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鸡肋人生一个作死鬼才的临终自白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2-18
第一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建安十五年的许昌城飘着细雪,我跪在丞相府书房里,青玉地砖的寒气顺着膝盖往上窜。

曹操握着那卷被朱笔涂改的《孟德新书》,山羊须在烛火下抖得像要起义。

"德祖啊,"他突然笑出声,声音像是从青铜酒爵里滤出来的,"你可知孤最恨哪种人?

"我盯着他腰间新换的百辟刀,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蝉鸣聒噪的午后。

那时我五岁,正骑在弘农杨氏祖宅的门槛上,指着新漆的朱红大门奶声奶气:"阿翁,这门做宽了三寸。

"建安元年春,洛阳郊外。

十五岁的我勒住青骢马,看蔡邕题字的曹娥碑前围满了人。

穿绛纱袍的士子们正用麈尾戳着碑文:"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这哑谜二十年无人能解......""是绝妙好辞。

"我咬着糖葫芦翻身下马,枣木签子戳向天空,"黄绢乃色丝,合为绝;幼妇即少女,合为妙......"糖浆滴在太学生雪白的袜履上,像在素绢上开了朵红梅。

人群突然裂开道缝,黑幔马车里伸出一只戴玉韘的手,金错刀当啷落在我脚边。

"赏杨公子。

"车中人声音带着晨露般的凉意,"只是下次解谜,莫要踩人靴子。

"那是我与曹公的初见。

后来我才明白,能解谜不算本事,能忍住不解才是真智慧——可惜这个道理,我花了二十年才懂。

建安十年的铜雀台宴席上,我捏着曹子建递来的帛书直哆嗦。

这位三公子在《与杨德祖书》里写:"仆常好人讥弹其文",转头就把《登台赋》塞给我润色。

"德祖兄,"他醉眼朦胧往我怀里塞了块和田玉璧,"父王说文章要骨气奇高,你看着改......"我望着台上正击筑吟诗的曹公,笔尖在"飞阁崛其特起"的"特"字上打了个旋。

第二日朝会上,曹公举着帛书大笑:"子建此文,可比司马相如!

"却突然眯起眼盯着那个被改成"崛"的"特"字,目光如刀划过我的脊梁。

那日散朝后,荀彧扯着我的袖子叹气:"德祖可知特字有公牛之意?

丞相属牛......"我望着宫墙上盘旋的乌鸦,突然觉得手中玉璧冷得像块寒冰。

建安十五年冬夜,我裹着狐裘溜进丞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