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老周的豆腐担子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4-11
第一章卯时三刻,周福贵的脚尖刚沾到青砖地,床板就发出老木头特有的***。

他摸黑套上蓝布衫,第二颗盘扣总在扣到胸口时卡住——那是去年腊月小铃铛帮他缝的,针脚歪歪扭扭,却比机器车的密实。

檐角的铜铃被晨风吹得轻响,他数着声响走到灶台前,陶瓮里的黄豆在月光下泛着青釉色,水纹里漂着几粒“仰头”的——这是太爷爷传下的规矩,泡豆子要等“七分沉三分浮”,说是沉下去的攒着力气,浮着的吸饱了月光。

石磨盘躺在枣木架上,像块被岁月磨透的老玉。

老周掌心贴着磨盘转了半圈,摸到父亲刻的“福”字凹痕,指腹擦过槽沟里残留的豆粕,去年霜降时补的核桃油还带着淡香。

他握稳木把手,先逆时针转三圈润磨,石缝里挤出的第一缕豆浆带着清苦,这是唤醒磨盘的仪式。

顺时针推到第五圈时,豆浆突然变得绵密,乳白的浆汁顺着凹槽淌进木桶,蒸腾的热气里裹着豆子破壳的腥甜,像极了1980年春天,他和老伴在集贸市场支起第一口铁锅时的味道。

木板车的轴套昨晚刚抹过猪油,推起来不再吱呀乱叫。

车把上的桐木牌是用女儿陪嫁的樟木箱改的,红漆褪成浅粉色,“老周豆腐”四个字被磨得发亮,右下角还留着小铃铛三岁时按的指印。

车尾的铁皮铃铛是从废品站捡的,敲掉铁锈后用麻绳绑了三圈,车子一动就“叮铃叮铃”,惊飞了蹲在门楣上的斑鸠。

老周数着铃铛响过十八下,拐过青石桥,槐树巷的青石板路泛着潮气,墙根的二月兰开得正盛,紫雾似的漫过墙角的“泰山石敢当”。

“福贵叔,今儿的嫩豆腐给我留三块!”

王婶的窗棂在第三声铃响时推开,她端着搪瓷盆探身,鬓角别着朵刚摘的槐花,“大妞从省城回来,说要拿您的豆腐做冷盘。”

老周抬头应着,忽见二楼李叔的鸟笼晃了晃,画眉鸟隔着笼子啄食悬在半空的豆粕——这是李叔独创的“逗鸟法”,每天清晨用豆腐渣喂鸟,说能让鸟儿叫声带着豆香。

车在老槐树下停稳,老周掀开三层白纱布——最里层是老伴用陪嫁被面改的,边角绣着半朵残莲。

嫩豆腐在瓷盆里颤巍巍的,表面凝着层薄皮,用竹刀轻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