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穿越大唐成为李恪,开局失明

第三章 入道惊澜。

发表时间: 2025-05-20
武德九年六月十五,终南山道观外的松林在狂风中翻涌,如同一波波墨绿色的海浪。

李恪跪坐在三清像前,粗麻道袍被山风掀起一角,露出他清瘦的脊背。

掌心紧紧贴着桃木剑穗,剑穗上粗糙的纹理硌得生疼,却让他的思绪愈发清醒。

就在这时,山脚下突然传来杂乱的马蹄声,伴随着孩童的抽噎和宫人焦急的呼喊,惊飞了檐角上一群栖息的白鸽,扑棱棱的振翅声打破了道观的宁静。

“三哥!”

长乐公主带着哭腔的喊声撕破了山道的寂静。

李恪的手指猛地一颤,还未等他起身,一股带着桂花香气的小小身影便冲进了他的怀中。

小姑娘死死地攥着他的道袍,泪水不停地滚落,很快就浸透了胸前的布料。

“你是不是不要长乐了?

昨日你还说要教我骑射,说要带我去看城外的萤火虫……”她仰起沾着泪痕的小脸,鼻尖轻轻蹭过李恪结痂的眼窝,这细微的触碰,让他的喉间一阵发紧,心中泛起阵阵酸楚。

“胡闹!

谁让你出家为道的?”

谁让你出家的?

谁让你出道的?

紧接着,李承乾带着怒意的怒吼声传来。

脚步声由远及近,李恪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本以为会迎来兄长的斥责,却没想到一双温热的手轻轻扶住了他的肩膀,微微颤抖着。

“当年你替我挡马时,可没说过要去当道士。”

李承乾的声音闷在喉咙里,带着李恪从未听过的沙哑与哽咽,“若觉得东宫挤,我……我腾半间书房给你,咱们还像小时候那样,一起读书、下棋……”就在此时,道观外传来銮铃清脆的响动,李恪的脊背瞬间绷紧——那是天子车架特有的声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青石板上响起沉重而缓慢的脚步声,龙涎香混合着淡淡的药草气息弥漫开来,萦绕在鼻尖。

“恪儿。”

李世民的声音像是被砂纸反复打磨过,低沉而沙哑,带着他极少显露的疲惫与无奈。

李恪摸索着重重叩首,额头紧紧抵在冰凉的砖面上,声音坚定:“儿臣叩见父皇。”

“起来。”

帝王的手掌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道按在他的发顶。

李恪顺从地起身,却冷不丁被猛地拽入一个温暖而坚实的怀抱。

檀香萦绕的龙袍下,他清晰地听见父亲剧烈的心跳声,一下又一下,撞在自己的胸口,仿佛要将内心的焦虑与不舍都传递给他。

“你母亲整日以泪洗面,说要把当年藏的隋宫玉盏卖了,换你回来。”

李世民的声音突然发颤,这还是李恪记忆中第一次听到父皇如此失态,“做道士……真比做朕的儿子快活?”

话语中满是痛心与不解。

殿外突然传来压抑的呜咽声,熟悉的身影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

“恪儿!”

杨淑妃的声音里充满了绝望与悲痛。

李恪转身的瞬间,一双颤抖的手己经抚上了他的脸。

母亲指尖布满薄茧,轻轻擦过他眼上的白绫,那触感带着三十年来从未改变的温柔与爱意。

“恪儿,你幼时总说要做护着娘的大英雄,如今怎么要躲起来了?”

她泣不成声,泪水滴落在李恪的手背上,“你可知,你父亲昨夜把御膳房做的胡饼,热了三遍都舍不得吃,说要等你回来一起……”长孙皇后的步摇轻响由远及近,带着淡雅龙脑香的锦帕轻轻按在他微微发凉的手背上。

“长乐把你送她的玉兔香囊缝在了道袍内衬,说这样就能护着三哥。”

她的声音温柔而哽咽,难掩其中的叹息,“只是苦了这孩子,哭着说以后没人给她讲江湖故事了,没人陪她在花园里扑蝴蝶了……”角落里传来布料摩擦的细微声响,李泰悄悄将一个食盒轻轻推到他手边,声音有些发闷:“胡饼裹了新榨的核桃油,香得很,杏花酿埋在王府老槐树下十年了,一首给你留着。”

这位平素张扬跋扈的皇子,此刻难得地结巴起来,“若……若道观冷,我让人送些炭盆来,再带几床厚实的棉被……”山风呼啸着卷过道观,檐角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

李恪缓缓伸出手,摸索着挨个触碰亲人的手——兄长掌心因练剑生出的薄茧,母亲指尖因常年操劳而微微粗糙的颤抖,父皇宽厚却略显冰凉的手掌,还有妹妹软糯而温暖的手指。

每一处触感,都勾起无数温馨的回忆,让他几乎动摇。

“这桃木剑,本是要削给长乐的木剑。”

李恪突然开口,空洞的眼窝转向长安的方向,声音里带着一丝苦涩的笑意,“儿臣入道,不过是想寻一条活路。

这宫里的风刀霜剑,儿臣实在无力招架了……”他顿了顿,握紧剑柄,道袍下的身躯微微发颤,“但儿臣发誓,无论身在何处,心永远向着大唐,向着你们。”

李世民的手掌重重地落在他的肩头,打断了他未尽的话语。

帝王缓缓转身,望向云海翻涌的群山,龙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尽显威严与沧桑。

良久,他的声音混着松涛声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每个月十五,让你母亲给你送胡饼。

还有……自己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