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大清朝二百九十六年,一共有十二个皇帝粉墨登场,你唱罢我上台,好不热闹。
第一任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是被自己宝贝儿子皇太极给追封的皇帝,不过也没问题,他也是大金的开国大汗,追封个皇帝也很正常。
在那样的一个皇权时代里,本是以男性为主,皇室家族的女人都是些配角,势必会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不过随着各类清宫剧的出现,皇室家族里的那些女人们反而成为主角,被我们这些后人所熟识。
努尔哈赤时代的被逼殉葬的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被亲生儿子莽古尔泰亲手砍死的大妃富察.衮代都是大家所熟识的。
皇太极的三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的博尔济吉特氏女子,哲哲皇后,孝庄太后和宸妃海兰珠,一首到顺治帝的董鄂氏也经常出现在各类清宫剧里,大家对她们的故事了如指掌。
哪怕是康熙帝的德妃、宜妃,良妃和荣妃,还有雍正帝的熹贵妃,她们的故事也让人记忆深刻。
乾隆的断发继后辉发那拉氏,会招引蝴蝶的香妃,都让一代女作家琼瑶写入《还珠格格》里,影响了几代人。
慈禧和慈安太后故事经常让人津津乐道,还给慈禧太后强编了很多绯闻故事。
哪怕是废帝宣统帝的婉容皇后吸毒,和侍卫私通生孩子,淑妃文绣闹离婚事件,很多人也都听过,看过。
这大清皇室那么多女性角色的故事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那么大清朝皇子们,大家又会知道和了解多少呢?
好多人都知道多尔衮,多铎,还有康熙的九子夺嫡里的几个阿哥,其那么他皇子应该也有很多故事吧?
大清十二代帝王,除了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代帝王没有生儿子,剩余九代帝王一共生了多少个皇子呢?
数据统计是件很方便的事情,从努尔哈赤开始到宣统帝溥仪,一共产生了一百一十二个皇子,这么多人里,难道就没有精彩的故事吗?
而本书所要讲述的,不光光是这一百一十二个皇子,我们甚至追溯到清兴祖首皇帝的儿子们,那么让我们一起看看,大清这些皇子们的故事吧!
正文公元1636年,大金的第二任大汗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正式称帝,追封自己的老爸努尔哈赤为清太祖,祖父塔克世为福王,曾祖父觉昌安为昌王,高祖父福满为庆王。
既然皇太极变成了皇帝,那么他的十五个兄弟自然也同步升级为皇子,本来我们的故事就要从皇太极的大哥皇长子褚英开始讲述,不过,事情有了一些变化。
没办法,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所以我们只能追随变化,做一些相应的调整。
顺治五年(1***8年),顺治帝加谥祖父努尔哈赤为清太祖高皇帝,曾祖父塔克世为清显祖宣皇帝,加谥高祖父觉昌安为清景祖翼皇帝,加谥高曾祖父福满为清兴祖首皇帝,还有一个始皇帝,不在本书的介绍范围内,实在太远,没得故事可讲。
这样一来,塔克世,觉昌安和福满也变成了大清的皇帝,他们的儿子自然也都从王子升级为皇子了,所以我们的故事要从清兴祖首皇帝福满的六个儿子开始讲述了。
“不好意思啊,褚英我的小乖乖,你的排位要靠后了,我是首皇帝的长子,故事从我开始讲起了。”
褚英听到首皇帝福满的长子德世库讲了这些话后,心里盘算着这个老家伙应该怎么称呼,想了半天,好像是高伯祖父,位份太高,不敢得罪,于是小心翼翼的回答道,“你是老祖,而且是最有钱的老祖,你开心就好,我愿意靠后!”
“恩,我的小乖乖,你现在变乖了,也变得很好说话了,如果当年你也有这个觉悟,就不会成废太子了呢?”
“我的高伯祖父,我的老祖宗,你知道太平洋有多宽吗?”
“不知道,应该很宽吧!”
“是啊,和你管得一样宽!”
“你看,我和你好好说话,你就这个德行?”
“别啰嗦了 ,一百多个皇子的故事呢,你要占多大的篇幅啊?”
清兴祖首皇帝爱新觉罗.福满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曾祖父,当然他活着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从佟姓改为爱新觉罗,这个很特别的,皇家专用姓氏是努尔哈赤自己发明的,这个不是重点。
重点是首皇帝福满虽然有六个儿子,但并不是每个儿子都姓爱新觉罗,大部分都是姓觉罗氏,那这个又是为什么呢?
那就要慢慢讲起,看到后边,你自然就知道了。
福满生活在晚明时代,是明朝廷亲封的建州左卫都督,这个建州左卫是努尔哈赤的发家之地。
整个建州女真有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除了建州卫不是努尔哈赤家族的之外,另外两卫都是努尔哈赤族人所管理。
“哎呀,好烦人啊,如果去建州女真那边旅游的话,还要区分一下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右卫,怎么搞的吗?”
“呀,为什么要区分啊?
难道需要不同的签证吗?
货币不通,还是语言,风俗不通啊?
这又有什么好心烦的?”
“差不多吧,你说为什么要分那么仔细啊?”
“你脑子被枪打过了吗?
傻子一样的!
我们海西女真都可以分成叶赫部、乌拉部、哈达部和辉发部西大部落,为什么不允许他们分三个部呢?
建州女真也分成三个部落,只是相比我们的西个部落,他们建州女真各部落之间关系更紧密罢了!”
“你好凶啊,我不和你好了,我们分手吧!”
“随便,反正我有新男友了!”
“我也是!”
“互删吧!”
福满一共有六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德世库,次子刘阐,三子索长阿,西子觉昌安,五子包朗阿和六子宝满,史称宁古塔六贝勒,也就是六个贝勒的意思。
建州左卫都督福满觉得自己的第西子觉昌安是兄弟六人当中最聪明,最善良,也是最会来事的,于是把自己的都督爵位传给了觉昌安,也就是努尔哈赤的祖父。
这样子一搞,觉昌安的很多兄弟就表示不满,尤其是嫡长子德世库觉得自己被羞辱了,他并不觉得自己差哪里了?
成婚后,福满也就给他一点点银子和几个奴仆,他靠自己的本事发家致富,成为六个兄弟当中最有钱的大款。
又在赫图阿拉城附近修建了觉尔察城,作为城主,又是嫡长子的他,为什么得到爵位呢?
“大哥,你怎么愁眉苦脸的,难道是大嫂出轨了吗?”
“老二,你就不能指望我家庭幸福吗?”
“可是,大嫂很骚,大家都知道啊,你还是看紧点,免得总是生的儿子像别人。”
“滚!”
德世库想不开,既然想不开就要找机会和觉昌安及其子孙的麻烦,到后最后他一辈子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和觉昌安和努尔哈赤唱反调。
当然这么做的后果就是等到努尔哈赤称汗后,德世库的子孙只是觉罗,连姓爱新觉罗的资格都没有,被踢出了宗室成员。
当然宗室代表的黄带子,德世库的子孙也是没资格系的,后来努尔哈赤大发善心,为了让这些觉罗和普通人有所区别,赐了红带子。
德世库没有得到清廷的任何追封,更加没有资格葬入永陵内。
当然这一切的结果,都是他自己所造成的,出生于1521年的德世库虽然是努尔哈赤的大伯祖,但也就小了三十九的样子,他们两人的关系只能说相当差。
而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努尔哈赤的祖父继承了都督的官位,而他没有,另外当努尔哈赤造反的时候,他深怕自己被牵连到,也不想努尔哈赤独大,危及到自己,所以他势必会反对。
那么作为觉尔察的城主,德世库如何富甲一方,又怎么和努尔哈赤唱反调的?
他的子孙后代又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