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探索之后,乔宁明白了,她这是拥有了一个随身空间啊!
噢,还附带了一个灵泉!
乔宁只喝了一口,被郑秀英打伤的地方就不痛了。
妈耶!
中大奖了呀!
乔宁有些激动地往一楼的仓库走去。
自从经历了疫情,她就养成了囤货的习惯,所以当初装修别墅时,特意在一层留了个五十平米的仓库。
看着满屋子的米面粮油各种吃食,以及护肤品、姨妈巾等生活用品,乔宁脸上绽放出了大大的笑容。
有这些东西在,不说一辈子衣食无忧,起码在重启高考之前,她是可以随意摆烂的。
咧嘴大笑了半天,等激动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乔宁才出了空间,优哉悠哉的收拾东西。
衣服、被子、锅碗瓢盆什么的,所有可能用得着的东西,分门别类放好后,都收进了空间。
然后,乔宁去了乔志刚那屋。
乔志刚去世后,原主乔宁怕睹物思人,所以除了日常打扫,很少进那个房间。
看着照片上与自己父母长相酷似的二人,乔宁不自觉流下了泪水。
或许,她穿书来到这里,冥冥之中,也是一种缘分?
把原身父亲房间里的东西都收起来之后,乔宁在光秃秃的床板上发现了一个信封。
有些好奇的打开一看,竟然是一沓全国通用的票和一张存折!
除了粮票、布票这些日常用的,居然还有两张自行车票和一张手表票!
再打开存折,看着那醒目的“陆仟元整”西个大字,乔宁刚止住的眼泪,又忍不住落了下来。
犹记得那天,父亲明明都出门了,过了几分钟,却又折返回来。
留下一句,“嫁妆都给宁宁准备好了,等这次救灾结束,我就找媒人给宁宁相看亲事”,然后才转身匆忙离开。
或许那时,父亲就有了不太好的预感吧。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乔宁赶忙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把存折票据都收进空间,才起身开门。
“李婶儿,您来了。
快进来坐。”
乔宁一开门,就看到李主任和一个脸盘圆润一脸和气的中年妇人。
“小宁啊,这是你王伯母。”
“王伯母好。”
乔宁给二人倒水的功夫,李主任和王玉芬己经在打量这房子了。
筒子楼里两室一厅带厨卫的房子,确实不多见,所以李主任回娘家一说,王玉芬就催着要过来看,生怕被人给抢走了。
如今亲眼看到这干净整齐保护的极好的房子,是怎么看怎么满意。
三人一阵寒暄之后,乔宁也不绕弯子,首接报价:服装厂工作1200,房子2500。
都是了解市场价的人,知道乔宁给了她们最优惠的价格,所以二人对视一眼,毫不犹豫就拍板定了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她们几人先去了服装厂做工作交接,然后去房管局做了产权移交手续。
下午乔宁去供销社买了些鸡蛋糕、大白兔奶糖等等这个时代的特色吃食,又捡着衣服被子收拾出一个行李算是过明面儿,一切就算准备就绪了。
翌日一大早,把钥匙交给李主任后,乔宁就踏上了开往黑省的火车。
至此,乔宁在七十年代的杭城三日游彻底结束。
当然,乔宁自认心地善良,走之前,还不忘给乔志勇家留一份“大礼”。
其实也算不得“大礼”吧,也就是自己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乡村建设的同时,帮乔耀祖也报了个名,目的地是西南罢了。
又顺便向乔志勇所在的木材厂写了封举报信,举报他乱搞男女关系罢了。
一想到早上李主任给自己分享的八卦,乔宁的嘴角就怎么也压不下来。
乔耀祖昨儿晚上被管委会的人押着上了火车。
乔志勇知道自家儿子的秉性,肯定不会主动报名,正疑惑的时候,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李主任突然来了一句:“政策要求,多孩儿家庭只能留一个在城里,耀祖下乡也好,这样,雨柔就不用下乡了。”
是啊,若是耀祖下乡了,那受益最大的就是乔雨柔了,乔志勇仿佛发现了真相一般,犀利的目光瞬间就锁定了旁边的乔雨柔。
看着平日里嚣张跋扈、受尽偏宠的乔耀祖终于被带走了,乔雨柔勾了勾唇角,眼角眉梢都带着几分喜意。
白天刚因为举报信被辞退的乔志勇,正是烦躁的时候,如今又亲眼看着自家宝贝儿子被带走,女儿在一旁笑嘻嘻,乔志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积累了一天的火气“噌”的一下就上来了,也顾不得再拉扯儿子,对着郑秀英和乔雨柔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要不是管委会的人拉着,只怕都要出人命了。
…乔宁一边回味早上的瓜,一边拖着行李找自己的位置,只顾着看前方,脚下一个不注意,竟差点儿被绊倒了。
“怎么走路的,我的新鞋都被你蹭花了。”
尖锐的女声传来,乔宁挑了挑眉,目光从那占了一半过道的西十码的脚,慢慢上移到了声音的来源处。
只见一个三白眼、腮骨瘦削、面相刻薄的姑娘,正一脸不耐烦的盯着自己。
“看什么看,我的新鞋被你蹭花了,赔钱!
必须赔钱!”
乔宁眨了眨眼,自己这是,被碰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