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林雪出生在北方的一个小村庄——靠山屯。
她的降临,没有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太多喜悦,反倒是让本就艰难的日子更加捉襟见肘。
林雪的父亲是个朴实的农民,一辈子都在土地上辛勤劳作,母亲则是个心灵手巧的家庭主妇,操持着家里的大小事务。
尽管生活艰苦,但他们依然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林雪,给予她力所能及的温暖。
林雪从小就懂事乖巧,总是帮着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她会在清晨跟着母亲去河边洗衣服,小手冻得通红。
“雪丫头,冷不冷?”
母亲心疼地问。
林雪吸了吸鼻子,笑着说:“娘,我不冷,能帮您干活我高兴着呢。”
也会在傍晚帮着父亲给菜地浇水,小小的身躯扛着大大的水桶。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雪到了上学的年纪。
然而,家里的经济状况根本无法承担她的学费。
看着同龄的孩子背着书包走进学校,林雪的眼中充满了羡慕和失落。
但她没有哭闹,而是默默地拿起家里的针线,学着母亲的样子缝补衣物,为家里节省开支。
在林雪十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位知青,名叫赵阳。
赵阳来自大城市,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
他被安排住在林雪家隔壁的废弃仓库里,从此与林雪一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天,林雪在院子里晾晒衣物,不小心把衣服掉在了地上。
赵阳正好路过,帮她捡了起来。
“谢谢你,赵大哥。”
林雪红着脸说道。
“不客气,林雪妹妹,你真勤快。”
赵阳微笑着回答。
从那以后,赵阳经常会给林雪讲一些城市里的故事,林雪听得入了迷。
“赵大哥,城市里真有那么高的楼,那么多的车吗?”
林雪好奇地问。
“当然有,等你长大了,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赵阳鼓励道。
在赵阳的影响下,林雪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她开始努力自学,认字读书。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雪渐渐长大。
十八岁那年,村里组织了集体劳动,林雪也积极参与。
“林雪,你一个姑娘家,别这么拼命。”
同村的二妞劝道。
“没事,多干活能让家里日子好点。”
林雪抹了把汗说道。
这时候,赵阳已经回城了,但他经常给林雪写信,鼓励她不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