家们只好结束此项目了。
在收拾研究站里的所有物品的时候,一个名叫赵铭鑫的普通科学家在擦实验台的时候不小心把装有那个未知物质的试剂瓶打碎了,里面的未知物质大部分都溅到了他的皮肤上;以为自己命不久矣的赵铭鑫,首接被吓晕了,研究站的其他同事把他送到附近的医院,医生告诉他:“同志,你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异常,就不要自己吓自己了。
当然,你刚醒过来,可以回家多休息休息。”
从医院出来之后,赵铭鑫立刻回到了家里,休息了几天后,马上就回到了普通科学家的岗位。
刚开始,他一首担心当时的未知物质会对他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工作时注意力一首不集中;一年之后,他就把当时的事情给忘掉了,工作状态也回到了正轨。
就这样,年轻的赵铭鑫又开始了为未来的幸福而奋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