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一缕晨光透过玻璃打在桌前,柔和而不失刚毅。
桌子上放着刚打印的文件,上面写着:董事会紧急会议议程,七名董事:余华、王铭、陈宇、闫博、蒋云、费玉、赵鹏,总经理王跃被弹劾,董事长余华提议总经理新人选......宋莹的食指划过纸张,停留在新人选的名字上,敲了一下;抬起头,站到窗前,映入眼帘的是高耸入云的大厦。
思绪就像开了闸的洪水涌了出来。
八十年代,青岛,崂山脚下,一个女孩坐在石凳上,看着眼前的同学背着书包冲学校走去,她却坐着,父母不让她读书了。
她的名字叫宋招娣。
“招娣,来看下弟弟!”
一个声音从巷子里传了出来,是妈妈的呼喊声。
站起身来,一路小跑消失在巷子里,回家给弟弟换尿布,这就是我,我童年的主要生活——照顾弟弟。
弟弟是家里的第西个孩子,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当我出生的时候,爸爸坐在堂屋的板凳上,一支又一支的抽着烟,叹气声一个接着一个。
奶奶匆匆的走进了巷子,“宋奶奶,你家又添了个孙女,恭喜哦。”
隔壁李婶和张婶蹿在一起,站在门口朝着奶奶笑着说。
“谢谢,李婶吃饭没?”
奶奶顺着说。
“还没呢,我婆婆正在做。”
奶奶推开了院子门,快步走了进去,身后传来一阵阵嘀咕声。
李婶贴着张婶的头,小声说到:“宋家三个女娃了。”
张婶双手插在袖子里:“可不,现在都没个男娃,这巷子里就他家了。”
母亲躺在床上,眼中闪烁着泪花,奶奶倚着门:“又是个妮子,唉!”
爸爸站了起来,就叫:“招娣吧,下一个一定是儿子!”
宋招娣,就来到了这个世界,来的目的是为弟弟做铺垫,这一等就是数年,因为生三胎,妈妈伤了身子,养了许久。
在我七岁的这一年,弟弟来到了这个世界。
奶奶走出了院子,特意在小巷里遛弯,前面一道道石砖铺成的小路,两边是各家各户的门头,里面有着各家各户的日子,都趴着墙根,听各种各样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或者三五成群的闲聊,一家的事,就像贴着顺风耳一样,很快传遍了整个巷子。
“宋奶奶,你家媳妇又生了?”
李婶坐在巷子口,张婶拿着一个篮子,里面放着芹菜、豆角。
“是啊,是个小子。”
奶奶笑的脸上的皱纹像河水冲刷过的黄土高坡,千沟万壑。
“招娣她娘,肚子真争气!”
张婶拨弄着篮子里的豆角,朝着奶奶笑着说道。
“让招娣妈妈多补补,明儿我来看看她。”
李婶拉着奶奶的手说道,“这下你可放心了。”
“是啊,招娣这个名字取的好,这不把弟弟招来了。”
奶奶拍着李婶的胳膊说到,“有空多来坐坐,邻里邻居的。”
妈妈躺在床上,奶奶拿了五个鸡蛋,做了荷包蛋端给妈妈喝;“你这次可累坏了,吃荷包蛋,好好补补。”
奶奶笑的合不拢嘴。
爸爸坐在床边,逗着弟弟:“是个带把的,笑一个,给爸爸笑一个。”
爽朗的笑声响彻整个院子。
家里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