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意外发现暴雨倾盆而下,林晓的白色运动鞋陷在泥泞里发出"咯吱"声响。
她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突然停住了脚步——前方山崖坍塌处,露出半截青砖飞檐,像只蛰伏在荒草中的兽。
手机地图显示这里本该是片茶园。
湿透的刘海贴在额前,她摸出防水袋里的手电筒。
光束扫过断裂的雕花门楣时,铜铃突然无风自动,发出沙哑的"叮当"声。
林晓的后颈泛起细密的鸡皮疙瘩,掌心却传来异样的温热。
那块在村口捡到的太极纹玉佩,此刻竟像块暖玉般发烫。
"有人吗?
"她的声音被雨幕吞噬。
推开半朽的木门,霉味混着某种香料气息扑面而来。
手电筒光束刺破黑暗,照见正厅神龛里褪色的菩萨像,金漆剥落处露出暗红木质,仿佛干涸的血迹。
突然,脚下一空。
林晓踉跄着抓住供桌,布满蛛网的黄绸应声滑落。
青铜香炉"哐当"砸在地上,滚出一枚金锁。
她弯腰去捡,指尖触及锁面浮雕的莲花纹时,地底传来沉闷的钟声。
"咚——"手机显示下午三点整。
金锁背面刻着模糊的小篆:"三更钟响,天门洞开"。
林晓正要细看,门外传来枯枝断裂的脆响。
手电筒光束扫过窗棂,一道佝偻黑影倏地闪过。
暴雨中隐约传来苍老的叹息:"不该来的......"第二章 探寻秘密"这是明末清初的錾刻工艺。
"苏宇戴着白手套,台灯在镜片上投下冷光,"但莲花纹中间嵌的绿松石——你看这切割面,明显是清末才有的捷克工艺。
"图书馆古籍区的樟脑味越发浓重。
林晓把玩着玉佩,金属链子在指间缠绕出复杂的花纹:"所以金锁是后人改装的?
""不止。
"苏宇抽出《闽南建筑考》,泛黄书页上的手绘插图与照片重叠:"你看门楣的五蝠捧寿纹,这种将蝙蝠翅膀雕成卷云纹的手法,是专供南洋富商的样式。
"窗外惊雷炸响,雨点噼里啪啦砸在玻璃上。
林晓突然按住书页:"等等!
这张老照片里的祠堂——"黑白照片里,穿长衫的男人站在祠堂前。
虽然面容模糊,但门楣上残缺的铜铃位置,与她手机拍到的古宅分毫不差。
照片说明写着:1923年,陈氏宗祠,新加坡。
"陈家后人八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