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子时,林晚秋攥着乌木毛线针站在安河桥洞下。
月光从桥拱的缝隙漏下来,在地上切割出银灰色的蛛网。
蓝猫不知何时出现,肚皮贴着地面匍匐前行,身后拖着条发光的蓝线,像被月光浸泡过的溪流。
"这是..."她蹲下身,指尖刚触到蓝线,一股熟悉的麦乳精香气突然涌入鼻腔。
蓝猫忽然首立起来,两只前爪搭住她手腕,琥珀色瞳孔骤然放大。
桥洞的砖墙开始扭曲变形,剥落的墙皮簌簌坠落,露出底下暗红的壁画——正是她梦中1970年的猫脸图腾,图腾的眼睛嵌着两枚青灰色的琉璃珠,此刻正幽幽转动。
蓝猫松开爪子,发出急切的叫声。
林晚秋顺着它的视线望去,发现砖雕莲花纹旁的洞口里伸出半截蓝毛线,在夜风里轻轻摇晃。
她深吸口气,将毛线针穿进线头,针脚刚一落下,整座桥洞突然响起细密的嗡鸣,仿佛无数根琴弦同时震颤。
随着编织的动作,毛线竟在空气中自动延展,勾勒出半透明的影像。
1970年的安河桥在光影中复活:扎羊角辫的奶奶正在桥洞下生火,锅里咕嘟冒着热气,她身旁蜷着只瘦弱的蓝猫,尾巴尖还沾着泥浆。
突然,远处传来施工队的吆喝声,奶奶慌忙将猫塞进纸箱,用毛线针在箱盖上刻下莲花纹。
"原来你一首都在..."林晚秋的声音哽咽。
蓝猫蹭了蹭她手背,影像切换成1997年的黄昏——年幼的自己蹲在槐树下哭泣,奶奶从怀里掏出裹着蓝毛线的麦乳精罐子。
这时,蓝猫不知从哪里窜出来,用爪子拍开罐子,浓稠的棕色液体溅在林晚秋手腕上,划出细长的伤口。
毛线针突然发烫,打断了回忆。
蓝猫焦躁地围着洞口打转,洞底传来石块挪动的声响。
林晚秋小心翼翼地探身望去,借着月光看见洞底躺着个铁盒,盒盖上缠着褪色的红绸,正是奶奶出嫁时的头绳。
当她伸手触碰铁盒,桥洞剧烈震动。
地铁的轰鸣与1970年施工队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蓝猫猛地跃上铁盒,毛发炸开如燃烧的火焰。
铁盒自动弹开,里面躺着本泛黄的日记本,扉页上歪斜地写着:"1970年6月7日,桥洞底下的老住户说,猫神沉睡在莲花纹砖下,每三十年苏醒一次..."字迹突然扭曲,化作一行血红色的警告:"别让他们拆了桥洞!
" 林晚秋浑身发冷,身后传来挖掘机履带碾压碎石的声音——明明现在是深夜,施工队不该开工。
蓝猫发出凄厉的嚎叫,日记本突然自燃,灰烬中飘出张照片,照片里年轻的奶奶跪在桥洞壁画前,壁画上的琉璃珠正泛着诡异的红光。
"轰隆!
"一声巨响,桥洞顶部的水泥块轰然坠落。
蓝猫用身体护住林晚秋,毛发间迸发出蓝色的光晕。
千钧一发之际,乌木毛线针突然悬浮在空中,编织出半透明的防护罩。
坠落的石块在防护罩上碎裂,扬起的粉尘中,林晚秋看见蓝猫的眼睛变成了壁画上的琉璃珠模样。
等尘埃落定,蓝猫己经瘫倒在地,肚皮的蓝光变得微弱。
它用最后的力气咬住日记本残页,推到林晚秋脚边。
残页上还剩半行字:"钥匙...打开..."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警笛声,施工队的探照灯刺破夜幕。
林晚秋将蓝猫抱进怀里,它的体温正在流失。
临走前,她瞥见铁盒底部刻着的莲花纹,与桥洞砖雕上的纹路完全吻合。
怀里的蓝猫突然抬起爪子,在她掌心划出三道血痕,血珠落地的瞬间,竟化作三枚蓝色的琉璃珠,滚进砖缝消失不见。
回到家时,新闻正在播报突发消息:安河桥施工队发现地下古建筑群,工程紧急叫停。
林晚秋看着怀中昏迷的蓝猫,它肚皮上的蓝色绒毛正在褪去,露出皮肤下若隐若现的莲花图腾。
床头的闹钟显示凌晨3:17,她突然想起日记本里的日期——1970年到2025年,刚好过去了五十五年,而桥洞下的"三十年之约",似乎被某种力量篡改了时间线。
床头柜上的手机突然震动,陌生号码发来一条彩信。
照片里是施工队拍摄的地下建筑内部,巨大的青铜香炉上刻满猫形浮雕,香炉中央插着半根烧焦的毛线针,针尖还缠着未燃尽的蓝毛线。
彩信的文字只有一句话:"它们醒了,你带着真正的钥匙,来桥洞东侧第七根桥墩下。
"窗外,乌云遮住了月亮。
蓝猫的呼吸变得微弱,却在睡梦中发出满足的呼噜声,它爪子下压着的残页上,隐约浮现出新的字迹:"当猫眼琉璃珠集齐,桥洞将重现1945年的真相..." 林晚秋握紧口袋里的钥匙,那把钥匙的齿纹,此刻正与残页上的莲花纹产生共鸣,发出的嗡鸣。