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的罗粒死在了北京。
在一个温暖的五星级酒店客房中,在昏黄迷离的灯光下,在耳边的一阵私语旁,在凌晨五点的闹钟响铃中。
她清楚地听到了心脏破裂的声音,心脏的瓣膜开始失去作用,血流的速度和方向失去控制,它裹挟着愤怒、委屈和悲伤迅速席卷了全身。
在他人和自己一手制造的幻梦中,罗粒带着过去的种种走向了灭亡。
G13次列车里装着的,是新生的罗粒,当列车驶离北京南站,罗粒把过去的自己永远地留在了这座城市当中。
北京,再见;北京,再也不见。
她发誓,再也不要回到这个伤心之地。
1
罗粒是一个平凡的女性,她性格内向,有点自卑,有时候又有点虚荣,但她也善良,也真诚,并且热爱生活。就是那种走在街上,一抓一大把,像你也像我的那样的女性。
五年前,因为家庭原因,她放弃了临床一线的工作,退居到医院的行政岗,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办公室科员。她深知自己的外交能力,也做好了二十几年之后在科员岗位上退休的打算。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丈夫是做项目的,常年在外地出差,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家庭。
她和丈夫一年待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但好在丈夫赚钱比较多,她在经济上没有后顾之忧。
为了更多地照顾家庭,罗粒只得放弃自己喜欢的事业。
办公室科员的工作,朝八晚五,双休,工作量不大,压力也不大,除了没有成就感也没有前途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的缺点,而且她能好好陪伴孩子。
日子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逝着,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罗粒渐渐习惯了舒适惬意的生活,就这样按部就班地过着每一天。偶尔,她也会有一种失落感,觉得自己的人生难道就这样了吗?
从前干临床,接触很多人。在病患和家属身上,可以看到真情真意,也能看到世态炎凉,有好的,坏的,复杂的,有感人的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