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军事历史 > 龙章凤篆对照

龙章凤篆对照

三苗鸭旺 著

军事历史连载

《龙章凤篆对照》男女主角赵高蒙是小说写手三苗鸭旺所精彩内容:我是嬴出生于公元前259年的赵国邯那我的父亲子楚作为秦国质子被困赵我自幼便随父母在异国他乡艰难求饱受了寄人篱下的屈辱与磨也正是这段经铸就了我坚韧不拔、果敢决绝的性公元前247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年仅13岁的我继承了秦王之但彼时的我只是个少朝堂大权被相国吕不韦与母亲赵姬把吕不韦权倾朝还妄图以《吕氏春秋》中的政治主张影响左右秦国未来走向;母亲赵姬...

主角:赵高,蒙恬   更新:2025-05-22 09:38:1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是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的赵国邯郸。

那时,我的父亲子楚作为秦国质子被困赵国,我自幼便随父母在异国他乡艰难求生,饱受了寄人篱下的屈辱与磨难,也正是这段经历,铸就了我坚韧不拔、果敢决绝的性格。

公元前247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年仅13岁的我继承了秦王之位。

但彼时的我只是个少年,朝堂大权被相国吕不韦与母亲赵姬把控。

吕不韦权倾朝野,还妄图以《吕氏春秋》中的政治主张影响我,左右秦国未来走向;母亲赵姬与嫪毐私通,嫪毐甚至恃宠生骄,自称“秦王假父”,妄图谋逆。

我心中的愤怒与不甘日益积聚,默默蛰伏,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等待着夺回权力的时机。

公元前238年,我22岁,举行了成年冠礼,正式亲政。

我迅速出手,平定了嫪毐叛乱,将其车裂处死,又果断罢免了吕不韦的相国之位,让他迁居洛邑,后来吕不韦饮鸩自尽。

至此,我终于铲除了朝堂上的两大掣肘,真正掌握了秦国的大权,开启了属于我的时代。

亲政后的我,心中只有一个宏大目标——统一六国,结束这数百年的乱世纷争。

在尉缭、李斯等能臣的辅佐下,我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开始了对六国的征伐。

韩国是六国中实力最为薄弱的,公元前230年,我派内史腾率军攻打韩国,韩王毫无抵抗之力,很快就献城投降,韩国成为了第一个被灭的国家,秦国在韩地设置了颍川郡。

赵国曾是军事强国,名将李牧多次让秦军无功而返。

但我怎会轻易放弃?

公元前229年,我派王翦率兵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御。

我深知李牧是赵国的中流砥柱,便派人用重金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让他诬陷李牧、司马尚谋反。

昏庸的赵王果然中计,斩杀李牧,改派赵葱及颜聚为将。

失去李牧的赵军不堪一击,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

赵公子嘉率领残部逃到代郡,自立为代王,但也只是苟延残喘,公元前222年,被秦将王贲剿灭。

公元前225年,我派王贲进攻魏国。

魏国都城大梁城防坚固,王贲便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三个月后,大梁城墙坍塌,魏王假投降被杀,魏国灭亡。

楚国幅员辽阔,号称“带甲百万”,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起初,我听取李信的建议,派他和蒙恬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伐楚,却遭遇了失败。

后来,我亲自前往频阳请老将王翦出山,倾全国之力凑齐六十万大军交给他指挥。

王翦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与楚军对峙一年之久,待楚军粮草耗尽、士气低落时,果断发动总攻,大破楚军,俘虏楚王负刍,项燕自杀,楚国灭亡。

燕国太子丹见秦军兵临城下,竟派荆轲刺杀我,妄图挽救燕国的命运。

可惜,荆轲刺秦以失败告终,这彻底激怒了我。

我立刻派王翦、辛胜攻打燕国,燕王喜惊恐万分,献出太子丹首级求和,还逃到辽东郡。

但这并不能阻挡我的统一大业,公元前222年,王贲率军扫平辽东,俘虏燕王喜,燕国覆灭。

公元前221年,最后的齐国也未能抵挡秦军的攻势。

王贲从燕地出兵南下,齐王建昏庸无能,在秦的诱降下,不战而降,齐国灭亡。

短短十年间,我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自春秋以来长达五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统一六国后,我觉得以往的称号都不足以彰显我的尊崇与功绩,于是下令大臣商议新的称号。

经过一番讨论,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建议采用“泰皇”头衔,但我觉得还不够,最终创造出“皇帝”这一称号,自称“始皇帝”,期望秦朝的基业能千秋万代传承下去。

为了巩固这来之不易的大一统局面,我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政治上,我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

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辅佐我处理全国政务,是百官之首;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三公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不同事务,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

在地方,我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后来又陆续增设至西十多郡。

郡下设县,郡守、县令等地方官员都由我首接任免,这样一来,地方权力牢牢掌控在中央手中,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经济上,我统一货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这极大地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与贸易往来;还统一度量衡,让长度、容积、重量等都有了统一标准,方便了商业活动和国家税收的管理。

同时,我重视农业发展,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工程,如灵渠的开凿,不仅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还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

文化上,我下令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后来又推广更为简便的隶书。

文字的统一,消除了文化交流的障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军事上,我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连接秦、赵、燕三国旧长城,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障了中原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还派任嚣、赵佗率领大军南征百越,将岭南地区纳入秦朝版图,设桂林、南海、象三郡,又迁徙五十万中原军民与越人杂居,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当地的发展。

在巡游天下期间,我先后两次遭遇刺杀。

一次是在博浪沙,韩国贵族张良派大力士用铁椎袭击我的车队,虽未成功,但也让我心有余悸;另一次是在咸阳,刺客隐藏在兰池宫附近,幸好我的卫士反应迅速,将刺客制服。

这些刺杀事件让我更加警惕,也让我意识到六国旧势力的反扑依然存在。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渴望长生不老,期望能永远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

于是,我任用方士寻求长生之道,还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东渡大海,寻找仙山和长生不老药,可最终都一无所获。

因为方士的非议,我一怒之下坑杀了460多名儒生,这便是后世所说的“焚书坑儒”。

其实,我本意是为了统一思想,巩固统治,却没想到此举遭到了后世诸多诟病,被视为暴政的象征。

公元前210年,我在第五次出巡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

临终前,我本想传位给长子扶苏,可没想到宦官赵高与丞相李斯暗中勾结,篡改遗诏,立我的幼子胡亥为帝,还逼死了扶苏和大将蒙恬。

我一生的心血,建立起来的大秦帝国,在我死后迅速走向了衰落,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回顾我的一生,我以铁腕手段平定内乱,结束分裂,统一六国,建立起大一统王朝;又推行一系列改革,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我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开拓了辽阔的疆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虽然后世有人指责我严刑峻法、滥用民力、迷信求仙,但我坚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天下归一,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让大秦帝国千秋万代。

我的功过是非,就留给后人去评说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