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宋徽宗宣和六年,董国度凭借自身才华与学识,在科举考场上崭露头角,进士及第。这一荣耀本应是他大展宏图的开端,朝廷一纸调令,将他派往莱州胶水部任职。彼时,北方边境已是阴云密布,烽火即将燃起,但君命难违,董国度只能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一丝隐忧,告别了家乡饶州,告别了家中的母亲、妻子与年幼的儿子,独身踏上前往任所的路途。
初到莱州胶水部,董国度满心都是对新官职的热情与抱负,他兢兢业业地处理着各项事务,试图在这异地他乡做出一番政绩。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北方的战火如同汹涌的潮水般蔓延开来。金兵的铁蹄无情地踏破了大宋的山河,所到之处,一片狼藉,百姓流离失所,社会陷入了巨大的动荡与混乱之中。
董国度望着日益严峻的局势,心急如焚却又无能为力。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家庭的责任,家中的亲人还在翘首以盼他的归来,可如今这战火纷飞的局面,让他归心似箭却寸步难行。无奈之下,他只能将对家人的思念深埋心底,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期望着局势能够有所转机。
但命运并未眷顾他的这份坚守,随着中原大地的沦陷,莱州也陷入了金兵的统治之下。董国度,这个曾经的大宋官员,瞬间失去了自己的依托与根基。他成为了这乱世中的一叶浮萍,漂泊无依。回家的道路被无情地阻断,他望着家乡的方向,眼中满是痛苦与绝望。每一个夜晚,他都在梦中与家人相聚,可醒来面对的却只有无尽的孤独与凄凉。
在这种绝境之下,董国度不得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 弃官。他脱下了那身象征着荣耀与责任的官服,如同一只失去了巢穴的鸟儿,开始了流浪的生活。他漫无目的地走着,走过了一个个被战火洗礼过的村落,看到了百姓们生活的困苦与艰辛。他的心被深深刺痛,却又无力改变这一切。
在流浪的途中,董国度来到了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虽然也遭受了战争的创伤,但还勉强保留着一丝生机。他在一家客舍中住了下来,客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