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城中心。
人群聚集,人流涌动,是平时绝无仅有的盛况!
因为三年一度的测灵仪式,开始了!
这是一个可以修仙的世界,只要被检测出灵根,就能被收入修仙宗门,从此衣食无忧,还能飞天遁地,移山填海!
一丈高,由青石板垒起的测灵台上。
“无灵根,下一位!”
随着仙师麻木的说出这话。
周缘宛如窒息一般,面色变得惨白,整个人浑浑噩噩的,走下了测灵台,就像失了神一样。
他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哭闹,只是内心.....实在无法接受。
因为这具身材瘦小,刚满十二岁的身体里,装有一个穿越者的灵魂,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蓝星。
他原以为今天,会是他修仙的起点,从此走上惊才绝艳,波澜壮阔的一生,最终长生久视,超脱永恒,没想到却给他,拉了一坨大的!
有没有搞错?
穿越修仙界没灵根,这正常吗?
这合理吗?
这还有王法吗?
这还有天理吗?
他堂堂的大穿越者,也不说仙灵根,天灵根,异灵根,五行灵根了,好歹给个杂灵根啊?
连修仙门槛,都跨不过,这还怎么玩?
不是说穿越,必有系统吗?
统子哥呢?
死路上了?
这种关键时刻,都不出现,是不是不太合适?
你再不出来,我可真就生气了!
“别愣着了!”
“快跟我来,我把你送过去。”
“时间也不早了,我得抓紧时间回去,明早好去地里翻土!”
这时,人群中挤出一位脚踩草鞋,身穿麻布的乡下汉子,一把将他拽出人群,此人正是,他这一世的父亲,一位田里刨食,靠天吃饭的普通百姓。
在乡下的村里,有几亩薄田,可以勉强养家糊口,还有一大两小三间土房,可以给一家人遮风避雨,也就比流和氓这两种人群,稍好一点。
至少有房有田,只要勤快点,基本饿不死,冻不死,可以把命吊住。
显然他并没有对此,感到失望!
拥有灵根之人万中无一,就像买彩票一样,周缘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也都没有灵根。
就连他们整个村子,在这几十年里,也没诞生出一个拥有灵根的孩子。
“哦!”
周缘回过神来,默默跟紧了他爹的步伐。
周围都是带着孩子,来测灵的父母,一旦孩子测出灵根,他们立马就能改变阶级。
不仅会有万两黄金的赏赐,还能在这百里内,最富饶的临江城,拥有一所大宅子,从此锦衣玉食,享受人间富贵!
连自身安全,也有城主府负责,为这些拥有灵根的孩子,免除后顾之忧。
灵根罕见,为了提高出现的几率,各地官府都会大力鼓励生育,增加人口,质量不够,数量来凑。
官府规定,只要生一个孩子,就赏十两银子,十两银子的巨款,足够一个寻常的五口之家,大概一年的开销,甚至绰绰有余。
当然,这十两银子能不能拿到手里,还得看当地官府的心情。
每三年一度的测灵仪式,临江城附近,年纪超过十岁的孩子,都会被要求参加,还会进行登记,以免有所遗漏。
但凡不懂事,一旦被查到,就遭老罪喽!
这是一个古代封建社会,可不跟你讲什么人权!
讲什么平等!
.....随着不断远离测灵台,周缘表面平静,但心底,还是不免有些烦躁!
修仙小说他看多了,就没见过几本,不带灵根的,就算有,也会有系统和金手指,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来到修仙世界,不能修仙?
这像话吗?
这不像话!
这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他想过天灵根开局,被仙宗大佬收为亲传弟子,一路顺风顺水。
也想过被觊觎灵根,被夺舍躯体,还想过五行灵根,或杂灵根这种艰难开局,从杂役弟子稳扎稳打,修行修仙百艺,大器晚成,终成仙宗老祖。
但无灵根这种情况,着实让他有些意外!
这让他修仙都修不了,还谈什么仙宗老祖?
都穿越修仙世界了,自带灵根,不是最基本的吗?
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周缘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他也想过,是测灵法器出错,自身是隐灵根这两种情况,修仙小说他可没少看,但他也清楚,这是用来安慰人的!
最主要的是,他没机会了!
难道他还因为这两种微乎其微的可能,回去要求仙师重测一遍,仔细检查一下?
这不显然怀疑,仙师的能力吗?
往大的说,这是一种冒犯!
要知道,在仙师的面前,就算是临江城的城主,也得恭恭敬敬的说话,就更别说,他这个普通百姓的孩子了!
这种事情,就没人敢做,也没有过先例。
测出品质不错的灵根还好,要是测不出,成为笑柄,是必然的!
就算仙师不说什么,他爹也得跟他断绝关系,他家又不止他一个孩子,大不了再生,现实的情况就是这么严重,没人惯着你。
为了这点微乎其微的可能去赌,是很蠢的!
不过事到如今,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只能接受了!
只是这个仙,他是必须要修的!
上一辈子躺平了,这一辈子也该站起来,活动活动了!
好吧,主要是躺不了,躺平也是需要资本的。
根据他二十多年老书虫的经验,灵根可以让人感知到灵气,并吸引灵气的靠近,从而做到引气入体,迈入炼气期。
在他看来,灵根只是作为沟通外界灵气的桥梁,或者说媒介。
也就是说,只要能做到引气入体,就算没有灵根,也能修仙,无非门槛高了点,修炼速度慢了点,不至于无路可走。
最初的道教修仙体系,就没灵根这一说。
道路千万条,就算起点不同,终点却是一致的。
既然这个世界可以修仙,就说明有天地灵气的存在,不是现代的末法时代,这就不用担心环境的制约。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