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风门的夜色如墨,唯有练武场一角亮着微弱的灯火。
齐延硕收剑入鞘,额间沁出细汗。
每日子夜练剑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唯有此刻,他才觉得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剑。
忽然,他耳尖一动——风中传来极轻的剑啸声,不是镇风门的路数。
他循声望去,在离练武场不远的竹林空地上,一道纤细身影正翩然舞剑。
月光洒落,映出她剑锋上的霜痕——是黎桐。
齐延硕皱眉。
离雪宗弟子不该在深夜擅闯镇风门内院。
他本想喝止,却在看清她剑招的瞬间顿住。
她的剑法柔中带刚,每一式都如飞雪轻旋,却又在收势时骤然凝冰,寒意逼人。
更令他惊讶的是,她的某些变招,竟隐隐克制镇风门的"风卷残云"。
"离雪宗的剑法……竟能如此变化?
"他低语,不自觉地多看了几眼。
黎桐似有所觉,猛然收剑,目光如电扫向暗处:"谁?
"齐延硕下意识退入阴影,待她狐疑地转回头,才悄然离去。
次日清晨,黎桐正在客院整理行装,忽听门外有人笑道:"黎师姐起得真早。
"抬头看去,是个面容俊朗的镇风门弟子,腰间佩剑镶着青玉,显然身份不低。
"在下赵青松,镇风门内门弟子。
"他拱手行礼,笑容温和,"昨日见师姐剑法精妙,特来请教。
"黎桐礼貌回礼,却敏锐地察觉他眼神闪烁。
寒暄几句后,赵青松忽然压低声音:"师姐昨日与齐师兄切磋,想必领教了他的风采吧?
"黎桐挑眉:"齐师兄剑法确实凌厉。
"赵青松嗤笑:"剑法再好,性情却乖张。
他对同门尚且冷言冷语,更别说对外人了。
"他凑近一步,"师姐可知,他连自己父亲——齐掌门都敢顶撞?
"黎桐眸光微动,想起昨日齐延硕对掌门那冷淡的一礼。
"赵师兄,"她忽然开口,声音清冷,"我离雪宗有句话——剑如其人。
齐师兄的剑光明磊落,未有阴诡之处。
至于性情……"她微微一笑,"一面之缘,岂可定论?
"赵青松脸色一僵,随即干笑:"师姐果然心胸开阔。
"待他离去,黎桐轻轻摇头。
午后,黎桐踏入镇风门藏书阁,寻找一本记载古剑法的《残雪录》。
据说此书与离雪宗失传的"玄冰诀"有关,她必须一观。
阁内书架高耸,她踮脚去够最高层的一卷竹简,却差了一寸。
"你要找这个?
"一只修长的手越过她头顶,轻松取下竹简。
黎桐转身,正对上齐延硕淡漠的眼睛。
他今日未着劲装,一袭墨蓝长衫,倒像个书生,只是腰间悬着的长剑昭示着他武者的身份。
"多谢。
"她伸手去接,他却未松手。
"《残雪录》?
"齐延硕扫了眼竹简,"离雪宗弟子看这个做什么?
""武学交流,不正是两派本意?
"黎桐不卑不亢。
他冷笑一声,突然翻开竹简某页,指着一处图谱:"这招雪拥千山,你们离雪宗如今使出来,怕是只得其形吧?
"黎桐定睛一看,图谱上的剑招确实与现今离雪宗的版本有微妙差异。
她心头一震,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
""三年前论剑大会,你们宗主使过这招。
"他指尖划过图谱,"起手式少转了半寸,破绽大了三分。
"黎桐眯起眼:"齐师兄倒是观察入微。
""剑者,生死之事,自然要看清对手。
"他合上竹简,却未还给她,"这书你不能带走。
""凭什么?
""就凭——"他忽然逼近一步,居高临下看着她,"这最后一页,记载的是两派合招之术。
百年前,镇风离雪本是一家。
"黎桐呼吸一滞。
这个秘密,连她都不知晓!
两人对视片刻,剑拔弩张。
最终,齐延硕退开一步,将竹简放回书架高处。
"想看,自己拿。
"他丢下这句话,转身离去。
黎桐盯着他的背影,咬牙。
——这人简首傲慢得令人发指!
可当她真的费劲取下竹简,翻到末页时,指尖却微微颤抖。
那上面赫然画着两道交错的人影,一剑如风,一剑似雪,旁边小字注解:"风雪合璧,可破九霄。
"当晚,黎桐在客院廊下遇见一个离雪宗同门。
"师姐,"师妹小声道,"我打听到些事……关于齐延硕的。
"黎桐本想拒绝听闲话,却听师妹继续道:"他母亲是十年前死的,据说……是为了封印禁地异动。
"黎桐指尖一颤。
"镇风门后山有个风吼洞,里面镇压着邪物。
齐夫人以自身血脉为引,加固了封印。
"师妹叹息,"从那以后,齐延硕就变了个人。
"黎桐望向远处——夜色中,隐约可见一道孤影仍在练武场挥剑。
她忽然想起幼年流浪时,自己也曾缩在破庙角落,整夜不敢合眼。
那种孤独,她太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