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大秦位面。
“刘邦不及霸王勇?
楚河汉界?”
秦始皇听到这句歌词,陷入思考。
他大秦二世而亡,之后是刘邦跟霸王两方势力争夺天下吗?
楚河汉界?
谁是楚?
谁是汉?
这霸王又是谁?
而后的一句“封了八个异姓的王”又让嬴政思考起这个异姓王手里有多少权力?
皇帝呢?
能不能压住这些异姓王?
汉高祖时期。
刘邦听到“刀剑却是难藏”一句时,眼里闪过一丝精光,随后开始思考,刀剑难藏啊……就是不知道最后结果是怎样的了……又是谁尊了儒术将丝绸运至何处冠军侯单枪而入自司马手中写录“呜呜呜,是冠军侯霍去病小将军,他真的是意难平啊。”
“汉武帝穷兵黩武,那个时期的百姓可不好过。”
宋朝时期。
“哼,那汉武帝穷兵黩武,还不如学朕议和呢,给些金银钱财就能解决的事情,非要大动干戈。”
赵构不屑的说。
在他看来,议和能解决的,就不要大动干戈。
秦桧也在一旁拍马屁,附和道:“陛下圣明,如今的百姓能有这盛世太平,都是陛下的功劳。”
赵构听了秦桧的话,也觉得很骄傲。
觉得自己比汉武帝强了不止一点半点。
汉高祖时期。
刘邦知道这几句歌词说的是他大汉后世的帝王,可不太明白这几句歌词都唱的是什么事迹,但听起来不像是昏庸的帝王,只能先记下来,看看以后天幕能不能解释一下了。
汉武帝时期。
此时的汉武帝刚刚亲政不久,这几句歌词他也是一知半解,这说的是谁啊?
冠军侯?
听起来是个不小的名头啊。
我大汉至了结尾这满朝窃国的匪皆怕那世人的嘴所以皇帝成了傀儡(三国)到了天下三分那烈酒定是余温可怜这三人的根后被司马定了乾坤“哼,三国耗尽英雄气,两晋尽是鼠辈出。”
知道这段历史的,听到歌词里说起司马氏,表示很不屑。
听到这里,大汉的皇帝皱起眉头,他们大汉亡了?
末期的时候皇帝还成了傀儡?
最后是司马氏夺了他大汉的天下吗?
反而是作为大汉开山之祖,刘邦倒是看的开,这世上就没有不灭的王朝,他大汉自然也有覆灭的一天,那时候他都死了不知道多长时间了,他是管不了这么多了,就是不知道他大汉国祚几何?
而此时,三国时期的位面己经炸锅了。
蜀汉,刘备在天幕亮起来的时候就跟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臣子一起看天幕了,此时几人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司马定了乾坤?
哪个司马?
司马懿那个司马吗?”
刘备发出疑问。
提到司马氏,他目前能想到的只有司马懿。
“如果真如这天幕所唱,那我们最终都会亡于司马之手,那这司马一定得多加提防才行。”
诸葛亮若有所思地说道。
“军师所言极是,看来我们之后需多多留意司马懿此人了。”
刘备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曹魏一方,曹操:“司马定了乾坤?
难道是司马懿这厮有不臣之心?”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看向一边的司马懿。
如果这样的话,那司马懿一族就不能留了。
一旁的司马懿:汗流浃背了属于是。
一时间,各路人马皆对“司马”二字倍加关注。
(南北朝)八王之乱自南北分了一半书中的易子而换更像是一声长叹“魏晋南北朝的五胡乱华,真的是***的一场浩劫啊。”
知道这段历史的位面,一个学子感叹。
“哼,这司马氏真的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旁边他的同窗也讥讽。
此时大秦,汉朝的位面,君王们听到“易子而换”的时候,心里都升起一阵怒火,这司马氏怎么管理的天下?
怎么到了易子而换的程度了?
而百姓们,无论是知道这段历史,还是不知道这段历史的,都是深深的恐惧。
他们深知,乱世里最受伤的就是就是他们这些普通的平民百姓。
三国时期,如果刚刚听到司马氏取得了天下,只是觉得成王败寇,他们这些人争霸,最后总归是要有个结果的。
但听到司马氏掌权的魏晋时期竟然是如此乱世,都坐不住了,纷纷表示,要是天幕确定了这个司马就是司马懿一家,他们就诛灭司马家,将这个祸根掐灭。
(隋)杨广自运河而下以科举传了佳话可劳民伤财遭的骂比功绩来的还大“又是一个二世而亡的朝代啊。”
“隋朝的科举也算是做了好事。”
“那也改变不了隋炀帝劳民伤财,二世而亡的结局。”
此时没有科举的朝代,则对科举很感兴趣,他们不知道这个是什么。
还挺想知道的。
而此时,隋文帝被劳民伤财几个字创的不轻,这是他哪个不孝子孙,劳民伤财啊,那王朝怎么会好?
怕不是要出事啊。
(唐)那玄武门外的墙曾也有刀剑相藏可若是没那血两行哪来的盛世大唐李世民听到这几句,眼睛瞬间亮了,原来,他的后世评价不是一片骂声啊,他的玄武门之变无疑是他一生的黑点,这几句歌词也带给他一份慰藉,他的后世名并没有那么不堪啊。
而此时,臣子们一片沉默,就连一向爱首谏的魏征都没有开口。
他们都知道玄武门之变是陛下心里的痛,天幕的话能让陛下好受些,他们这些做臣子也很高兴。
而身在后宫,被软禁的李渊也心情复杂,李世民那孩子,他一首都知道他能力出众,可他杀兄弟,还囚禁他这个父亲,可偏偏还开创了盛世大唐,难道想传位给其他的子嗣是他错了吗?
罢了罢了,不想了,反正己经这样了,想再多也改变不了他现在的处境。
千古的一位女皇谁说的不如儿郎无字碑无字一行问功与过又何妨“是武则天女帝!
女帝威武!”
这是支持女帝的女子。
“哼,牝鸡司晨,哪有女子为帝的!”
这是满脑子都是封建糟粕的酸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